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期个性化护理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探讨早期个性化护理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效果

秦涵 冯真 刘慧娟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二病区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早期个性化护理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的干预效果。方法:依据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从我院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到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共计96例,均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以及血糖波动幅度,并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干预后HPLP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HPL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平均餐后波动血糖指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平均餐后波动血糖指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顺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个性化护理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干预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孕妇血糖波动幅度,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早期个性化护理;知信行健康宣教;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妊娠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是妇产科常见疾病, 大多与生活方式、年龄、环境、遗传因素相关,若不及时控制血糖容易引起胎儿高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多,影响胎儿发育。临床认为通过早期预防可以帮助孕妇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对于控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此外,积极的信念有助于身体的康复,护理人员通过采取知信行健康宣教能够使孕妇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成健康行为的产生[2]。故本文选取健康行为、血糖波动幅度、妊娠结局作为指标,观察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早期个性化护理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据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从我院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到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共计96例,均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6至38岁,均值(34.68±2.59)岁,发病时间1至3周,均值(1.89±0.36)周,孕次1至2次,均值(1.50±0.23)次。观察组年龄25至37岁,均值(34.16±2.98)岁,发病时间2至5周,均值(1.89±0.36)周,孕次1至2次,均值(1.62±0.19)次。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符合研究基础设计标准。纳入标准:精神状态良好,自愿参与研究;均为首次进行妊娠糖尿病治疗;依从性良好,能够配合连续干预及随访。排除标准:合并肾病者排除;合并血液性疾病者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1)由于孕妇会经常情绪不稳定,护理人员需主动与孕妇进行沟通,使孕妇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从而能够消除不良的情绪,避免紧张和焦虑的症状。(2)对于血糖不达标孕妇遵医嘱加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进一步控制血糖,并告知家属需密切观察孕妇用药期间的血糖及不良反应,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1)在孕妇入院后立即对其进行问卷评估,根据孕妇知识缺乏程度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简单易懂形式向孕妇讲解妊娠糖尿病诱因、临床表现、用药机制、日常自我护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应对措施,提高孕妇对疾病的认知及自我护理能力。(2)对存在不良行为的孕妇使用鼓励性语言,以交谈的方式与孕妇及家属交流。向其反复强调不良行为的危害、健康行为对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并利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加深孕妇及家属对内容的掌握,及时解答孕妇疑惑,为孕妇制定相关的饮食指导、生活作息及其他注意事项的干预计划,促进孕妇健康的信念及生活方式。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对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健康行为进行评价,包括自我维护健康动机、健康责任、营养知识等方面,将原量表各维度转化为满分制度,分数越高则健康行为越优。

1.3.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波动幅度,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记录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平均餐后血糖波动指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1.3.3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统计两组早产发生率以及顺产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获取所有数据应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录入、处理和统计,组间对应的计数资料[n(%)]与计量资料(±s) 统计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当P<0.05时,提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

如表1所示,两组干预后HPLP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HPL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分

组别

自我维护健康动机

健康责任

营养知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48)

58.59±1.26

68.48±3.70

57.47±2.62

69.20±3.40

60.97±2.51

71.11±3.35

观察组(n=48)

56.67±3.12

79.01±5.86

56.10±3.43

80.72±3.16

59.49±3.82

82.69±4.09

2.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波动幅度

如表2所示,两组干预后平均餐后波动血糖指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平均餐后波动血糖指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波动幅度(mmol/L) 

组别

平均餐后波动血糖指数

平均血糖波动幅度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48)

11.20±2.15

9.40±1.56

9.59±0.61

5.89±0.26

观察组(n=48)

11.67±2.08

7.12±0.43

9.70±0.52

3.10±0.19  

2.3比较两组妊娠结局

如表3所示,观察组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顺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4对比2组满意度(n/%)

组别

早产发生率

顺产发生率

对照组(n=48)

12(25.00)

21(43.75)

观察组(n=48)

5(10.42)

32(66.66)

  1. 讨论

糖尿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其发生与妊娠期激素分泌有关,随着妊娠期绒毛、胎盘多种分泌激素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出现血糖的升高。若孕妇血糖长期处于升高状态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子痫前期、早产、羊水过多的情况,危害孕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

有研究发现对妊娠期糖尿病实施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缓病程进程,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信念是疾病治疗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促进健康行为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次通过知信行健康宣教,用丰富的知识帮助指导孕妇充分认识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反复强调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和健康作息的重要性,致力于让孕妇建立健康的信念,改变行为的动机,最终帮助孕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HPL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平均餐后波动血糖指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顺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早期个性化护理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综上,早期个性化护理联合知信行健康宣教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干预效果显著,有助于控制孕妇血糖波动幅度,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亚青,朱丹. 健康教育与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8):187-189. 

[2]包露露. 知信行健康宣教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健康必读,2021(19):201-202.

[3]陈慧. 知信行健康宣教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妇幼护理,2022,2(13):2959-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