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策略的改进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9
/ 2

创伤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策略的改进研究

常程程

钟祥市人民医院 431900

摘要:目的 进行创伤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策略的改进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0例创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疼痛管理策略,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进的疼痛管理策略,应用视觉模式评分(VAS)观察对比两组各时段疼痛程度,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4、12、24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伤患者采用改进的疼痛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创伤患者;疼痛管理;改进

创伤患者是指遭受了外界暴力作用而受伤的人。这种暴力作用可以包括机械因素(如车祸、摔跤、打架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多种因素。该病症具有突发性特点,患者的病情相对较重,疼痛程度较高[1-3]。创伤患者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患者也会产生较强的疼痛感,造成患者情绪不稳、血压上升,甚至产生相关炎症威胁生命[4]。良好的疼痛管理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避免患者因过于疼痛而引起情绪波动、血压升高,使患者术后能够以良好的状态进行治疗[5-6]。然而,传统的疼痛管理策略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需要改进和创新。本研究旨在探讨创伤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策略的改进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我院在20222月至20234月收治的100创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20222月~20229月期间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10月~20234月期间就诊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8~73平均年龄(44.25.45)岁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44.71±6.1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疼痛管理策略。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进的疼痛管理策略:(1)疼痛评估。成立由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的疼痛管理小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语言评价量表(VRS)、数字评价量表(NRS)等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评估疼痛范围、部位、频率、性质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个体化疼痛管理措施[7-8]。(2)健康教育。正确为患者科普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让患者认识到术后疼痛属于正常情况,根据患者创伤严重程度、创伤类型、手术治疗方法等对患者进行疼痛健康宣教,以促进患者形成正确心理,积极面对术后产生的疼痛。(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体贴、关心患者,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尊重患者人格,理解患者对痛苦的反应,如哭泣、呻吟等。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聊天、音乐疗法、播放短视频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鼓励、安慰患者,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评估、自我缓解等,嘱患者不必过度恐惧、担忧,缓解患者的疼痛[9-11]。(4)体位护理。舒适的体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不断帮助患者进行合理调整,找到最佳体位[12]。(5)药物及物理镇痛干预。遵医嘱采用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等方式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静脉给药者严格遵医嘱用药,给药速度、剂量适宜,用药后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加强镇痛泵的安全管理,口服镇痛药物者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用药,并指导患者通过冷敷、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13-14]

1.3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长度为10cm的直线,最左为0分代表无痛,最右为10分代表最痛,患者在线上选择一点代表自身的痛感,读数作为评分值,分数越高表示越痛,分别于术后41224h评价。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另外经t值、x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表1两组护理前后VAS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0

5.56±1.98

3.23±0.21

观察组

50

5.68±1.76

1.01±0.16

t值

0.165

13.101

P值

>0.05

<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共有2人,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共有11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创伤收治的患者多是由于外力作用对患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伤,其具有病种多、病情复杂等特点,手术是创伤患者常见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但患者在受伤后即产生较为强烈的疼痛,手术又属于创伤性操作,患者术后疼痛十分常见

[15]。术后疼痛可诱发一系列应激反应,给患者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不仅让患者感到痛苦,还会让患者丧失治疗信心,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对术后康复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并改进创伤患者的疼痛管理十分重要。改进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评估患者的伤情和疼痛程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了解该病症的相关知识[16]。同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康复。本研究结果证实,改进疼痛管理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下降更显著;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改进的疼痛管理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创伤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芳.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8,37(6):3.

[2]毛文英.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效果[J].中华养生保健,2021.

[3]张天锋,方志辉(通讯作者).探讨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化护理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A01):1.

[4]邵小丽.舒适护理在骨创伤术后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年11期,277-278页,2020.

[5]殷永杰,陈月英,肖金敏,等.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S02):027.

[6]王玉梅.舒适护理在骨创伤术后疼痛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000(035):P.162-162.

[7]禤梅兰.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科学养生,2020,000(005):219-220.

[8]刘霜.浅谈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8,5(051):146.

[9]郭琦.多模式联合镇痛在开胸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8.

[10]肖丹.综合护理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3(1):4.

[11]郝伟,武丽芳.多模式镇痛联合APS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2(002):044.

[12]吕品.影响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研究[J].医药界,2020(10):1.

[13]王慧芳,段中玉.疼痛护理管理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锻炼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1):4.

[14]韩雪丽.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9):2.

[15]韩雪丽.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1年21卷9期,308-309页,2021.

[16]王亮.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