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余春林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分析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022年,我院进行动脉栓塞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前后患者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施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后,患者止血效果优于实施前,二者差异显著(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实施前,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可以提高止血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值得应用。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栓塞术;难治性产后出血;应用效果

产后出血属于危急重症,在临床产科常见,其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病情更加凶险,如果不给予及时治疗,会增加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临床通常予以子宫切除术进行干预,虽然效果确切,但因该方法会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致使其产生非常大的心理压力[1-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完善,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也开始广泛应用,它具有止血迅速、效果显著等特点,可以保留患者子宫,满足其生育要求。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该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2022年,我院进行动脉栓塞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33岁,均值(27.52±1.83)岁;出血原因:15例宫缩乏力,15例胎盘因素。纳入标准:1、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愿意配合调查;2、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有认知障碍者;有凝血障碍者。2、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基本资料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结合21例患者具体情况,予以相应药物补充,维持机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防止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如有发生,立即开展相应的救治措施。

常规止血方案(实施前):采用宫腔纱布填塞帮助患者止血,如果效果欠佳,可以加用球囊压迫,依然未见好转,可以考虑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实施后):首先进行穿刺,在患者右腹股沟韧带中点与股动脉搏动最强部位,穿刺完成后,置入股动脉导管,之后置入 12 mL 显影剂,并利用辅助 X 线数字确定患者出血部位,此时操作者注入明胶海绵颗粒,达到栓塞的目的,病灶消失即为成功,对患者另一侧子宫动脉予以同样操作,如果止血无效,转手术切除治疗。

1.3观察指标

1)对比实施前后患者止血效果。

   包括止血用时、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失血量等。

2)记录实施前后患者发热、产褥期感染、下腹胀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分析

相关数据以Excel整理、归纳,以spss处理,版本20.0,α=0.05,低于临界值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ss中相关检验方法主要以t检验(计量资料:±s)、卡方检验(计数资料:n、%,当任一表格理论频数T<5时以确切率检验)。

2结果

2.1止血效果

实施后,患者止血效果优于实施前,二者差异显著(t=3.132,2.711,3.251,2.133 ,P<0.05),见表1。

表1实施前后患者止血效果比较(IMG_256±s)

组别

例数

止血用时(min)

术后住院时间(d)

下床活动时间(h)

术中失血量(mL)

实施后

21

38.67±7.26

6.32±1.74

3.16±1.07

498.68±108.37

实施前

21

46.28±8.44

8.28±2.82

4.29±1.18

569.65±107.27

t值

3.132

2.711

3.251

2.133

P值

0.003

0.010

0.002

0.039

2.2并发症发生率

实施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实施前,二者差异显著(X2=4.286 ,P<0.05),见表2。

表2实施前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发热

产褥期感染

下腹胀痛

总发生率

实施后

21

1(4.76)

0(0)

0(0)

1(4.76)

实施前

21

3(14.28)

1(4.76)

2(9.52)

6(28.57)

X2

-

-

-

4.286

P值

-

-

-

0.038

3讨论

难治性产后出血是产后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会引起失血性休克,通常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很难达到止血效果,不可避免的有切除子宫的可能性,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而言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创伤。产后出血发病原因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等有关,最常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3]目前,该病症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目的是如何在有效止血的同时可以保留患者子宫正常生理机能。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完善,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也被临床推广使用,该治疗方法是将明胶海绵颗粒置入患者子宫供血动脉内,可以对子宫血流供给进行阻断,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有研究指出

[4],给予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的疗效显著,有效促进其预后恢复。此次研究表明,实施后,患者的止血效果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实施前(P<0.05)。分析原因是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属于微创术式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小,且止血操作精准,加之辅助 X 线显影能够准确确定患者出血位置,可以重复进行栓塞达到止血效果,除此之外,该术式步骤简单,耗时短,并未破坏患者卵巢组织正常血管网,不会影响到血流供给,也为救治患者争取最佳的抢救时间。

    综上所述,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明显,可以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姚素丽.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刊,2023,50(13):41-44.

[2]李慧玲.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9):1507-1510.

[3]王少敏. 血管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7):141-143.

[4]杨雅梅.不同干预措施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抢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吉林医学, 2013, 3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