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物流采购管理技巧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6
/ 2

施工企业物流采购管理技巧的探究

刘超博

中铁二十四局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330009

摘要: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物流采购工作在整个项目管理与实施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甚至可以被认为是项目管理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通常情况下,施工企业的大部分资金不但用于土建和咨询服务,还用于采购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和运输工具等,且物流采购资金规模在合同价中的占比往往超过50%。可见,对物流采购工作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归纳总结实用的管理技巧,是施工企业物资供应链能够平稳运行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与效益。因此,本文主要从施工企业物流采购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流程入手,简要归纳总结目前影响施工企业物流采购管理的主要因素,从而以成本管理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物流采购管理工作的应用技巧与优化建议。

关键词:施工企业;物流采购;物流管理;采购管理;管理技巧

引言

众所周知,采购物流在任何一家企业中都属于三大收入来源之一,如何科学地完善与优化企业的物流采购管理工作,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问题,施工企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具体的工程建设环节,物流采购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资金费用规模占比已经占据总投资规模的50%以上[1]。所以,如何灵活应用物流采购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尽最大努力降低工程建设的总成本支出,已经是施工企业需要重点攻坚的重大课题。然而从总体上说,施工企业由于受到自身的采购管理情况与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使得物流采购管理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需要继续作出深入探索与具体分析,让更多实用性强的管理对策与技巧得以在物流采购管理工作中被充分应用。

一、施工企业中物流采购管理工作概述

在现代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施工企业的物流管理是一种能够有力保证自身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正常运行的管理活动,一般需要对项目的整个采购行为进行组织、协调与计划,并通过对生产物资的供应协调来确保企业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采购管理,顾名思义,则主要侧重于对整个采购过程作出组织、执行与协调的动态管理流程,通常要求施工企业提供原材料、机械设备等基础资料,从而在了解市场资源与价格信息变化的前提下有效控制采购供应链。

众所周知,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流程通常涵盖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包装与运输、库存管理与退货处理、以及物流站点的建设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本质上属于一种经济活动。从结构上看,施工企业物流采购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主要围绕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管理与监控等常见职能展开,且涉及六个领域[2]:一是涉及自身日常运营的综合管理工作,如运输与配送管理、仓库与物料管理、包装与装卸管理、搬运与废物管理、物流信息的分配与管理等;二是整个物流采购活动过程的战略管理,主要是为了确保自身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三是采购成本管理,即物流采购活动的预测、计划、费用计算与成本控制等;四是物流采购的业务模块管理,主要贯穿于订单确认、货物运输与结算交付整个过程中;五是涉及物流采购业务活动的人员组织管理;六是对合作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与客户群等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控制与管理,致力于减少物流采购的综合成本耗费。

二、影响施工企业物流采购的主要因素

(一)物流采购的市场调查与成本分析

在市场调查环节中,物流采购一般需要格外关注相关资源的价格变化与生产供应情况等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往往能够直接体现物流采购工作本身的利弊条件。在撰写可行性调查报告时,也需要在数量、单价与费用三个方面做好成本分析,并预判项目的盈亏情况,为接下来的物流采购计划制定与方式选择打下基础。

(二)物流采购计划与采购方式的确定

在获得前期调查分析结果后,物流采购部门与人员就需要及时编制《分工号主要物资用量明细表》和《主要物资总量控制台账》,以此作为整个物流采购与消耗的指导目标[3]。自此,物流采购计划即可结合施工进场顺序与工期要求进行编制,从而确定好招标采购或非招标采购方式,争取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更优质的物流采购服务。

(三)物流采购中供应商的确定与管理

对供应商的选择和确定,通常需要着重考虑综合实力与履约能力、资金与信誉度情况、产品的质量与价格、优惠条件与售后服务等主要内容,致力于在综合比较与分析后,做到规避风险、保障供应、质优价廉。而当项目所需物资顺利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交接后,不但要积极落实售后服务,还要开展对应的供应商管理工作。一方面为了获得更稳定的物流采购物质供应,可以适当开展长期的合作;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量短期与采购批量实际,获得一定的物流采购价格优势。

三、施工企业物流采购工作的优化技巧

(一)物流采购环境认知技巧

  1. 完善市场信息资源

一是根据市场采购价格机制的变化规律,自行建立与完善重要物资供应商信息数据库,并详细说明不同供应商的产品规格与服务质量等可靠信息;二是针对同一种采购物资设立价格变化目录,充分利用好市场竞争的优势,通过比较与选择,尽可能争取到价格上的利益;三是做好供应商的供货绩效与信誉度动态考核记录,尽可能在物资采购环节做到优胜劣汰,锁定长期合作对象;四是科学地分析与研究市场的变化情况,为采购计划的制定与采购方式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

  1. 预测市场价格变化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大宗设备的物流采购常常会给工程造价带来巨大的波动变化。所以,对于这些大宗器材的物流采购管理,应当积极按照市场价格浮动的趋势及时且灵活地调整项目的施工计划,同时充分评估资金的周转情况与综合利用率,选择合适的物流采购时间与采购批量,坚决规避物资价格偏离市场水平的情况发生。

(二)供应商确定与管理技巧

正如上文所述,大宗材料与设备的物流采购,通常需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份额分担问题。这就意味着在确定供应商时,施工企业应该避免货源供应过于单一,着眼于设计好多家采购的方案。尤其是对于某一种大宗设备与材料的集中采购而言,应该将合作供应商的数量确定为2-3家最为合适,做到供货充足、份额合理、规避风险、避免压价。

对于供应商的后续管理,施工企业同样可以采用这些技巧:一是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本原则,打造长期合作的双赢关系,让稳定的合作伙伴维护自身的货源与成本优势;二是进行供应商供货绩效管理,通过设置供应商供货绩效管理系统,对不同的供应商合作情况作出具体评级,展示量化的绩效评价指标。在开展后续的合作洽谈时,这些数据内容都可以成为谈判的参考或筹码;三是充分考量货款支付环节带来的影响,对于短时间内的非恶意拖欠,施工企业应当积极开展沟通交流,协助制定协商支付方案,并具体排列各项货款支付的轻重缓急程度,从而进一步评价自身的物资低价采购与赊账能力,为后续的供应商管理与合作积累宝贵的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纵观施工企业成本支出的总体情况,不难发现物流采购管理在施工项目中的费用比重是最大的,对于施工企业的日常运营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所以,开展科学高效的物流采购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金满足项目造价的基本要求,显得十分有必要。这就要求在物流采购管理环节中同时把握好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与实际采购计划的编制,有针对性地选择质优价廉的合作供应商,立足于全过程采购管理观念,从而获得性价比更高的材料、更及时优质的供货服务与更科学的物资库存。简言之,物流采购管理工作对于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而言具有战略发展意义,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需要继续高度重视并作出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孟福刚.现代企业发展中的物流采购管理探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45(05):119-121.

[2]常孟琳.我国企业应用现代物流采购技术策略探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3(08):69-70.

[3]毛渊灏.现代企业物流采购管理方法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10):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