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2
/ 2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谢建情

身份证号:432502199106197626

摘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控制属于核心内容,加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也是企业方面必须要重点完成的任务。现阶段,许多企业在建筑项目质量控制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等,相关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意识,开展精细化和创新性管理,进一步的促进工程品质的提升。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要问题;质量控制;优化策略

1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现场监管力度不足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要想将质量管理工作做到位,就一定要注重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作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现场监管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予以高度重视。不过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使得在施工过程中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就会在进行材料采购时购入一些价格相对便宜,但质量达不到相应标准的施工材料,再加上建筑施工企业并没有完全重视起现场的质量管理,使得这些劣质材料混入其中,从而会对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设备监督体系,一些施工人员对于设备的操作并不规范,这样就非常容易引起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进而会对工程施工计划以及施工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1.2施工流程不规范

施工流程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各环节施工顺序的规范,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得以高效、高质完成的保障,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存在为抢工期而违反施工流程的问题,比如,入场材料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并由质监部门开具合格证明,才能够进入施工现场,但施工单位经常存在先施工,后补合格证的问题。此外,施工流程不规范还表现为违规施工,在政府相关部门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测评,还未获取相关安全许可、施工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开工。违规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施工企业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施工流程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相关部门对工程建筑施工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施工企业违规施工问题,或存在对自己违规施工问题的警惕性低甚至包庇施工企业违规施工的行为。二是施工单位缺少规范性的施工流程,且由于施工单位的施工队伍人员综合素质层次不齐,对图纸深度和项目流程的把握不足。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造成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不规范问题,都应该及时进行解决,否则将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1.3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

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存在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的问题。造成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供应商选择问题,很对建筑工程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会把材料价格作为首要考虑因素,而忽视了材料质量。按照市场规律,质量较好的材料往往价格也比较高,而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材料,则有极大的可能存在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因此,以价格为主要因素选取供应商,其直接结果就是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其次是材料进场质量把关不严,建筑施工企业或出于提升工程进度考虑,或出于节约人工成本考虑,往往在对进场材料进行把关这一环节做的不够好。最后是材料的管理,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材料多为钢筋、水泥、沙、石等占地面积较大的材料,且施工现场环境恶劣,很多施工企业疏于对建筑工程材料的现场管理,使其露天摆放于室外,风吹日晒的环境会对材料进行腐蚀,严重时会影响钢筋强度,进而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2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优化策略

2.1完善监管制度

当前,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如果想要提高质量管理的质量,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合理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改善能够有效确保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有效确保建筑工程顺利的进行。首先,相关的施工单位必须要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并且将其落实到位,使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部门在施工中各个环节都发挥出最大作用。其次,拥有相关质量管理技术的工作人员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人员也需要对整个工程进行监督,避免一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持续发展。

2.2开展全过程管理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应该依靠完善的鉴定系统,确保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应该建立施工材料质量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在对材料的采购、选择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并选择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能够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在材料应用的过程中也要进行监督和管理,明确材料在分配与制作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使材料的选择和应用能够符合质量管理和控制的需求。其次,要对施工设备进行质量管理,明确施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维护和改善措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最后,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管理,由于建筑工程包含内容较为复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完善现场质量控制方案,尤其是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有序调整不同的施工环节,提高质量管理本身的科学性。在实际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在前期召开组织会议进入施工设计图的会审,并且还需要确定施工方案本身的可行性,精准性的核对所需要的人工数量以及原材料的数量等等,之后再计划不同的施工方案,节约实际施工的时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交底技术工作,确保施工的质量规范。在后续工作中也可以用新计算机技术导入建筑工程的信息,更加直观地了解现场的施工概况之后有序组织好不同的施工环节。

2.3严控施工材料质量关

首先是在招投标环节,将材料质量放在与材料价格同样的地位,在招标时将材料质量、供应商信誉、供货速度等关键指标纳入评分标准中,并提高材料质量所占权重,由此选出既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材料施工质量,又能够缩减施工单位材料成本的供应商。其次是在工程材料进场时进行严格把控,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设置专人专岗对进场材料进行把控,质量检测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及合同要求对进场材料质量、规格、数量、合格证等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应及时报告主要负责人,并根据实际情况及合同要求,对不合格材料予以退场或补发的处理,在进场材料检测过程中,务必确保材料的质量与数量,避免在施工使用中出现材料短缺或质量不足的问题。最后是由专人对材料进行管理,一方面要对材料数量进行管控,记录材料领用情况及报废情况。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建筑工程材料管理人员要对材料进行妥善管理,并实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根据建筑施工材料特性,选择储存位置以及储存方式,比如建筑钢材易受到雨水腐蚀、且占地面积较大,无法在室内进行保存,可以选用大型防雨布进行遮盖,既能保证材料取用方便,又能减少雨水、阳光对钢材的侵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企业负责人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成效,为建筑企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懿.试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筑与预算,2022(08):19-21.

[2]宋贵坤.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究[J].四川建材,2022,48(08):29-30.

[3]黄燕飞,王彭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2(21):148-151.

[4]孙建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业,2022(06):110-112.

[5]诸高峰.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房地产世界,2022(11):68-70.

[6]胡茜.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舍,2022(0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