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康复过程是怎样的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骨折康复过程是怎样的呢?

蔡礼涛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  四川成都 610400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不免会因为各种因素,受到一定的伤害,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骨折了,大多数人难免在运动和日常活动当中产生骨折问题。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只有正确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才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防止和减少骨折产生的后遗症以及并发症。那么,骨折康复的过程是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那些关于骨折康复的小知识吧!

骨折恢复的过程是什么?

骨折的恢复通常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也是“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句话的缘由。一般情况下,骨折的恢复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消肿。在骨折之后,一般骨折伤口处会形成血肿,因此第一阶段的骨折恢复就是消肿,一般会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

第二个阶段,骨痂形成。其中骨痂是指骨骼中骨组织增生,这一阶段患者的骨表面会不断形成新的骨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骨组织会逐渐增厚,最终形成骨痂,完成骨折的自我修复。

第三个阶段,骨痂塑形。这通常发生在骨折后的8~12周左右。这一阶段,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下,多余的骨痂会被清除,使得骨骼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态。

影响骨折恢复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骨折恢复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年龄,二是骨折的类型。

就年龄来说,年龄越小的患者其骨折恢复更快。这是由于患者的身体各项机能均处于较良好的状态,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相较年长者更快,因此骨膜上的成骨细胞也更为活跃,骨折后新骨痂的生长速度较快,可以更加快速地恢复原本骨骼状态。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来说则相反,尤其是伴随有其他基础病的患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也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通常情况下,骨折的类型可以分为斜形骨折、青枝骨折、螺旋型骨折、横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等。其中斜形骨折、青枝骨折、螺旋型骨折这些骨折类型,由于骨折面之间的接触范围更大,或者骨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没有受到完全的破坏,则更容易愈合。而横型骨折和粉碎性骨折,由于骨头的完整性被完全破坏,并且骨折断面之间的接触也较少,因此愈合更为困难。

此外,由于骨折的恢复所需要的营养主要由血液提供,因此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也能够影响到骨折的恢复。例如,患者属于股骨颈内骨折,那么其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是几乎中断的,更不容易恢复。

骨折后康复治疗的作用

骨折后康复治疗的作用主要就是帮助患者骨折部位愈合,恢复骨折部位的正常功能。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

第一,促进骨折部位消肿。骨折后康复治疗需要在骨折复位和固定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肌肉等相关练习,有助于患者的血循环,促进骨折部位肿胀的消退。

第二,预防肌肉萎缩。骨折后康复治疗可以通过肌肉收缩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者减轻肌肉萎缩的可能性,避免出现废用性肌萎缩。

第三,防止关节挛缩。骨折后的康复治疗还致力于促进血肿以及炎症渗出物的吸收,这有利于减轻关节内外组织的粘连,从而降低关节挛缩的可能,更有利于功能恢复。

第四,促进骨折的愈合。骨折后康复治疗也同样能够帮助患者加速新生血管的成长,促进血循环,从而让骨折部位获取更多的营养,更快速的愈合。

骨折后康复方法有哪些?

骨折后的康复方法,可以分为早期康复方法、中期康复方法和后期康复方法三方面来说,每个阶段所需要采用的康复方法都有所不同。

在早期康复当中,主要需要止疼、减轻患肢肿胀、减轻肌肉萎缩、防止骨折并发症等等。对此可以采取等长练习、等张练习、持续被动式训练、抬高患肢、温热疗法、中频电治疗、床上体操、气压治疗等等康复方法。

在中期康复阶段,主要需要增加患者关节活动程度,提升患者的肌肉力量。对此,可以采用被动关节活动、主动和辅助关节活动、渐进抗阻训练、等张训练、等速肌力训练等康复方法。

在后期的康复过程当中,患者更需要增加关节的活动程度以及增强肌力训练,还需要进行肢体的整体功能训练。对此,可以采取关节拉伸、关节松动术、温热疗法、上肢协调性训练、下肢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等康复方法。

在骨折恢复中需要注意什么?

通常情况下骨折都是由于患者受到局部的较大暴力所致,因此在治疗过程当中,无论是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分别是避免过早劳动,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并预防骨折并发症。

1、避免过早活动

对于骨折患者来说,在骨折治疗的早期,应当注意进行局部制动,不要过早活动骨折部位,尤其是在骨折部位负重活动,以免骨折部位再次出现局部损伤,影响骨折的伤口愈合。如果过早活动,患者很有可能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的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

2、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对于骨折的治疗一方面是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另一方面就是使患者的骨折部位正常功能得到恢复,因此在骨折恢复的过程当中还要注意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使骨折部位能够恢复正常的功能。在骨折的前期需要对于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进行舒张锻炼。在骨折的中期,需要锻炼患者骨折部位周围的肌肉力量,避免出现肌肉萎缩情况。在骨折状态稳定之后,没有积极的对于骨折相邻关节进行屈伸活动锻炼,这样才能够避免关节粘连,影响后续关节的正常活动。

3、预防骨折并发症

对于部分骨折患者来说,尤其是胸骨骨折和下肢骨折,可能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长期卧床,因此容易产生一些卧床带来的并发症,例如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力性损伤等等,对此,要采取积极的并发症预防措施。例如,由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定期给患者翻身拍背、擦拭身体、清洁私处等等,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骨折康复训练具体如何做?

骨折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其影响了患者是否能够在骨折后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骨折恢复的阶段,也将功能锻炼分为三个阶段来说。

第一个阶段,功能锻炼早期。主要是指骨折后的一到两周内。这一阶段患者会出现受伤部位肿胀、疼痛和骨折端不稳定、容易移位等问题。此时,的功能训练目的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患者可以在关节不动的基础上,让受伤部位肌肉做有节律的收缩和放松,可以通俗的理解为用力使其紧绷或者放松,来预防肌肉的萎缩。

第二个阶段,功能锻炼中期。主要是指骨折后的两周到骨折的临床愈合时期。这一阶段患者的骨折处逐渐稳定,需要对于关节的功能活动进行训练。通常功能训练需要由被动活动逐渐转变为主动活动,并不断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避免关节僵硬。在患者骨折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应当尽早开展中期的功能锻炼,进行一定的全身活动。

第三个阶段,功能锻炼后期。主要是指已经达到临床愈合,不需要固定,骨性骨痂已经形成的时期。这一阶段患者的骨骼已经有一定的支撑力,但可能还会存在关节活动程度下降以及肌肉功能萎缩的问题。对此,这一阶段应当加强骨折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训练,开展一些全身功能协调性训练以及步态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