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运行中发生非正常紧急制动的机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6
/ 2

动车组运行中发生非正常紧急制动的机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邢世明

呼和浩特机务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50

摘要:动车组作为一种重要的城际高速铁路客运列车,其非正常紧急制动问题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论文通过对动车组非正常紧急制动机理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旨在减少非正常紧急制动的发生,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介绍了动车组非正常紧急制动问题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分析了非正常紧急制动的机理,包括制动系统故障和车辆运行状态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机理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制动系统设计、优化车辆运行管理策略等一系列应对措施。

关键词:动车组运行;非正常紧急制动;机理;应对措施

引言

在现代城际高速铁路客运列车中,动车组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动车组运行过程中,非正常紧急制动问题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给乘客和车辆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动车组非正常紧急制动的机理以及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减少非正常紧急制动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1概述

动车组运行中发生非正常紧急制动,通常是由于列车控制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如线路异常速度超出限制等,从而自动触发紧急制动。这种制动机制可以有效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避免异常情况导致的交通事故。

1.1动车组紧急制动的原理

动车组紧急制动系统主要依赖于列车控制系统(ETCS),当列车控制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会自动触发紧急制动。具体来说,列车控制系统会通过车载设备(如速度传感器、线路传感器等)收集列车运行信息,然后根据预设的算法和策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紧急制动。如果需要,列车控制系统会向制动系统发送指令,从而实现列车的紧急制动。

1.2动车组紧急制动的分类

动车组紧急制动可以根据制动的原理和方式进行分类。一般来说,动车组紧急制动可分为以下几类:(1)常用制动:常用制动是动车组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为满足列车运行的惰性需求而进行的制动。这种制动方式通常是通过制动控制阀实现的,列车控制系统会根据列车的实时运行情况,自动调节制动控制阀的开度,以实现列车的常用制动。(2)紧急制动:紧急制动是动车组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为迅速降低列车速度而进行的制动。紧急制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电空制动和电阻制动。电空制动是通过控制空气制动阀实现的,电阻制动则是通过控制电阻制动器实现的。(3)辅助制动:辅助制动是动车组在低速运行或停车过程中,为保持列车稳定而进行的制动。辅助制动一般采用再生制动或电阻制动的方式实现。

2动车组非正常紧急制动机理分析

2.1制动系统故障对非正常紧急制动的影响

制动系统故障是导致动车组发生非正常紧急制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制动系统故障可能包括制动力不足、制动间隙过大、制动力分配不均等问题。这些故障会导致动车组无法正常减速或停车,进而引发非正常紧急制动事件。在制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动车组无法通过制动装置减速到预定的目标速度,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制动力不足可能导致紧急制动器无法实现预定的制动效果。制动间隙过大指的是制动装置与制动器接触表面之间的间隙过大。当制动器与制动装置接触表面的接触力不足时,制动力传递效果会降低,从而影响列车的制动效果。制动力分配不均表示制动装置在不同车轴上的制动力分配不平衡。这种不均衡会导致某些车轴制动过强,而其他车轴制动过弱,进而影响动车组的制动效果。

2.2车辆运行状态对非正常紧急制动的影响

除了制动系统故障外,车辆运行状态也是导致动车组发生非正常紧急制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车辆运行状态主要包括列车速度、列车负载以及轨道和气候条件等。这些因素会对动车组的制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列车速度对非正常紧急制动的影响需引起关注。当列车在高速状态下发生紧急制动时,由于制动力突然施加在车轮和轨道之间,摩擦力突然增大,可能导致轮轨间接触表面的磨损加剧,从而降低制动效果。而在低速状态下,制动力作用时间相对较长,随着车速的降低,沿轨道传递的制动力减小,可能导致制动效果不佳。列车负载也会对非正常紧急制动产生影响。当列车负载较大时,车辆自重增加,动车组制动所需的制动力较大,而列车负载较小时,制动力相应减小。不同负载下的制动力变化可能会导致制动效果的差异。此外,轨道和气候条件也会影响非正常紧急制动。在弯道等特殊轨道条件下,动车组的紧急制动可能会受到侧向力和附着力不足的限制,制动效果受到影响。同时,气候条件对制动系统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下雨天等湿滑条件下,轮轨间接触表面的摩擦系数会降低,从而影响制动效果。

3动车组非正常紧急制动的应对措施

3.1改进制动系统设计

在动车组非正常紧急制动问题中,制动系统的设计是影响制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非正常紧急制动的发生,可以通过改进制动系统设计来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进制动系统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制动效果,确保列车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停车。其中,制动力的大小、制动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及制动系统的可靠性都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在提高制动效果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制动过程对车体的影响,以避免制动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情况。在制动力的设计上,可以采用多重制动系统并联的方式,以增加制动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制动力的分配情况,对车轮施加不同的制动力,以改善制动效果。另外,为了提高制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可以将制动系统设计为敏感度高、响应迅速的系统。可以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以提高制动系统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制动系统的可靠性来减少非正常紧急制动的发生。可以加强制动系统的自检功能,及时发现制动系统的故障并进行修复。同时,还可以增加制动系统的备件,以确保制动系统的连续可用性。

3.2优化车辆运行管理策略

除了改进制动系统设计外,优化车辆运行管理策略也是减少非正常紧急制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控制列车运行参数和采取适当的运行策略,可以降低非正常紧急制动的发生率。在优化车辆运行管理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列车运行环境的变化,如道路条件、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以提高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还可以通过合理调整列车的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避免列车运行中出现急刹车的情况。此外,还可以采用分段运行的方式,逐渐减速到预定停车点,以减少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在运行管理策略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感。可以通过增加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列车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结语

总之,动车组运行中发生非正常紧急制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非正常紧急制动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非正常紧急制动的发生概率,确保动车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我国动车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辛志强,许文瑶,乔峰.和谐号动车组中继阀故障筛查方法[J].铁道机车车辆,2019,37(03):

94-96.

[2]张永春.电力机车制动系统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21.

[3]黄志武,刘建刚,刘伟荣,李烁,张佳洁.基于解析冗余关系的法维莱制动机系统故障诊断技术[J].铁道学报,2019,35(03):29-35.

[4]彭宇,刘大同,彭喜元.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9,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