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小儿肺炎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石景萍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中心卫生院  山东  淄博      255400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肺炎患儿通过采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地点为我院,疾病确诊结果均为小儿肺炎,样本数量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30例,对照组患儿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康复进程指标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憋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6.67%,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通过运用针对性护理有利于加快患儿的病情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并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肺炎;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

肺炎是儿童群体中的常见病,且该疾病是造成我国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一个常见病因,此疾病的发生与病原体的感染有关,可诱发患儿发热、呼吸困难、气促以及咳嗽等诸多症状[1]。依据患儿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可划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以及真菌性肺炎等。通常患儿的起病较为急促,伴随病情进展还可诱发呕吐、腹痛、呼吸困难、腹泻、脉搏增快等症状,若未能妥善治疗非常容易诱发各类并发症,如心肌炎、肺不张,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2]。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做好行之有效的护理服务,有利于加快患儿的病情康复以及提升家长的服务满意度。针对性护理是一种科学的优质护理模式,更具目的性、计划性[3]。本文将分析对小儿肺炎患儿通过运用针对性护理的实际效果。

1资料方法

1.1常规信息资料

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地点为我院,疾病确诊结果均为小儿肺炎,样本数量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30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16例、14例;年龄最低1岁,最高10岁,均值(4.3±0.6)岁;病程最短7d,最长10d,均值(2.6±0.6)d。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5例、15例;年龄最低1岁,最高9岁,均值(4.4±0.5)岁;病程最短1d,最长4d,均值(2.5±0.6)d。2组上述各资料横向对比均差异微小P>0.05。

纳入标准:(1)符合对小儿肺炎的判定准则;(2)患儿家属对本研究方案知悉并征得知情同意;(3)患儿的相关信息资料完善;(4)患儿家长能够配合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等护理评估工作。排除标准:(1)具有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2)罹患其他感染性疾病者或呼吸系统疾病者;(3)罹患精神疾病者;(4)需要进行急诊抢救者;(5)研究中途转院或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为常规护理,如严密监测其病情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遵循医嘱进行患儿的各项用药治疗,并详细告知家属药物用法以及护理方法等,耐心解答患儿家长的相关疑问,介绍患儿的病情状况以及注意事项。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理,方法为:(1)护理评估:详细了解患儿的病情状况,记录其相关检查结果,并做好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明确其护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2)病情护理:日常需维持其呼吸系统的畅通,对于患儿口鼻腔当中的分泌物做好及时清除。密切观察其病情状况,发现胸闷、喘憋加重需及时提供吸氧,预防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对于呼吸不畅者需要调整体位并叩击背部,促进排痰。严密监测其病情状况,对于高热不退者,在遵医嘱进行退热用药的治疗基础上还需积极采取物理降温手段,严密监测其体温、心率以及血压;(3)饮食管理:告知家属为患儿提供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采取少量多餐的喂养方式,注意补充维生素、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确保患儿的饮水充足,维持其代谢状况;(4)心理护理:做好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通过安慰、支持、鼓励等手段缓解患儿及家长的负面性情绪,特别是要对患儿给予语言鼓励,并应用动画片、玩具等手段转移其注意力;(5)健康教育:针对小儿肺炎的相关疾病知识向家长进行详细介绍,在语言讲解的基础上,还需结合模型、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多种手段做好多元化的宣教;(6)环境护理:在患儿住院期间需为其营造优良的住院环境,确保光照适宜,温湿度适宜,严格控制人员进出,维持患儿的皮肤卫生清洁,及时更换汗湿衣物。

1.3评价规范

(1)记录2组患儿的康复进程指标,包括发热、咳嗽、喘憋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2)对2组患儿家长均开展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住院环境、护理技术、人文关怀、护患沟通、信息告知等,总分100分,非常满意(评分≥95分),满意(评分70~94分),不满意(评分<70分)。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22.0分析,文中计量资料所涉及的数据标准差其表示方法为:(±s),均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表示为:[n(%)],均施以χ2

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康复进程指标组间横向对比

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憋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

表1 康复进程指标组间横向对比(±sd

分组

n

发热

咳嗽

喘憋

住院时间

观察组

30

1.16±0.25

4.59±0.37

3.32±0.62

5.01±0.63

对照组

30

2.62±0.37

6.79±0.53

5.61±0.29

7.85±0.69

t值

4.065

5.336

6.027

8.029

p值

0.021

0.013

0.010

0.006

2.2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

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30/30),其中非常满意26例,满意4例,以及不满意0例;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为86.67%(26/30),其中非常满意11例,满意15例,以及不满意4例。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观察组较高P<0.05。

3讨论

小儿肺炎在小儿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通常患儿的起病急促,其病情进展速度较快,若未能尽早妥善治疗可对其呼吸系统和肺功能造成损伤。小儿肺炎常见症状为高热、呼吸急促、喘憋、咳嗽等[4]。在患儿治疗期间配合行之有效的护理服务有利于缓解其病情以及减少并发症,可加快患儿病情康复。常规护理虽可满足患儿的相关护理服务需求,然而缺乏预见性、针对性以及目的性,在护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使得护理效果一般。针对性护理近年来临床应用广泛,在其应用中充分评估患儿的实际病情状况,从多个层面入手给予更具计划性和预见性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患儿的病情康复。而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各症状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针对性护理的应用可提升肺炎患儿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对小儿肺炎患儿通过运用针对性护理有利于加快患儿的病情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并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灵芝.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评价[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4):158-161.

[2] 刘敏,刘永利,邢凤霞,等. 临床治疗中对小儿肺炎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17(4):109-110.

[3] 马贺贺.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系统医学,2021,6(10):181-183,187.

[4] 祁康康. 个体化综合护理对小儿肺炎护理效果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1,21(2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