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疗愈视角下的小学生心理情感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艺术疗愈视角下的小学生心理情感路径探析

赵晨曦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摘要】艺术作品本身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我,在向他人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时,其内心的声音能够被人所倾听并收到鼓励。本文阐述了艺术疗愈的一个分支——绘画疗法,期望学生在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情绪可以得到缓解和释放,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创作来探索、表达并调节自己的情感。

【关键词】艺术疗愈;绘画疗法;艺术;心理

【正文】

艺术疗愈被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定义为:艺术疗愈是一种心理治疗形式,主要针对受到精神伤害或有心理困难的患者。它通过艺术的创造性过程改善参与者的生理、心理和情绪健康状态,是一种表达性的治疗方式。艺术作品的呈现形式以视觉艺术形式为主,表现为绘画、装置、交互媒体、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深入,艺术疗愈也逐渐被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心理专业人士所接受和应用,特别是在小学生群体中。它被应用于引导学生理解情感冲突、增加自我意识、管理行为、减压,帮助他们培养社交技巧及增强自尊心,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艺术技法的熟练与情感的升华之路

艺术不仅是技能的展现,更是情感与自我意识的探索。在这个阶段,我们重点关注艺术技法的提升与个性表达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更高层次的艺术创作来探索、表达并调节自己的情感。

(一) 技艺与心灵:绘画工具的情感力量

绘画技巧的掌握不是目的,而是帮助学生更精准地表达内心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绘画工具和技巧如何影响作品的情感表达,并教会他们如何根据自己的情感状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法。例如,使用宽阔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可能传达出愉悦和自由的情感,而细腻的线条和暗沉的色系则可能表现出沉思和忧郁。

(二) 内容与深度:选择情感的高峰时刻进行创作

艺术创作不仅在于形式,更在于内容与情感的深度。我们鼓励学生在情感高峰时进行创作,因为这些时刻往往能激发出最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情感表达。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帮助学生挖掘这些珍贵时刻背后的情感内涵,并将它们转化为艺术创作的灵感。

(三) 自我与表达:培养学生的独立艺术思维

在艺术表达中,个性和独立思考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着重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独立完成艺术创作,而非模仿他人。通过组织展示、评议等活动,我们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接受来自同伴的积极反馈,也习惯面对不同的观点。这种互动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也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此案例运用了绘画艺术性表达技术,是一种投射技术,属于表达性艺术心理技术的一种。它最大的特点是借助绘画,绕过画者的防御机制和意识,真实地呈现画者的内心和潜意识,表达画者丰富而细腻的感受和体验。绘画作品能够表达出潜意识,并且在画画的过程中释放其能量。一旦人们能够通畅地表达内在的感受,那些积压在内心的情绪被宣泄,新的平衡和良性互动就会形成。

(四)案例:情感的高峰”——用绘画捕捉与传达最深刻的情感瞬间

小萱,一个原本活泼开朗的女孩,在经历了奶奶去世的悲痛后,变得沉默而内敛。这种情感的转变最初是她自己也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她需要一个途径来表达那些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一节主题为“生命瞬间”的绘画课,给了小萱一个展现内心的机会。在这次课上,教师没有给出具体的作画要求,而是鼓励学生们捕捉生活中印象深刻的瞬间,将它们通过绘画艺术表现出来。对小萱来说,这个瞬间无疑是与奶奶共度的那些美好而幸福的时光。

小萱选择了一幅夕阳下的场景,画面中,一个老人与一个小孩在金色的夕阳光芒中手牵手走在一条通往山顶的小路上。色彩虽然鲜明,但画面整体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她巧妙地运用了对比鲜明的色彩,捕捉了夕阳下的那一抹特别的暖黄,成功地表达了思念与爱。

在课后分享环节,小萱鼓起勇气,首次向同学们讲述了她的作品背后的故事。她提到了奶奶去世后她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也分享了她如何通过这幅画找到情感的宣泄,并珍藏了生命中的美好瞬间。这次分享不仅让小萱的内心得到了释放,她的情感也得到了同伴们的理解和共鸣。

小萱的案例生动地揭示了艺术技巧与情感表达之间的紧密关系。当学生具备了丰富的艺术技能,他们就拥有了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内心深处的情感宝箱,自由地挥洒、表达和探索。小萱不仅通过艺术释放了她的情感困扰,还触及了她灵魂深处的回响,实现了情感上的升华和成长。

绘画之巅与情感的超越之旅

在孩子们的艺术之旅中,当他们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并能够深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我们引导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超越。在这个阶段,孩子们被鼓励挑战自我,不断探索和创新,以达到情感和艺术的和谐统一。

(一) 艺术与真实:引导学生追求真实的情感表达

真实的艺术来自真实的情感。我们鼓励学生放下预设的想法或是对结果的担忧,专注于真实感受的表达。在这里,绘画不仅是技巧的运用,更是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倾听、回应和提供安全的表达环境,帮助学生勇于面对并表达内心真实的自我。

(二) 创新与传统:鼓励学生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找自我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与创新的对话。我们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传统,鼓励他们打破常规,敢于创新。通过比较传统作品与现代艺术,学生学会了欣赏多样性,并在模仿和创造中找到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平衡促进了他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此案例运用了“图画拼贴”的艺术表达形式,学生通过对美术中的色彩、形状、质感等要素的理解,提高美术创新和艺术表达能力。

(三)心灵的境地”——探索绘画与情感的最终协调

小雅,这个性格活泼、对绘画充满热情的小学生,在一次学校的艺术活动中迎来了新的挑战。这次,学生们被要求不仅要学习大师的风格,还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创作。这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次深层的内心探索和艺术性表达的结合。

小雅选择了梵高的《星夜》作为她的灵感来源,但她没有满足于简单地复制。她决定采用“图画拼贴”的方式,制作一幅特别的拼贴画。在创作的过程中,小雅深入地反思了自己为什么被《星夜》所吸引,以及夜空对她意味着什么。她意识到,自己对夜空的迷恋不仅仅是因为其美丽和神秘,更因为那里蕴含的无限可能和对未知的好奇。

她勇敢地将这些情感融入她的作品。明快的蓝色和温暖的黄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璀璨的星空。虽然她的作品在技巧上还显得稚嫩,线条简单、色彩单纯,但每一个贴上去的纸片,每一笔勾勒的线条,都凝聚了她的情感,展现了她那不安、好奇、向往和冲动的内心世界。通过这次“图画拼贴”的创作过程,小雅学到了如何通过艺术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如何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不仅提升了小雅的艺术表现力,也让她明白,艺术,不仅仅是对美的模仿和再现,更是探索和表达内心的一种力量。

通过这一系列的艺术教育和情感的探索,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通过艺术来认识和表达真实的自我,如何在传统和创新中找到平衡,以及如何通过艺术达到情感的自我疗愈和升华。这些都对他们未来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惠月. 让我读懂你的心——“房树人测验”技术解析[J]. 心理与健康, 021(04): 25-27.

2.荣格.关于曼陀罗的象征意义.纽约: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0:49.

3.赵春燕. 浅析绘画疗法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好家长, 2021, (A1): 29-30.

4.王剑.绘画疗法干预小学生情绪问题的案例报告[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05):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