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职教育学创新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0
/ 2

新课改背景下高职教育学创新教学探究

叶佳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云南  昆明  651701 )

摘要:作为高职教育中的重点学科,教育学以培养学生教育能力、掌握科学教育方法为目标,为社会输送专业教育人才,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事业开启革新之路,为保证教育学专业学生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新方向,高职教育学应以创新教学为导向,从内容、思路、方法三方面发展学生新时代教育能力。文章结合高职教育学创新教学意义,就新课改背景下高职教育学创新教学展开探讨,旨在优化教育学实训方法,提升高职教育学教学品质。

关键词:新课改;高职;教育学;创新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教育理论和充足教育知识储备,还应具有良好教育心理和专业教学能力,以此为胜任教师岗位的基本条件。结合新课改发展趋势,以培养专业教师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学应认识到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变。高职教育学需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对教育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计划,积极推动高职教育学教学创新发展进程。

一、高职教育学创新教学意义

高职院校教育学是提升我国教育服务水平、打造一流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基础。高职院校教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教育改革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发展教育人才专业能力素养为目标,实现高职教育水平的整体性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职教育学专业应认识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积极推动专业教学创新为手段,提升专业教师教学思想高速,掌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律,提高专业教育人才能力素养,全面发挥高职教育学专业教学作用,为社会培养并输送创新型教育人才。对高职院校来说,创新教学意义在于推动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对专业学生来说,创新教学可引导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实现个人职业良好发展[1]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职教育学创新教学路径

(一)科学编排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教育经验

与其他专业课程相同,高职教育学培养教育人才也需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工具,因此推动高职教育学教学创新应以教材内容改革为先手,保证专业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避免“一本经书念到老”。高职教育学专业教师应对传统专业教材内容展开研究,分析其在教材概念、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为新课改背景下专业教材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教师需保证教育学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和可读性,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最新的教育学理念与成果,引导其获取并积累先进教育经验。

教师应整合教材中的碎片化知识内容,通过教材研读工作,理清知识点脉络,实现“连点成线”、“以线成网”,构建完善的教育学知识理论框架体系,使教材内容“精简化”。在此基础上,应根据新课改对现代教育工作提出的改革要求,对高职教育学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以感性实例资料为主,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现实发展需要,可使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最新理念和成果,培养学生作为教师应具备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譬如,在教材中的“教学方法”模块中,教师可增补“信息化教学”“探究式教学”“翻转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案例,拓宽学生教育理论视野,提升学生对现代教育的认知水平。此外,在实际的授课环节中,教师应以“教材知识点结合教育改革动态”的形式,以知识点为载体向学生讲解介绍最新教育改革成果。期间,应穿插专业教师成才故事等拓展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其教育思想行为,以案例引导方式加深学生教育知识理解,提升授课效果。

(二)积极创新教学思路,拓展教育学习形式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思路,在课程教学中大胆创新,跳脱出以教材内容讲解为主的固定教学思维,以多样化教学活动的实施优化教学过程各环节设计,增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性和针对性,保证一线教学质量。由此,高职教育学专业教师应基于教育人员职业要求,拓展多形式教学方法,使专业学生以多种形式了解新课改教学要求,掌握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能力素养[2]

教师应打开教学思路,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在教育学专业授课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方法展开讨论:

  1. 案例讨论法。教师应引入与课程相关案例构建教育场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融入场景对案例提出个人想法,譬如对教学方法有何改进建议?对课堂互动方式是否有更好的提议?一方面可使学生结合先进教学案例了解前沿教育理论观点,另一方面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想法,跟进并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如, 教师可将“如何对问题儿童开展教育转化”案例作为课堂讨论内容,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对于“一名优秀班主任应具备哪些品质?”这一问题的看法,通过讨论活动使学生理解并认识班主任工作基本原则,掌握教育方法。
  2. 情境创设法。情境创设的优势在于可为学生搭建特定教学场景,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授课练习活动,检验教育理论学习成果。教师应注重情境创设的丰富性,使学生的课堂授课能力与应变能力得到锻炼,能够有效应对处理课堂授课过程中各种突发情况与问题。譬如,教师可在教学情境中设置类似于“学生提出与课堂知识无关的问题”的小插曲,观察学生在该情况下如何处理。随后,可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使学生研究优秀教师的课堂应变处理方法,积累授课技巧。

(三)重视开展实训教学,锻炼学生施教能力

高职教育学专业推进教学创新需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实现“知行合一,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学以培养学生成为合格教师为专业教学目标,应对接专业学生未来从事教育岗位的具体要求,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实现对“理论教学为主导”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目标。高职教育学专业需制定科学的教学人员实训方案,为提高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提供指导,推动高职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

教师应明确“教师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是教育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要点”这一原则要求,需重视在专业教学中开展实践训练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实训,检验学生的教育学课程内容学习成果和运用情况,锻炼其实践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训活动设计中,教师应整合校内外各类教育教学实践资源,打造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多类型教学实训活动,发挥实训教学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作用。学生的实训教学演练成果应由过程性记录考评和终结性成果考评共同组成,便于教师针对学生实训教学中具体环节和问题为其提供指导。此外,中职院校应大力建设教师发展中心、教学实训中心、多媒体课件制作室等实训场地,为学生开展教学实训演练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支持,并结合校内已有的教学实训硬件设施,合理安排各学期的实训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案,科学培养学生执教能力。

结束语:高职院校应明确新课改背景下对教育学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积极推动高职教育学专业教学改革进程。改革能否取得阶段性进展,关键在于高职院校是否能够上下联动,对教育学专业实施全面系统的改革措施。高职教育学专业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教学发展路径,从专业教学内容改编、课程教学思路创新和加大实训教学比重三方面入手,使高职教育学专业学生在掌握基础教育理论的同时,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和实践活动,锻炼执教能力,积累教育经验,实现高职教育学创新教学目标,提高专业学生教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宋五好.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教育学课程改革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4):40-44.

[2]崔智芳.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探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02):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