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测绘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2
/ 2

建筑测绘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黄少康

厦门融通白鹭宾馆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省 厦门市 361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筑测绘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精度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然而,在实际的建筑测绘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测绘的准确性和精度。本文将对建筑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建筑测绘技术;问题;解决措施

一、建筑施工测绘的基本原则

为保证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类管线等的位置能满足设计和用户要求,便于分期分批地进行测设和施工,施工测绘必须“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即首先在施工场地上,以原勘测设计阶段所建立的测绘控制网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施工控制网来测设建(构)筑物的轴线,再根据轴线测设建筑物的细部(基础、墙体、门窗等)。施工控制网不单是是施工放样的依据,也是变形观测,以及将来建筑物改、扩建的依据。

二、建筑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

1、质量监管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条件和过程复杂,要求施工必须按照测量文件和设计来进行,因此,专业技术人员要及时监管测量执行情况, 重视测量工作,并逐一排除测量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但是,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在技术管理工作监控中,都存在着执行不力的现象,不仅没有健全的监管制度,甚至即使是设立了具体的监管机构,也多是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规定, 导致监管机构的运行方式不规范。

2、建筑工程测绘方式不符合标准

将测绘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规划设计、施工放样和变形监测是建筑工程测绘技术的重要应用。建筑工程具有体量大、工期长、工艺复杂等特点,通常采用分包制度将工程按片区或工种进行分包,因此,相应的测绘工作也会集中在各分包单位中。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测绘管理制度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测绘标准和管理体系作为规范与指导。在工程分包情况下,各分包单位大多自行编制测绘方案、设计测绘成果验收标准,并自行组织所分包片区内的野外测量和后勤处理绘图工作。测绘成果质量的监督与检验也由分包单位自行调控和把关。由于测绘方式和测绘成果验收标准缺乏统一,导致测绘量化和执行方案存在较大差异,测绘成果的汇总和图纸综合存在很多难点,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给建筑工程测绘带来了巨大的衔接困难。

3、测绘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工程测绘管理体系尚不健全, 缺乏系统的工程测量规范和管理制度。如果缺少一套系统的测量控制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作支撑, 会导致测量活动无法建立规范的统一化管理体系, 检测的量化与实施方法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 使得有关测量人员的职责义务不明确、工作没有针对性。不健全的测量管理体系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会影响到建筑行业的管理,造成测量效率低下、能源浪费严重等现象。

4、测绘技术人员不专业

测绘作业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综合性强的工作,测量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大量的操作实践和高度的责任感。如果测量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不高、工作粗心大意、缺乏责任心、没有按照作业规范进行检查,很容易出现测量信息错误,导致测量图纸的数据出现偏差。随着工程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型的测量仪器设备被引进工程测量项目中,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效率和工作质量,但一些施工企业忽视了对测量人员的培训,他们因不熟悉仪器应用操作,对新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不当,导致测量数据不准而发生重大故障,从而降低了测量效率,对项目后期的施工进度和产品质量也将产生不良影响。

三、解决建筑测绘技术问题的措施

1、明确建筑工程测绘内容

为深化与优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明确与细化建筑工程的测绘内容。根据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需要,建筑工程测绘内容包括施工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建筑物施工放样、建筑物沉降与变形观测3 部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大比例尺地形图绘制方面,需对施工现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貌进行勘探测绘,采用1∶500 等大比例尺布设区域控制网,对区域控制点的高程进行测量,并利用控制点的高程数据绘制建筑物所在区域等高线, 构建区域数字三维模型并进行彩色渲染, 为建筑工程施工场景模拟提供高精度地形数据。(2)在建筑物施工放样方面,对照建筑物的施工设计图纸,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设计图中的重要控制点与特征点标注到现实环境中,实现建筑物平面布局。同时,在建筑工程的机电安装环节, 也需要利用放样测绘为机电安装提供高精度的位置、距离、角度等信息。(3)在建筑物沉降与变形方面,需要利用测绘技术对建筑物进行定点动态观测,分析建筑物的地面沉降状况与结构变形状况, 为建筑物安全检测与质量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2、完善测绘质量监管体系

当前, 我国在工程测绘技术的应用方面缺乏完备的质量监管体系, 致使建筑工程多方主体在测绘作业与测绘结果质量控制方面出现职责不清、协调不力、把控困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测绘质量监管体系, 围绕建筑工程测绘作业各环节的设备、操作、数据等划定工作职责,实现对测绘工作的过程化监管与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测绘成果管理。例如, 由于测绘仪器与设备的校准情况会影响测绘准确性, 建筑工程测绘质量管理体系中应明确测绘仪器设备的检查制度、维护制度,以提高测绘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度。在建筑工程测绘内业处理时,应建立测绘成果数据校核制度,以测绘单位为单元对测绘成果的精度进行二次控制点测量与评价,并采用自查与交叉互查等方式完善测绘成果验收方式。在对各测绘单位的测绘成果进行汇总时,应做好测绘成果质量验收,符合验收要求的测绘成果方可纳入建筑工程测绘成果库。

3、统一测绘方式与标准

测绘方式与测绘标准的统一可有效推进各测绘单位测绘成果数据的汇总与整合。因此,在建筑工程测绘工作开展前,需组织各测绘单位研讨测绘方式与测绘标准, 包括测绘所采用的仪器设备、测绘内容、点位放样方法、测绘数据处理流程、测绘数据元数据、测绘数据格式与坐标系等,同时还应组织设计单位对建筑施工图纸进行交底, 确保各测绘单位在统一指挥与调度下完成各自测绘内外作业。在测绘数据管理方面,可统一要求各测绘单位按照规则网格为单元对数据层进行管理, 数据内容应包括原始测绘数据、CAD 图形文件以及TIN格网文件,以便统筹管理所有测绘成果,并组织测绘成果的质量验收与整合工作。

4、加强测绘人员技术培养

考虑到建筑工程测绘对测绘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建筑企业在招聘测绘人员时应全面考量其所学专业、从业经验、职业资格等,以确保他们具备建筑工程测绘方面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加强对测绘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加深他们对相关规范的执行力度,统一测绘人员的测绘方法和测绘标准,提高他们对新测绘仪器设备的熟练程度。

四、结论

建筑测绘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精度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然而,在实际的建筑测绘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测绘的准确性和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测绘的准确性和精度,为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建筑行业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筑测绘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精度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建筑测绘技术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建筑测绘的准确性和精度,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建筑测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创新,不断提高建筑测绘的技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彬彬,戴矽妍.建筑测绘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散装水泥,2023,(0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