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监督资源,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6
/ 2

统筹监督资源,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

甄宗悌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2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发展和改革离不开有效的内控机制,而内部控制的完善和落实离不开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因此。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和优化经营环境,构建国有企业的“大监督”工作格局非常必要。

关键词:监督资源;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

引言

随着中国共产党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监督体系是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提高企业治理效能的现实需要,也是国有企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从党委加强自身监督、党委发挥全面监督作用、完善监督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有企业监督体系,以保障国有企业更加规范管理,健康稳定运行。

1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的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针对国有企业监督力量分散、党内监督与业务监督融合不够、监管成效不强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没有特殊、没有例外。所以国有企业要把握监督重点、融合监督资源、凝聚监督合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落地。构建“大监督”格局,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从构建体系上入手、从增强合力上发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企,实现党内监督与企业治理结构监督的有机统一。

2国有企业构建“大监督”格局中存在的问题

2.1监督意识不够强

从目前运行情况看,国有企业监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主要还是靠纪检监督部门牵头和组织,靠考核排名的压力来传导和推进。虽然国有企业监督委员会成员都参加了例会和讨论,对自己日常工作按时汇报,但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被动参与和参加状态,“我要监督、我要防控”的主动履职意识还不够强,与把监督履职作为思想和行为自觉的要求差距还较大。

2.2日常监督方式传统单一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纪检监督机构开展日常监督方式尚显单一,需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一方面,传统监督检查方式,例如列席会议、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停留在简单的“撒网式”阶段,不能接触到具体的工作流程,不能客观全面反映监督对象真实情况和问题矛盾。另一方面,事后惩戒往往代替事前监督。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往往是结合处理信访举报和查办案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偏重于事后惩戒,事前监督和抓早抓小未能真正实现。

2.3缺乏创新的监督管理方法

现阶段,大部分国有企业在实际管理和经营中,并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监督部门在执行监督任务期间,无法采用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方法,导致监督部门工作成效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为此,国有企业要重视监督过程中数智化方式的运用,不断地创新和优化监督管理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监督管理效率和效果。

3统筹监督资源,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的策略

3.1把握监督本质属性强化政治监督

国有企业强化政治监督,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首先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把监督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主攻方向”,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第一议题”作为监督第一任务,推动“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形成最根本的政治自觉。还要深刻认识到,政治监督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也是实践的、发展的,必须要把党中央战略部署同国企经营发展实际、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制定的具体措施衔接起来,要以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突出监督工作的高度。具体化,即聚焦具体政治问题、列出具体监督清单、明确监督具体方向。精准化,即精准把握监督重点、精准找到监督抓手、精准制定监督措施。特别是聚焦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关于“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选人用人程序流程等权力运行的重点环节,用好日常监督谈话、监督检查、警示教育等措施,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监督促进“关键少数”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常态化,即要把政治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到监督常在、形成常态。

3.2完善监督制度体系建设

一是健全规章制度。要以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体系,健全各类监督执纪追责问责制度,以制度的形式规范监督工作,保障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强化制度执行。要通过日常监督、专项监督、严肃问责等多种方式,检查规章制度执行的效果,维护制度的权威性。要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及时调整和修订,促进制度更加科学、完善、合理、有效。

3.3加强廉政教育,筑牢思想堤坝

要督促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党章,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各级党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必修课程,作为“三会一课”的必修课程,作为培养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程,系统、全面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不断推动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观念,做到常修明纪。既注重正面教育,又注重反面教育,通过事例阐明纪律准则,以案例说明有关规定,强化纪律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警示教育。要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做实做细做常红脸出汗、咬耳扯袖等工作,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4持续加强“大监督”工作人才保障力度

对照“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廉洁过硬”要求,培养和建设一支专兼职监督队伍。对于监督人员“进口”把关要严,力求精干高效,着力畅通纪检、审计干部员工成长通道,把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吸引到专职监督岗位上来。同时,加强对现有监督人员的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设计培训课程,加强实践锻炼,有针对性地强化业务能力培训。

3.5优化“大监督”工作的组织架构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党委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具有把方向、定决策、谋发展的作用。因此,大监督工作必须以党委为领导核心,并承担主体责任,在大监督协同贯通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中,第一责任人需指定党委书记担任,纪委书记具体负责各监督主体的协调、配合以及资源调度等事务,在对“大监督”日常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的同时,还要对各监督主体在监督检查中所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指导与督促。二是落实监督责任,针对不同的监督范围、监督客体和监督目标任务,指定与之相匹配部门作为牵头安排,并通过联席会或碰头会等不同组织活动中担起监督主体责任。三是采用多种监督组织架构,大监督体系是各种监督主体的聚合,需要企业采用多种组织架构整合监督力量,比如,企业可采用构建议事协调平台的方式,由党建、审计、财务、法务、经营等不同部门共同组建专项工作组,并指定专人负责数据信息收集、分析、整改和信息反馈;遇有特殊或重大监督事项,则快速组建联席会、碰头会,共同分析、谋划和推动监督事务的开展。

结语

总之,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监督工作重要论述为科学指南,强化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多治理效能。

参考文献

[1]王哲.新时期完善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6):2.

[2]杨杰.有关强化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20(2):48-49.

[3]贺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质量与市场,2020(7):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