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学生资助流程化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1
/ 2

高中阶段学生资助流程化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卢凤朝

上林县城关中学  广西 南宁  530500

摘要: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资助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中阶段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有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问题,使其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当前高中阶段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并不乐观,其资助理念、资助认定、资助对象教育方面均存在问题。对此,应通过转变资助育人理念、建设资助育人机制和丰富资助育人活动等路径,全面提升高中阶段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本文首先分析高中阶段学生资助体系的作用体现,其次探讨当前高中阶段资助育人工作的不足,最后就高中阶段学生资助流程化管理的发展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资助政策;育人成效;路径

引言

为了适应学生资助管理现代化发展要求,全面提高学生资助管理的教育效益和工作质量,解决学生资助管理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推进学生资助管理的顶层设计与基层落实紧密结合,精心设计、审慎选择适应基层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实际需要的专业化操作方案。

1高中阶段学生资助体系的作用体现

高中阶段学生资助体系可以给予学生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激励,有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因为经济上的困难而导致上学艰难,使得学生内心极易产生自卑心理。考虑特殊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国家所出台的学生资助体系能给予学生经济上的资助,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并且国家所设立的高中阶段资助体系有许多种类,仍有资助不到因学因病因灾突发困难的家庭学生。

2当前高中阶段资助育人工作的不足

2.1资助育人理念须与时俱进

首先,一些高中阶段的资助工作者单纯看重资助政策的经济功能,即简单地认为资助就是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经济上的窘境,只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业,而忽视资助的育人功能,没有关注受助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自立自强自信精神内涵的塑造,更没有意识到从资助到育人是高中阶段资助工作的最高阶段。其次,在部分资助项目的评定标准上过于单一化、简单化,只看重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受助学生的奉献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等。

2.2资助认定标准单一化

当前高中阶段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过程中,通常是由系统比对、学生递交贫困证明并通过报告形式,阐述家庭经济困难的实际情况,但相关工作者未进行多方取证,对学生反映情况的真实性无法保障,已定身份为困难学生没有动态认定,从而影响了贫困资助认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3高中阶段学生资助体系的思想教育创新不足

现在很多高中生都只参加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并没有参加过勤工助学的活动,他们只在经济上得到了支持,解决了一时的困难,但高中阶段却未采取根本性的资助政策来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和奋斗活力,只做到了授人以鱼,但是没有做到授人以渔。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高中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激发高中阶段学生资助体系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资助体系与育人目标深度结合,并对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创新,将宽泛化的资助体系转向更加精准的育人资助体系,从而构建符合现代学生发展需求的资助体系。

3高中阶段学生资助流程化管理的发展策略

3.1程序性与实体性相结合

学生资助流程化管理主要以程序化的结构方式落实各项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实体性内容,学生资助流程应成为学生资助工作理智和情感的交集与公约数,成为学生资助实体性和程序性法律法规落实的共同媒介与载体。学生资助流程化管理要充分发挥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大数据思维等优势,凝聚程序性的法律智慧和仪式化的道德智慧,将程序性内容与实体性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应将法治理念融入学生资助管理全过程,将“看得见”的公正和“看不见”的关怀融为一体。程序法赋予管理者第三者角色,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应切实履行好主持公平正义、保障弱者、纠正偏差、化解矛盾、捍卫整体利益等管理职责。学生资助流程化管理操作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带有任何个人偏见,最大限度地包容各种不确定性,凝聚发展力量,全面提高管理效率。

3.2加大奖助学金的政策宣贯力度

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应做好奖助学金的宣传、讲解工作。每年在奖助学金申请时,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应该将相关政策、申请时间、申请条件、申请应提交的材料等及时告知学生,使学生充分了解奖助学金的相关政策,确保每个贫困学生都不被遗漏。同时,还要拓宽奖助学金的宣传渠道。除了通过开班会等传统途径宣传,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如班级微信群、QQ群、钉钉群、学校官网、微博等途径及时传达政策信息,也可以适当举办一些“奖助学金知识小竞赛”等活动,提高参与度和认知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到奖助学金的设置目的和评比方法、评比标准。

3.3运用大数据,动态掌握困难生的基本情况

提高高中阶段资助工作的精准化水平,确保及时动态掌握受助学生的基本情况,就必须把高中阶段资助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受助学生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研判,精准掌握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日常消费情况,提升资助工作的动态化评估和决策科学化水平,以便及时为受助学生提供实时和个性化服务。同时,大数据也可以与高中阶段教务系统进行对接,做到资助工作与受助学生的学业情况同步掌控,对学业出现警示的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地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大数据技术还可以与学校的就业系统进行链接,及时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就业帮扶,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代际相传”之难题。

3.4精准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学生资助流程化管理要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将标准贯穿于学生资助全过程。学生资助管理流程优化设计,既要保持流程管理的稳定性,全面贯彻上级顶层设计要求,也要考虑流程管理的生成性、建设性和自适应机制,保持相应的柔性和弹性,及时适应现实变化,为基层实践操作留有余地,尽量保证每个模块的开放状态,以利于定期升级完善。资助项目、对象、力度、频次等要符合国家政策、学生贫困状况、财政资金供给情况和教育发展实际。

3.5学校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提高贫困生的健康素质

关心帮助、引导教育要做到尊重与平等,以平常心对待贫困生。如果我们能够尽量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像理解普通高中学生那样真正理解贫困生的心态和感受,就自然会以平等、关爱的平常心对待他们,他们也能平静、释然地继续自己的生活。对于极少数因贫困心存自卑的高中生,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帮助,不但在经济上给予适当支持,而且要在学习、生活、个性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上给予正面引导,帮助他们达到一种豁达、自然而淡定的阳光心理状态。只有在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才能体现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使高中贫困生实现心理的平衡,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好地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完美的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背景下,高中阶段学生资助体系蕴含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应该被不断挖掘和激活,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贯穿到整个高中阶段资助体系当中,才能保证学生在获得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能实现精神富裕。因此,高中阶段要不断将资助与育人的功能进行深人结合,以便更好地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活力。只有将高中阶段资助体系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出来,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做好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8(5):17-20.

[2]张远航.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8(6):106-109.

[3]柯心.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法制化的经济法进路[J].学术交流,2016(10):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