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案例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案例探究

张超

安徽省临泉县杨桥镇中心学校 2364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案例的探究,阐述了分层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案例的详细分析,展示了分层教学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引言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层教学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策略。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案例,探讨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1分层教学理念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1分层教学理念概述

分层教学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能力倾向等多方面因素,旨在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和资源。

1.2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2.1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不同,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常常不能完全适应每个人的需要。分层教学能依据学生的具体状况,把他们分为几个级别,为每个级别的学生制订相应的教育目的和方式,使他们能适应各阶段的需要。

1.2.2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层教学通过制定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同时,还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挑战和机会,激发学生的潜能和优势。

1.2.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分层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2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背景介绍

2.1 学生背景

我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附近的各村镇小学,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数学学习情况也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的学习背景和习惯可能略有不同,但总体上与本地学生没有太大差异。

2.2 教学环境背景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环境背景是实现分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环境背景包括学校、班级、家庭和社会环境等方面。

首先,学校和班级环境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背景。学校的教育理念、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都会影响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例如,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为分层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时,班级的学生人数、学习氛围、师生关系等也会影响分层教学的效果。其次,家庭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分层教学的重要因素。家庭背景、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期望值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例如,有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会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而有的家长则可能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此外,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例如,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资源的分配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策略。例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等。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初中数学教学环境背景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2.3 复习内容情况

这节复习课的内容较多,复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配方法的意义;

(3)会用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用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4)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与根有关的问题,以及判断方程系数间的关系。

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设计—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

3.1环节一:知识梳理,构建体系

对于A层(学困生)学生的要求是:

  1. 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理解方程的定义。
  2. 掌握方程的解法,如因式分解法、配方法等。
  3.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知道如何根据判别式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对于B层(中等生)学生的要求是:

  1. 掌握方程的解法,并能熟练运用。
  2. 掌握方程根的判别式,能熟练运用判别式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3.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对于C层(优等生)学生的要求是:

  1. 熟练掌握方程的解法,并能灵活运用。
  2. 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并能灵活运用判别式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3. 能解决一些较复杂的实际应用问题。

3.2环节二:典例分析,考点探究

例1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²-2x-3=0
(2)5x²-10x+4=0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法、配方法等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进行求解即可。解答
(1)解:(x-3)(x+1)=0,所以

x1​=3,x2​=−1;
(2)(5x-4)(x-1)=0,所以x1​=54​,x2​=1;

例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k=0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变式一: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3x+1=0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变式二:上述方程有实数根,求k的范围。

环节说明:

例3: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的情况,将不等式列出来,使 A层水平的同学能够解决;变式一也要考虑到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情况,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忽视的问题,对思考的要求非常细致,适用于 B层、 C层的学生;变式二让 C层的同学们进行了一番思索,这可以是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是一元一次公式,这是 C层的同学们最常被忽视的一个问题。

案例分析与反思

分层教学并不是要将每个人都分成不同的等级,而要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能在最好的状态下,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要激励同级同学之间互相竞赛,从低级走向高级。在比赛中,同学们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案例的探究,阐述了分层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案例的详细分析,展示了分层教学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希望本文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促进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贾翠颖.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实施探析[J]. 2021.

[2]周武,金钊.智慧课堂环境下初中数学新授课精准教学实践案例分析[J].中学数学:初中版, 2021(7):3.

[3]吴烨.生命课堂理念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案例研究[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3(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