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在基层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2
/ 2

网格化在基层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何桃梅  李涛

四川省烟草公司攀枝花市公司东区分公司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已成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消防工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加强队伍自身能力建设,特别是基层单位消防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阶段,全国大部分基层单位未设置专门的消防管理机构或专门组织,基层消防治理体系不健全、不规范成为制约基层单位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网格化;基层消防;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基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从传统第一产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向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均衡发展的转变,在文化旅游、商业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方面进展充分。但从全国来看,基层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相较于消防管理整体工作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消防安全管理力量仍需进一步向广大基层单位延伸,真正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安全管理网络。

1.构建基层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商业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许多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建筑、超高层建筑等,大大增加了消防监管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基层消防监管人员数量没有增加,消防监管人员不足的现实问题影响了基层消防的质量和效率。监督力量不足与基层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了部分基层单位平时对消防工作被动应付,基层消防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基层单位火灾事故一直居高不下,亟须尽快理顺消防责任体系,积极推动基层消防综合治理体系的建立健全[1]。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提出,要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县乡村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体系建设,做好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等重大事件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基层单位可借鉴以上县乡村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符合基层单位实际需求的消防组织体系,健全专兼职消防工作队伍,实行包干到岗,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

2.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的概念

网格化管理,即将管理区域精心划分为网格,并以这些网格为主要服务对象和切入点,依托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以传统的社会公共管理系统为参照,对管理目标、方向、特点和方案进行充分解读和细化,从点和面出发,实现对管理区域的整体控制和动态调整。网络消防安全管理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实现了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衔接和一体化,在合理范围,按照有关标准和文件要求将消防安全管理的对象或区域,划分成适宜管理的大、中、小网格,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寓于网格化的管理之中,实现信息数据和网格单元之间的反馈和互动,从而保持数据的实时性和真实性,在减轻人员和资金压力的同时,共享消防信息资源,最终提高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2]

3.基层单位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架构

基层单位消防安全网格管理通常可采用三级结构,县级单位消防安全委员会通常为“大网格”,设立安全工作站,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一级消防安全网格管理第一责任人,指定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具体全面负责“大网格”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工作站负责组织实施网格内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全面协调相关职能机构或部门人员联系协助“中网格”。在基层单位(部门)设立“中网格”,设立消防安全工作室,基层单位负责人为网格管理第一责任人,督促和指导网格人员在基层单位(部门)负责人组织下做好“小网格”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小网格”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按照基层单位重点消防部位、重点消防岗位、消防安全风险防控重点区域等分区划定“小网格”,组建消防工作组,成立消防志愿者队伍。基层单位专、兼职安全管理员为网格员,在网格员的组织下,开展消防安全巡查、消防宣传、扑救初期火灾,配合“中网格”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4.网格化管理原则

1)标准化原则。为了实现网格化管理,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将被管理对象划分为网格,通过这种标准网格划分,可以高效地开展后续工作。2)信息原则。由于网格管理是在计算机技术图书的支持下进行的,因此网格管理具有信息性。正是因为网格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单元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同时也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而为网格化管理的高效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3)兼容性原则。由于网格化管理模式需要按照管理对象的性质进行组合划分虽然每个单元格中的对象因为性质相近而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这些管理对象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且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正是由于其具有的特点,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单元的兼容性。

5.以网格化管理加强基层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5.1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假日、农业收获季节等时间节点,采取“大网格”整体部署、“中网格”整体组织、“小网格”具体实施的模式,开展专项火灾隐患排查管理。组织各级网格,定期对单位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督促各级网格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职责,认真开展日常防火检查巡查,充分摸清网格内特殊工种岗前情况,督促相关人员做到持证上岗[3]

5.2坚持“系统思维”,采取“信息化+网格化”的治理方法

建立消防指挥中心进行实时指挥、调度、跟踪和处理,实现消防治理“一站式”集中办公、“一站式”集中管理和“一站式”集中服务,也掌握基层的消防安全排查进度、整改进度,把握基层的高危场所、重点消部单位,实现“风险防控”一目了然。根据人员密集度、高危险场所、事故易多发部位等特殊性,将基层通过网格分为三级:一级网格以工作时间内人员数量为单位;二级网格以高危工作场所为单位;三级网格以事故多发、易发工作部位(岗位)为单位,并建立“专项督查+自纠自查”机制,参照“双随机、一公开”模式下达各网格员消防检查、巡查任务,开发发应用“基层消防治理平台”登记排查情况,实现无纸化排查。

5.3强化两大责任

强化基层单位责任。基层单位是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强调管理目标、方向和具体实施措施,并将其纳入日常讨论和跟踪过程,纳入单位综合管理评价体系。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要发挥协调作用,作为领导部门推进管理工作。积极鼓励和倡导其他职能部门和社会资源参与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尽可能开展技术教学和资源支持;组织核心单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培训,完善优化监管指标,定期开展消防安全专项管理,提高管理区抵御消防安全事故的综合能力,减少消防安全损失。强化职能部门责任。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联系区域内综合治理部门、公安部门等职能部门,应当会同消防部门,优先推动“大网格单元”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以此为基础,组织其下属部门展开“中、小网格单元”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层层递进、步步落实,并不断完善和优化各级管理考评和奖惩制度,力求各消防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尽职尽责。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格化管理模式既能促进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将网格化管理模式应用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仅可以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还可以加强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保证消防安全工作能够实现全面覆盖,从而减少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平.网格化一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2-41.

[2]阎耀军.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6(2):76-78.

[3]李耀明,田庆忠,苏俊兵.浅谈社区消防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