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实船TRO取样相关问题分析和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实船TRO取样相关问题分析和探讨

冷宁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 大连市 116052

摘 要余氯浓度TRO(Total residual oxidant)取样分析作为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通过对实船上出现的TRO取样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结合以往的设计和使用经验,总结出TRO取样分析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为船舶相关设计人员、工程人员和使用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TRO分析仪;气动取样泵

1.引言

随着《2004年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的生效实施,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在实船中已广泛安装和使用[1]。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甚至颁布了制度法令,要求进入美国海域的远洋船舶必须安装经过USCG型式认可的压载水处理系统[2]。但是,美国船级社(ABS)对已安装船舶的压载水处理系统使用情况调研结果显示,仅35%的压载水处理系统被认为是可操作的[3]。因此,如何保证压载水处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船舶设计人员、船厂工程人员和使用人员要面临的突出问题。TRO取样分析作为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关键组成之一,需要从设计选型、安装调试以及现场使用等各个环节加以保证。

2.TRO取样分析系统设计原理及相关要求

TRO取样分析系统通常由海水过滤器、空气调压过滤器、气动取样泵、TRO分析仪、管路及阀件等组成[4],如图1所示。

图1 TRO取样分析管系原理图

气动取样泵是TRO取样分析系统的核心设备,以压缩空气驱动。从上图1可以看出,气动取样泵从压载管路中“a”抽取待分析的水样,一部分水样经“b”进入TRO分析仪进行分光光度分析,多余水样经“b”回流至压载管路,为保证回水压力稳定,且背压较低,通常回水点设计在压载泵入口[4]。取样分析过程既要保证气动取样泵能够从管路中顺利取上水,又要保证水样分析的及时有效性。因此,对气动取样泵的选型和布置,取样管径、管路长度和取样点的设计等均有一定要求。

TRO分析仪正常工作时对水样有如下要求:进水压力为0.34 -10.3Bar;进水量为200 - 400ml/min;取样间隔时间为60s[5],取样泵通常选用气动隔膜泵,具有一定的自吸能力,易于流量调节,且能够使用在防爆和非防爆区域,气动泵性能曲线如下图2。

图2 气动取样泵性能曲线

调节空气调压过滤器,控制取样泵气源压力为3Bar;调节回流管阀门,使TRO分析仪进水压力(气动泵排出压力)为2Bar。根据图2性能曲线可知,此时流量约为15L/Min,为保证取水速率同时避免管径过小造成堵塞,取样管径通常设计为DN15,管中流速约为1.4m/s,TRO分析仪入口管径为φ6,入水流量按照最低流量200ml/min计算,则L1段流速约为0.02m/s,L2段流速约为0.12m/s。

为保证水样分析时效性,提高系统响应速度,水样经取样点“a”至分析完成一个完整取样周期时间为60s。

1)要求水样经取样点“a”至回流支点“b”的时间应小于20s,因此此段管路长度应小于28m,同时为保证取样泵抽吸性能,应使取样泵尽可能靠近取样点“a”进行布置;

2)要求水样经L1和L2时间小于30s,

即: (1)

可得: (2)

根据TRO分析仪厂家要求,L2不应超过2m[5],取最大值2m时,L1应小于0.3m,由于L1和L2管路流速很低,应尽量减少其长度,尤其是L1的长度。

3.实船典型案例分析

下图3是某船TRO取样管路布置图(船舶设计软件三维建模图形,与船舶上设备和管路等实际布置完全一样)。实船将气动取样泵、海水过滤器和空气调压过滤器集成在一个模块内(以下简称取样模块,如红色字“TRO Sampling unit”位置所示),取样模块竖直固定在舱壁上。另外,取样点(如红色字“sampling point”位置所示)距离取样模块高度差为:W=5817.5mm,入口管路总长度为:U+V+W=9925mm。实际工作过程中,气动取样泵无法正常取水,TRO分析仪(如红色字“TRO analyzer”位置所示)出现故障报警。

图片1

图3 实船TRO取样布置图

原因分析如下:

(1)该船配备的压载泵为潜水泵,压载水处理设备布置的位置较高,且取样点布置在水流竖直向下管道。在船舶压载初期,当压载舱内液位较低时,由于排出末端背压接近大气压力,竖直管道取样点处可能出现虹吸现象,甚至出现负压,同时可能存在不满管现象,导致气动取样泵抽取不上水或出现抽空情况;

(2)该船配备的气动取样泵为容积式隔膜泵,其具有一定的自吸能力,最大干吸可达6.4m,而取样点至取样模块的静高度差为5817.5mm,长度为9925mm,管路压降已接近其最大干吸能力;

(3)取样模块固定在竖直舱壁上,气动取样泵平行于地面,其进出口单向阀芯不能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导致密封不严,最终造成其自吸能力和整体工作性能下降;

(4)取样管安装方式要求如下图4所示,取样插入管末端开有45°斜切口,安装时斜切口应正对水流来水方向,实船安装可能与要求不符,不利于水流流入取样管。

图4 TRO取样点安装要求

4.解决方案探讨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可以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具体如下:

(1)改善取样点流态和压力状况。该船压载主管管径为DN400,可考虑在取样点后主管道上增加一个Φ255mm的孔板,该孔板可使其前后产生0.5bar的压差,或在取样点后管路增加调节阀,以增加取样点管路背压,使取样点始终处于正压和满管状态。

(2)提高气动取样泵工作能力。根据气动取样泵的性能曲线可知,工作气源压力增大,气动取样泵的排出压力和排出流量会相应增大,同时其自吸能力也会相应增大,正常情况下,气动取样泵的气源压力控制在3bar左右,但其能承受的最大气源压力接近8.6bar,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空气调压过滤器来增大工作气源压力,使其自吸能力达到理想状态。

(3)改善气动取样泵安装状态。气动取样泵为隔膜泵,由其工作原理可知,其液体吸入排出口阀球起到密封闭锁作用,随着液体的吸入排出过程而能够不断的开启回落,因此,取样模块应调整为水平安装,保证气动取样泵直立和其进出口阀球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同时,应降低其安装高度,减小气动取样泵吸入管路压力损失。

(4)改善取样点吸入状态。检查取样点安装情况,保证插入管斜切口正对来水方向,且插入深度要达到压载管直径的3/4长度(具体如上图4所示)。

5.思考与总结

通过以上实船TRO取样案例分析,可总结出以下船舶设计、现场施工等操作方面的注意事项,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在进行船舶设计时,首先应保证气动取样泵垂直安装,使其阀球能够依靠重力自然回落;其次,应注意取样点与气动取样泵之间的高度差和管路长度的相关要求。正常情况,气源压力控制在2~3bar,此时气动泵干吸能力3~4m,考虑管路损失和吸入点情况,高度差应控制在2m以内,管路长度8m以内为宜。同时,为了满足TRO取样分析的时间间隔周期,各管段长度应满足本文上述要求。最后,应避免在竖直向下的管道上进行取样,以免在设备工作时出现虹吸和不满管的现象。

(2)在船厂现场实际安装时,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保证取样点斜切口正对来水方向,有助于水样流入取样管路,当气动泵由干抽变为湿抽后,其最大自吸能力也将由6.4m提高至9m。

(3)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当气动取样泵无法正常取水时,可适当调大其工作气源压力,以提高其自吸能力。但同时应注意工作气源压力越大,其隔膜损坏的可能性也越大,切忌超过其最大可承受气源压力。

参考文献

[1]程昆仑,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生效后CCS的对策研究[R],上海海事大学,2016:16

[2]宋金金,徐凤麒,李樱等,应用于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的自清洗过滤器技术[J],船舶工程,2018(12):10-12

[3]ABS. Best Practices for Operations of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Systems Report[R].2019

[4]李超,TRO取样管路设计优化方案及试验[C],青岛:青岛双瑞,2018:179-182

[5]HF scientific,Owner’s Manual of Chlorine and Total Residual Oxidant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