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保温护理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全麻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保温护理的价值

张紫薇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 目的,探究手术室保温护理在全面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20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6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手术室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麻醉苏醒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无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应激反应均有所变化,但观察组的变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全麻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保温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因此,在全麻手术治疗过程中应重视保温护理。

关键词:全麻手术;保温护理;手术室

引言

全身麻醉是当前手术麻醉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但因手术操作要求无菌,因此手术室的温度较低,再加上手术过程中暴露时间长、输液、消毒等操作,致使全身麻醉手术治疗中易出现低体温。术中低体温不仅会增加患者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引发以为情况。为了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必须对术中低体温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但传统手术室护理干预更关注治疗过程,无法满足对术中低体温干预的需求。手术室保温护理是一种给予术中低体温提出的护理干预模式,重点关注患者手术体温变化,减少术中低体温情况,进而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尤其是肢体躁动。为了进一步探究手术室保温护理在全麻手术患者中应用价值,将随机抽取的120例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具体研究的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120例患者均为我院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分布在25岁到69岁,平均年龄为(48.97±6.48)岁。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为19例;年龄分布在24岁到68岁,平均年龄为(48.95±6.49)岁。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手术是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手术室保温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首先,术前保温护理。护理人员提前准备恒温毯以及调节手术室内温度,并将手术中的各种仪器设备按照主治医生的操作习惯摆放好,尽量减少术中时间。其次,术中保温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摆放手术体位,建立静脉通道,并协助麻醉医生进行全身麻醉。与此同时,对术中使用到的各种液体进行加热处理,并将冲洗液放置在42℃的保温箱内。另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覆盖,做好术野外皮肤保温工作,如使用消毒巾、毯子等对术野外的皮肤进行遮盖。此外,合理应用湿热交换器,维持患者呼吸道中的温湿度,进而减低低温情况出现。最后,术后保温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术后情况调节麻醉苏醒室内温度,并使用棉被包裹帮助患者维持正常体温。此外,护理人员通过充气式保温毯为患者保温。通常情况下,保温毯的稳定设置在38℃到40℃之间,并观察、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应激反应:主要是指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以及去加肾上腺素数值变化,护理人员在护理前后抽取静脉血,并通过检测获取相关数据;

麻醉苏醒相关指标:护理人员记录患者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寒战、肢体躁动情况以及麻醉室滞留时间;

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通过本院自制的临床护理满度调查表获取相关数据,并计算出护理满度。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相关指标

观察组患者不管是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还是麻醉室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发生寒战以及肢体躁动的情况远低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气管拔管时间(min)

苏醒时间(min)

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min)

寒战发生率(%)

肢体躁动发生率(%)

观察组(n=60)

21.41±4.17

42.36±5.92

51.22±10.17

3.33(2/60)

6.67(4/60)

对照组(n=60)

28.67±5.69

54.64±7.87

69.54±12.29

18.33(11/60)

23.33(14/60)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应激反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无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均有所变化,但观察组的变化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低,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应激反应比较(

指标

观察组(n=60)

对照组(n=60)

P

肾上腺素(pmol/mL)

护理前

50.78±4.26

50.79±4.25

>0.05

护理后

107.83±7.12

142.62±5.89

<0.05

去甲肾上腺素(pmol/mL)

护理前

129.82±7.66

129.80±7.68

>0.05

护理后

149.24±8.12

166.77±6.47

<0.05

C反应蛋白(ng/L)

护理前

6.48±1.24

6.49±1.25

>0.05

护理后

42.56±4.21

58.42±5.11

<0.05

2.3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n=60)

71.67(43/60)

26.66(16/60)

1.67(1/60)

98.33(59/60)

对照组(n=60)

41.67(25/60)

58.33(35/60)

16.67(10/60)

83.33(50/60)

P

<0.05

3.讨论

全身麻醉是当前手术治疗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是降低手术治疗疼痛的重要手段。但患者在全麻后机体将处于低水平代谢状态,进而抑制机体体温调节功能,致使低体温发生风险大大增加。低体温情况下不仅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内稳态失衡,进而致使苏醒质量大打折。因此,在全麻手术治疗中应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体温发生率。保温护理是针对术中低体温情况而提出的护理干预,其主要是通过多种保温措施保证帮助患者在术中维持正常体温,进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为了进一步探究手术室保温护理在全麻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将随机抽取的120例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手术室保温护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无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均有所变化,但观察组的变化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全麻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保温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因此,在全麻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加大手术室保温护理的应用力度。

参考文献

[1] 岳欣桦. 分析手术室保温护理在降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减少并发症中的影响[J]. 糖尿病天地,2023(7):164-165.

[2] 李彩花,练捷震,刁丽珍,等. 预见性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在预防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1):1947-1949.

[3] 苑莉莉. 手术室保温护理对全麻恢复期患者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影响[J]. 健康之友,202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