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探究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

谢宇钦

福田皇岗创新实验学校 518000

摘要:中国的艺术歌曲有着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魅力,吸引着歌者认真演绎。歌坛当前新人辈出,创作出了很多优秀作品,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不断发展。如何把握好艺术歌曲的内涵和精髓,是歌者提升演唱技术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探究了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阐述演唱艺术歌曲的不同感受,夯实音乐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促进中国艺术歌曲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演唱;音乐

引言:艺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艺术作品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有利于加深人们间的交往,促进社会的发展。艺术歌曲较为独特,声乐小品的表现形式吸引了声乐者和歌曲爱好者的兴趣,中国艺术歌曲更为精妙,在声乐舞台中焕发出魅力,带给大众别具一格的体验,让人感知到其中蕴藏的精神文明,有效提升了演唱的体验感。

一、歌词分析

文学和音乐的结合,是艺术歌曲的重要特征。歌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读懂歌曲的音乐内涵提供有效作用。比如,《歌》这一音乐作品主要分为上和下两部分,每部分分别有八行,来抒发将逝者对爱人的深情。虽然作者在叙述上较为克制,但是,这种悲情和克制会让读者更加感到悲伤。作者在首句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表明了身份,奠定作品的情感基调。在我逝去的时候,告诉爱人不必伤悲,不用唱出哀歌,也不要用松柏和蔷薇纪念,只需要让青草沐浴在雨露中。不再强求蔷薇等象征着爱情忠贞不渝的信物,更怕爱人伤悲,只愿与青草相伴[4]。作品中的雨水又仿佛是我的泪水,有着无尽的眷恋和无奈,对死亡淡然,但是对爱人不舍。虽然作品描述的是我将要逝去,但是作品中并没有对死亡的恐惧,更多的是对爱人的眷恋,希望爱人可以记住自己,但是又想让他忘掉自己,表露着对情感的释然,有着惆怅和含蓄之美,让读者感怀。

二、旋律分析

旋律是艺术歌曲的灵魂,优美的旋律让人印象深刻。契合欣赏者审美和符合演唱规律是歌曲旋律的重要标准。歌词再好没有合适的旋律也很难流传。比如,《岁月悠悠》,主要表达的是朋友间离别的感伤,这一歌曲更加适合比较宽厚的嗓音进行演唱。歌曲旋律仿佛滔滔江水,十六分音符不间断,丰富的伴奏提升了旋律的厚重,传递出一种伤而不悲的情感。在歌曲的演唱中,要注意旋律中的大线条,用足够的气息进行扶持,要一气呵成,避免不足的气息造成演唱中途的换气,对旋律的美感形成破坏。这一歌曲旋律的起伏比较大,音域的跨度也比较大,声音要饱满,高音要有爆发力,低音要足够的结实。旋律下行时,要具备良好的吐字功底,要有深沉的气息提供支持,要根据旋律走向变化情绪,在演唱的同时酝酿情感,直到旋律的爆发点[2]

三、钢琴伴奏分析

钢琴伴奏也是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部分。创作伴奏琴谱和歌曲一般是同步进行的,钢琴伴奏和即兴伴奏是相区别的,创作伴奏琴谱需要和歌曲中的乐思相结合,钢琴伴奏在歌曲中起着烘托和主导的作用。比如,《思乡》是皇自创作的音乐作品,在歌曲的伴奏和声方面有着西方艺术歌曲的特点。从钢琴的伴奏来看,主体材料铺垫在引子部分,并引出第一段的主体部分,然后是歌曲的演唱部分,钢琴伴奏的低声部分是分解和弦织体,高声部分和人身的旋律相呼应,实现钢琴伴奏和人声的完美配合,两者相互融合,钢琴伴奏也具有歌唱性,这首歌曲较为严谨却自然,这也是艺术家的歌曲特点[6]。间奏连接部分是这一艺术歌曲的亮点,钢琴低声部分和高声部分相配合,用演奏钢琴的技法表现出鹃啼,并且,又起到恰好的连接作用,承接第一乐段,又通过变化丰富的和声来将色彩拉到黯淡。第二乐段的节奏比较密集,和弦变化复杂,提升音乐整体的紧张感,有效表达出作者内心“万众闲情”的情感,人声部分达到整首乐曲的高潮,伴奏部分也达到顶点,巧妙应用小乐汇来表达流水的意境,并为歌曲的结尾做好准备,在结尾处又有高音,用高昂的情感来推进结尾,作出感叹[1]

四、演唱分析

分析歌曲演唱是演唱者必须做的工作。只有在对歌曲进行认真分析,精准定位歌曲中的音乐内容、情感和设计,才能完成歌曲的演唱。曲式结构是分析艺术歌曲的前提,包括歌词、旋律和调性等。比如,艺术歌曲《燕子》为四段体结构。其中,第一、二和四段的歌曲旋律相同,第三段是歌曲的对比部分,增添了歌曲的色彩变化,也是整首歌曲最为精彩的部分[5]。尾声部分和对比部分的开头呼应,完美结束歌曲。歌曲选择的是拟人化方式,在循环的旋律中,描写出了男子对爱人的一往情深,感情比较朴素和动人。虽然这首艺术歌曲较短,但是演唱有着一定的难度,在控制声音力度以及音色上,对演唱者的演唱功底有着较高要求,不能受限于固定的节拍,演唱速度要有一定的弹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中国艺术歌曲在长期发展中,通过艺术家的创新,已经成为了融合中西、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演唱家和作词作曲家的精心耕耘促进了中国艺术歌曲内涵的不断发展。优秀的词曲家结合中国民情,创作出大量优质的艺术歌曲,涌现出了许多演唱家,深度挖掘歌曲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有着较强的时代感,中国艺术歌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3]

参考文献

[1]魏娜. 演唱技巧在中国艺术歌曲中的基本运用——以《钗头凤》为例[J]. 戏剧之家,2023,(25):91-93.

[2]郑慧娟. 浅谈中国花腔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以《玛依拉变奏曲》为例[J]. 戏剧之家,2023,(22):68-70.

[3]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穆巴拉克·伊米提.艺术评鉴,2022(14)

[4] 古诗词艺术歌曲融入《基础声乐》的教学改革研究[J]. 郭慧珍.艺术评鉴,2022(23)

[5] 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绎中的“文脉”问题[J]. 郭圣龙.艺术评鉴,2023(12)

[6] 舒伯特艺术歌曲教学初探[J]. 王柏杨;魏津兰.中国民族博览,2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