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8
/ 2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疗效分析

田华

吉林市中心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摘要】 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护理(46例),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护理(46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肠内营养护理对患者的营养指标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效果显著。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临床疗效

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多是脑出血、脑梗塞、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活动不便,吞咽功能受损,需要接受长期的医疗护理和营养支持。因此,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提供适当的肠内营养支持至关重要。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支持的方式。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促进身体的恢复和预后。同时,肠内营养还可以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减少肠道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因此,正确的肠内营养支持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护理:肠外营养是通过静脉注射提供营养支持的方式。营养液是肠外营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营养液配方。在配置营养液时,需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营养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护理:

①营养评估与需求分析,在为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提供肠内营养支持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营养评估和需求分析。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体重、身高、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信息,并对其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这些信息,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②合理的肠内营养治疗方案选择及监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不同的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对于无法口服进食的患者,医生会选择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提供营养支持。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医生会选择通过胃造口或空肠造口提供营养支持。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液的成分、剂量和输注速度。同时,医生还会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等措施,预防口腔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③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腹泻、腹胀等。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医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调整营养液的温度和速度、避免过度喂养等。同时,医生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和腹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并发症的迹象。

④护理人员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与技巧,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护理人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协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风险因素,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并发症的迹象。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指导,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方案。

⑤家庭护理指导及预防措施,对于需要长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家庭护理指导非常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他们如何正确操作营养泵和管道,避免过度喂养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生活方式。

1.3观察指标

①营养指标变化比较;②不良反应比较。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计量单位以(x±s)表示,以t检验。利用统计学P值衡量和评估本次实验探究的结果数据以及论证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是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学术含金量。P<0.05表明实验验证出了一定值得信赖的研究结论,可后期进行进一步探究,以确定更具参考性的科学实验结论,进而指导临床。

2 结果

2.1 营养指标变化情况

护理后,营养指标均所有改善,但观察组PAB、AIb、TF、ALT、TP、GLU等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营养指标比较 (x±s)

组别

时间

PAB(mg/L)

AIb(g/L)

TF(g/L)

ALT(U/L)

TP(g/L)

GLU(mmol/L)

对照组

护理前

208.31±31.45

30.47±4.25

2.12±1.11

70.45±7.25

61.45±4.31

20.12±5.02

护理后

213.46±37.42

35.75±3.16

2.35±1.24

65.36±6.28

65.45±3.78

17.44±5.33

观察组

护理前

241.52±36.78

30.46±4.71

41.72±3.09

2.12±1.10

69.91±3.92

20.12±5.35

护理后

208.45±31.37

2.97±1.21

70.45±8.31

38.45±5.44

61.45±4.26

12.20±5.08

t

3.627

9.161

2.427

21.967

5.555

4.827

p

<0.05

<0.05

0.017

<0.05

<0.05

<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8/4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2/4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组别

例数

腹痛

腹泻

便秘

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

46

2

3

2

1

17.39%(8/46)

观察组

46

0

1

1

0

4.35%(2/46)

x2

4.039

p

0.044

3 讨论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支持的方式。它是一种为无法正常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必要营养的方法。肠内营养可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促进身体的恢复和预后。同时,它还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减少肠道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肠内营养配方通常包含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能够满足患者的全面营养需求。肠内营养的吸收利用率较高,大部分营养成分可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肠内营养的输注途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适合长期使用。而肠外营养需要通过静脉插管进行输注,这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肠外营养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因此费用相对较高[23]。肠外营养主要用于无法正常摄取食物或胃肠道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对于消化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说,肠外营养并不是首选。

本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营养状况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可保证肠内营养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来说,正确的肠内营养支持对他们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面的营养评估和需求分析,选择合理的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治疗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医生、护理人员和家庭成员需要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和幸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莉.对比分析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护理效果[J].贵州医药,2020,44(02):327-328.

[2]刘春,陈洁,华平等.不同营养支持方式治疗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比较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9,13(11):587-588.

[3]吴昌徽,程琼,张婷.神经危重症患者营养风险评分及营养评估研究[J].当代医学,2020,26(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