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集成技术与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6
/ 2

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集成技术与设计

赵国波

身份证号330681199305103296   浙江华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建筑领域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并产生了很多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新兴技术,这对于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但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管理结构较为零散、劳动模式过于集中等,此类问题会影响到该行业的发展效率,会导致资源消耗量增加,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就需要引入环保和先进的建筑体现。

关键词: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集成技术;设计

引言

当下,建筑智能化已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流趋势,也是建筑市场的热点,而楼宇自控系统又是智能建筑最基础的根据,也是智能建筑能够存在和运营的必备条件。智能建筑乃是通过优化其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四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来提供一个高效的和成本低廉的环境。通过对建筑物智能功能的配备,强调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在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国内智能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技术的实践经验已经很是丰富,所以在此对该进行阐述,希望对此技术有深刻的认识。

1.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集成技术内部构造

由传感器、中央监控站、现场控制器等多个硬件设施以及许多子系统进行组建结合构成的楼宇自控集成系统,其中也包含了冷热源系统、供电与照明系统、消防安全系统、房屋安全保护系统、空调系统、设别自动化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等此类子系统都是以电脑网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以机房终端为核心及可以与各楼层配套的子系统进行搭建形成的稳定闭环回路,能够联动控制建筑功能和电子设备。与此同时,由于每项子系统自身的工作职能不同,所以在智能楼宇自控系统中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也不相同,例如负责供回水温度采集的冷热源子系统、进行楼宇环境的供电与照明系统、监测智能建筑内部是否存在火源、是否出现有毒气体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能够进行发生报警信号的的消防安全系统以及楼宇周围安宝笛房屋安全保护系统等。

2.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集成技术分析

2.1面向协议的集成技术

在以往的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中,最普遍使用的集成技术就是面向协议的集成技术,由多个层级的遵守不同通信协议的自控设备和工作站进行结构上的搭建和完善,通信主协议与次协议的转化是通过建立不同的网管设备来开展和完成工作的。对此,将各种类别的通信协议转换并且连接到楼宇自控系统中,就能操作之前处于分离状态下的网络、设备和功能了。但从此类技术的实际运用情况来看,类别繁琐、结构较为固定以及操作不便捷、成本过高等问题都将会降低使用频率,未来发展前景不被看好,尽管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但是仍然不能从根本上完成对问题的解决。因而,面向平台和web服务的楼宇自控集成技术代替了协议集成技术在小规模的智能建筑中的工作。

2.2面向Web服务的集成技术

随着XML/Web、TCP/IP等此类新兴技术的出现,以及以太网的广泛运用,web技术实际运用量急速增加,运用范围得到扩张,在智慧建筑楼宇建造中得到普遍应用。除此之外,根据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此项服务集成技术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此项技术对于楼宇自控系统与互联网的结合可以起到推进作用,致力于完善和搭建一个能同时具备实况根据现实进行控制和数字化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体系结构,其服务技术具备了强大的自我包含以及自我描述能力,并且还拥有能够同时将总控系统和信任客户的授权接入到管理系统中的所有子系统与设备终端上,从而实现对于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的集成技术无缝衔接和实况监管与数据准确等此类项目需求服务。

3.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

3.1各子系统

(1)冷热源系统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冷却塔、冷冻水泵、膨胀水箱、热水机组等冷热源设备。冷冻机房采用机房群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将通过接口的方式读取设备的相关运行参数。(2)通排风系统通排风系统共有送排风机、消防排烟、正压风机等设备。在地下层设置有CO浓度监测点,作为车库空气质量控制的依据。监控功能主要有:风机状态监测;风机手自动状态监测;风机故障报警;风机启停控制;消防排烟风机状态监测;消防排烟风机故障报警;变频器变频控制与反馈;车库CO浓度监测等。地下车库内,CO浓度较高,实施车库空气质量控制。(3)给排水系统系统主要实现以下部分的监控与控制:(1)生活水泵控制;(2)水流检测;(3)自来水压力监测;(4)供水压力监测;(5)频率监测;(6)污水泵控制;(7)污水液位监测。(4)变配电系统系统仅仅监控配电柜的三相电流、三相电压、功率因数、频率等电力参数,考虑到安全因素,系统不对其进行远程控制,需要操作时,均由现场操作人员完成。(5)电梯系统高层建筑中,电梯作为主要的通行工具,其运行状态时刻关系着建筑中的工作人员。楼宇自控系统的主要监控范围有:电梯起停控制、运行状态、电梯门状态、楼层指示、故障报警、应急报警等,同时还要保证在发生火灾时,有可靠的联动消防。

3.2网络安全设计

当前,我国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大多都是运用探针方式来搜集信息数据,或采用DPI系统,把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分析收集到数据的安全性,还能够拦截网络病毒。例如在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遭到大规模的网络流量侵入时,智能化控制中心能够分析流量软件包,随后探针开始进行协作任务,排除掉同类型的流量数据,以此降低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可能受到网络风险的概率。对于智能楼宇来说,防范黑客入侵的第一步就是识别网络数据中的安全隐患。在通过技术手段拦截了病毒或者数据之后,要理清楼宇系统网络安全中存在的种种隐患,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摧毁。在过去的使用过程中,往往智能楼宇的方案技术还没有开展,就已经受到了威胁。目前,很多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网络安全威胁等问题,所以要想保证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的安全,就必须做好入侵检测技术。对于传统的入侵检测技术来说,已经不能完全检测出新时代的网络病毒,不管是在检测技术还是在检测速度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能有效的、全面的监控病毒入侵。智能入侵检测系统较为依赖人工智能,例如信息识别、数据分析等,以此提升入侵检测系统检测病毒的速度和技术,将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可能受到的信息泄露和病毒威胁的概率降到最低。在智能楼宇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经过的多次的优化和创新,但要想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创设出符合时代背景的智能入侵检测系统,检测新型病毒,维护楼宇自控智能监控系统环境。

3.3人性化的自动控制

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会根据实际需求实现人性化设计,并且该系统的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很强,如果过滤网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就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工作人员根据报警信息可以及时开展维护和清理工作。为了在节约能源的前提下给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以及生活环境,可以通过将新风机组的空调特点和楼宇自动系统的功能结合起来,借助时间程序来启动或者停止节能功能,即使设备处于间歇的将启动或者停止的状态,不会对环境的舒适性产生不利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全世界的能源短缺现象,各行各业的发展必须顺应节约能源理念。因此,在智能建筑中广泛应用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发挥出很好的节能效果。在构建智能系统时,自动化控制计划的实施应侧重于智能系统的集成,重点关注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单元集成和通信,以达到共享资源与降低成本的目的,创建安全、可靠、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士波.浅析建筑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J].江苏通信,2021,37(05):108-110+95.

[2]朱伊华.智能楼宇系统中网络安全技术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1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