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魏承坤;盛 旋;朱佳琦

济南黄河河务局济阳黄河河务局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与我国社会民生有着重要联系。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的协调稳定,提升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工作就十分重要。常规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其整个施工过程中涉及诸多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流程等,加强施工管理不仅可以保障各施工流程的顺利推进,还可以为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基础保障。与此同时,优化施工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是施工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其具有降低水利工程管理风险、减少资源浪费以及合理化节约施工成本的作用,是水利工程保质保量按时交工的重要保障。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意义以及问题,并给出合适的解决策略,从而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有序进行。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5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与我国社会民生有着重要联系。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的协调稳定,提升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工作就十分重要。根据相应的规范要求,按照整改时限跟踪督促,落实问题整改,严格实行闭环管理,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到位,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履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职责,从而保证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可以将我国能源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提高我国可在资源的价值,从一定程度上还能保障我国可再生资源更好更有效的使用,从而保障我国水利工程有序良好的发展[1]。此外,现阶段水利工程所面临的问题较多,比如技术不足,而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应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引起足够的关注,进而给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对比,相关人员应使用公平公正的眼光去对待水利功臣搞建设管理工作。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技术方面有着很高的需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水利工程整体能力,并给后续工作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其一,工作人员应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并严格根据所制定的规定和制度进行工作,还应保障施工的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此将工程项目的进度不断提升。其二,建筑企业还应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传统落后的方法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建筑企业应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能力,提高技术水平,以此让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灵活应对各种工作各种问题。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应将建设管理的能力不断优化,以此让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2.1 提高立项审批的进度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为了给项目检测设计提供充足的时间,相关企业应将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可以将立项工程项目提前申请,以此保障设计人员能以最快时间在立项项目前期对当地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测,在检测时应将因地制宜原则融入其中,以此制定有效科学的方案,从而保障所制定的方案符合相关标准,保证工程项目符合现阶段施工的技术[1]。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施工情况,选用合适有效的施工材料以及设备,并派工作人员提前采买,且采买的设备、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保障施工的质量,进而保障工程项目在开始前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最后,如果市场中罕见资源或者工程项目重要的部门应提前做好各项工作的准备工作。

2.2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构建并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不仅可以提升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水平,还可以为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周期落实监理工作提供制度基础。第一,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落实“实时监理、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周期监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监理人员需要综合分析施工现场与施工图纸,从而科学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重点监控存在质量风险的施工工序。第二,在工程监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制度、规范,从而提升监理工作的规范性,促使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工序均规范地开展。第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深入施工现场,从而实时掌握工程施工进度,并以此为基础协调施工流程,规范施工各个环节,提升施工环节的协调性,避免出现工程参数误差而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第四,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质量预防工作,实时地监测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流程、环节是否与工程技术参数相符。在监理质量控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综合分析施工的具体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判断水利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从而完善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方案。第五,为了确保水利工程全过程监理质量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设立单独的监理站,并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高端技术,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质量监理模式,从而在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化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降低由于施工环境变动而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干扰。

2.3强化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施工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加强安全管理需要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并在施工现场成立专门的安全监管小组,增加日常安全巡视频率,有助于施工安全隐患的及时排查与处理。除此之外,针对于人员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的问题,施工管理人员需要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管理机制,并在施工现场严格按照国家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要求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例如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需要佩戴安全帽,且施工危险地带,施工单位需要粘贴安全警示牌进行提醒,还需要使用安全防护栏进行围挡,避免人员进入。与此同时,为确保人员安全、快速撤离,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安全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的宽度需要符合相关标准。

2.4 协调施工和监理之间关系

要想让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更加安全,保证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工程施工建设中,工程监理作为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主体为施工企业,所以施工质量会受到施工企业影响,即便工程质量由施工企业决定,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离不开工程监理,如果监理不严,工程质量将无法保证。基于此,在工程施工建设之前,监理工程师应对现场进行勘察,审核施工企业提供的施工组织方案,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在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应秉持公平、客观的原则,严格履行工程监理职责,通过旁站、巡视、跟踪检测、平行检验、抽查等形式,对建设过程及参与各方的行为进行监督,做好“三控三管一协调”工作,加强工程监理,真正实现水利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理[3]。

结束语

   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动各级政府、各个参建单位高效履职尽责,需要高度重视,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团队建设,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实行“互联网+监管”结合信用监管的新型监管机制,提高质量监管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对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定期组织安排监督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熟悉监督管理流程,提高自身综合素养。需要建筑企业注重管理理念的创新、提高人员管理素养、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加强质量管理的同时强化安全管理,并增加施工管理资金的投入。

参考文献

[1]姜虎.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与控制方法[J].四川水利,2020(S1):70-71+79.

[2]李春红.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措施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35):187-188.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5.088.

[3]肖生明.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3):240-242.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0.1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