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克雷氏骨折临床优势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中医综合治疗克雷氏骨折临床优势评价

康景成

巴彦县中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1800

摘要:目的:探讨克雷氏骨折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克雷氏骨折患者80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中医综合两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甲组。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显示,中医综合治疗的方式应用于克雷氏骨折的患者中,其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与常规治疗相比更具优势。

关键词:中医综合治疗;克雷氏骨折;临床优势

引言:

克雷氏骨折是指在间接暴力因素作用下导致机体桡骨远端关节面2.5㎝范围内发生的局部骨折情况,以疼痛、肿胀和功能活动受限为特点,对病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传统的复位加外固定治疗方法疗效不佳,且恢复时间较长。为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克雷氏骨折的疗效,探讨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克雷氏骨折患者80例,采用双盲法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两组患者人数均为40例,患者男女比例均为1:1,患者年龄在47-82(66.95±3.52)岁。所选均符合本次研究的要求,且患者基本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患者经X线检查结果为克雷氏骨折;患者对本次治疗的依从性高;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患者有其他严重合并疾病;患者存在中医紧急症;患者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

1.2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将骨折处修复到原来的位置,然后在桡侧和骨折处的远端和近端掌侧放置1个手垫,在尺侧放置1个斜面垫子。采用小型夹板进行固定,并用纱布包扎,同时要密切关注肢体的血流状况,并定期进行二周检查并调节夹板的弹性。并通过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进行观察,确定松开夹板的时机。

乙组在上述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中医药为主要手段的综合疗法:(1)以中医药为主的内服疗法。在最初的1-2个星期内,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以当归、熟地黄各15 g,白芍、桃仁、红花、川芎各10 g为主要成分,辨证加减,对于肿胀疼痛较重的患者,可以加入蒲公英、益母草、车前子各10 g;症状较重的患者,可加延胡索10克,苏木6克,地鳖虫6克。在2-3周内服用接骨续筋汤,其组成成份为生黄芪、淮牛膝、牡蛎、锻龙骨、锻自然铜各30克,熟地20克,当归、党参、续断各15克,桃仁、白术各12克,鹿角胶、萸肉、红花各9克。在骨折晚期三个星期之后,可以服用补肾壮骨汤,主要成分有:丹参、山药、牡蛎各15 g,生地黄、巴戟天、黄芪各10 g,白术、龙骨刺五加各6g,淫羊藿5 g,紫河车3 g。以上方子用水煎制成200毫升,每日1次,早晚分服。(2)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在病人去除外固定夹闭之后,可以用海桐皮汤来熏洗患处,这是一种由海桐皮、桑枝、川芎、透骨草各30 g,威灵仙、白芷、当归、花椒各20 g,制没药、制乳香、甘草、防风、红花各10 g组成的药物。每日1次,每次熬制前加入3公斤清水,30分钟后再熬制15-20分钟,取出药液;在第二次药浴之前,加入2公斤清水,药浴15分钟后取出药浴,并嘱咐病人浸泡药浴,每次30分钟[1]。(3)手法治疗。在进行中医的外治之后,需要马上进行手法治疗,治疗的方法是对手腕进行按摩,这样可以让手腕做背屈、掌屈等动作,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4)功能训练:术后应督促病人每日坚持做一次活动,如:一星期后,应督促病人展开肘关节和肩关节,在卸去了护具后,应加大手腕的屈伸训练,直到关节的活动完全正常。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汇总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在这一次的观察和研究中,笔者使用了SPSS25.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通过t检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并明确两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以从数据层面获得有效的量化解释,以验证中医综合治疗克雷氏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二、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研究显示,乙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甲组,且P<0.05,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甲组

40

10(25.00)

19(47.50)

11(27.50)

29(72.50)

乙组

40

19(47.50)

20(50.00)

1(2.50)

39(97.50)

T

-

3.052

9.665

7.525

1.625

P

-

0.003

0.015

0.002

0.38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显示,乙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甲组,且P<0.05,见表二。

表二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头晕

便秘

恶心呕吐

口感

总发生率

甲组

40

2(5.00)

2(5.00)

2(5.00)

1(2.50)

7(17.50)

乙组

40

0(0.00)

0(0.00)

1(2.50)

0(0.00)

1(2.50)

T

-

3.065

9.658

4.565

1.352

8.456

P

-

0.039

0.048

0.015

0.026

0.025

三、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运用中医药复方可通过其活性组分,诱导骨折部位骨基质中钙离子的沉淀,形成更多的骨痂,调控BMGF,从而加速骨折的修复,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乙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甲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甲组,且P<0.05,这说明了两组所使用的治疗方案安全性更高。从初步的分析可以看出,乙组所使用的中药综合疗法是以中药内服、中药外敷、康复锻炼等方法为基础,可以将内外部治疗的协同效应进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将药疗、热疗、功能康复锻炼等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可以提高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骨痂机化,缓解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预后更佳[2]

总之,采用中药结合疗法对克雷氏骨折进行综合疗法,可以显著缓解骨折部位的疼痛、改善其运动能力,提高其疗效,且安全、有效,因而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竞友.石膏外固定与夹板外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8):24-26.

[2]阿布拉提·阿不都热依木.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的临床优势评价[J].新疆医学,2023,53(2):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