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检验技术分析和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2
/ 2

起重机检验技术分析和处理

郝媛媛

江苏象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 224700

摘要:在工业生产活动当中使用起重机,既是社会生产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工业生产的必然选择。当然,起重机技术质量检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这关乎到起重机的运行情况以及起重机的使用年限,在进行检验时,有关技术人员应该充分的掌握各种资料,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试运行,只有试运行完全合格之后,才能够出厂。

关键词:起重机;检验技术质量;探讨

1.起重机检验技术概述

1.1非破坏性检测

非破坏性检测可以有效地检测起重机部件的缺陷、损伤和疲劳裂纹等问题,提供关键的信息用于预防事故和维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X射线检测和磁性记号检测等方法。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非侵入性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起重机各个部件的检测,如大臂、起重钩、钢丝绳等。然而,每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起重机的检验和评估。

1.2可视化检查

可视化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起重机检验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直接观察起重机部件的外观和表面状况,检测潜在的缺陷和问题。可视化检查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依靠辅助工具(如照明设备、放大镜、红外线摄像机等)进行。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直观地发现起重机部件的磨损、氧化、裂纹、松动和其他外观异常。一些常见的可视化检查包括:外观检查、照明检查和红外线检查。

1.3传感器监测

传感器监测是指通过使用传感器来收集和监测特定环境参数的过程。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测量和记录物理量或化学量的设备,它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可用的电信号或数字信号。传感器监测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比如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医疗诊断等。

2. 起重机故障与风险分析

2.1起重机结构疲劳

起重机结构疲劳是指在长期使用和重复载荷作用下,起重机的结构部件会出现疲劳损伤,并逐渐累积和发展到失效。起重机结构疲劳是起重机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起重机结构疲劳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1.载荷变化: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着不断变化的载荷作用,如起重物的重量、形状、行驶和吊装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等。这些载荷的变化会导致结构部件的应力和变形产生周期性变化;2.结构设计和工艺缺陷:起重机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中存在缺陷,如焊接接头的质量问题、金属材料自身缺陷等。这些缺陷会导致结构材料的疲劳寿命降低,并加速裂纹的发展;3.不良的维护和保养:起重机的正常维护和保养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和避免疲劳失效非常重要。不良的维护和保养会导致结构缺陷的产生和加速疲劳损伤的发展。

2.2电气系统故障

电气系统故障是指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中发生的不正常的情况或事件,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发生安全风险。电气系统故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设备老化、操作失误、电气线路故障、过载、短路等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气系统故障类型:线路故障:包括电源线路的短路、接触不良、断路等。设备故障:电气设备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老化、损坏或故障,如电机过热、继电器失效、接触器接触不良等,这些故障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过载和短路:如果电气系统中的负载超过了设备或线路的额定电流容量,会引发过载,长时间过载可能导致设备烧损。而短路则是电流沿着不正常的路径回路,造成电流过大,容易引起设备烧损或触发保护装置。接地故障:接地故障是指电气设备的电源或线路与地之间出现异常的电流流动,常见的接地故障有接地线断裂、接地线接触不良等。

2.3故障和风险对安全性和效率的影响

故障和风险对安全性和效率都有重要的影响。故障和风险增加了事故和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设备故障、操作失误、不良的工作环境等都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缺乏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故障和风险,可能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失,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故障和风险也会对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会导致生产中断,生产线停工,工作延迟,产能下降。

3.起重机检测技术探析

3.1目测检验

技术不断革新,推动我国特种设备检测领域的发展,相较于更先进的检测技术,从业人员与科研人员应注重技术的创新。当前电梯设备的规范化使用以及安全检查工作,存在部分限制因素,查明问题重点使用先进技术完成检测,需要从业人员的注入更多的职业素养,综合上述,本段文字着重分析目测检测。对电梯内部起重设备进行的检测工作,目测环节属于基础环节,对常见问题通过观察先完成排查,找到出现严重损伤的构件,可提升检测效率,因其目测检查有一定的限制因素,通常情况下只可对下述构件使用该方案。第一表面结构,对表面结构观察其是否出现疲乏裂缝,这属于严重问题并可借助观察手段观测出,此时使用观察方法进行。第二电气设备,电梯运行环节内部监控是否可无死角观察,紧急呼救装置是否可灵敏使用,以及电梯内部数字按钮是否灵敏等,上述内容均可使用观察方法进行。

3.2电磁涡流检验

第一涡流法,因设备长期处于运行状态,内部金属构件长期处于运行磨损状态,采用涡流方法对金属构件壁厚进行无损伤检测与计量,可清晰掌握是否需要进行金属构件更换。检测环节借助涡流检测设备检测磨损数值,通过换算可精确换算出金属构件的壁厚剩余。第二精准度保障,使用该方法进行检测是,应重点完成金属构件的清洁与处理工作,因设备属于高精度仪器,粉尘杂质影响数据精准度。如金属绳索检测过程,为检测绳索的金属疲乏程度以及损耗状态,在涡流法基础上会增加兼容方法,以此保证数值的精准程度,利用高精准仪器的探头装置对绳索进行磁化预处理,通过磁化反应强度不同,掌握金属疲乏程度以及损耗程度,金属绳索因金属过渡疲乏,此时反应强烈数据变化波动大,若金属绳索疲乏不严重,数据变动较小。第三裂纹问题,对于金属构件长期运行出现的细小裂缝,可使用该方法进行检测,方法步骤与上述部分相同,先对零件进行预磁化工作,因裂缝部分以后磁场强弱不同,对产生不同程度的电流反应,此时根据数据可清晰掌握缝隙宽度等数据。此方法进行缝隙检测效率快、准确度高,工作过程应重点使用,为保证数据的准确度工作人员应保证检测流程符合技术要求。

IMG_256

图1 涡流法

4.3射线无损检测

对起重设备使用射线无损方法进行检测,这属于常见、效率更高的技术,利用穿透力度更强的X射线以及Y射线,对金属构件进行无损伤检测,可准确判断起重设备的故障、损伤以及裂痕。通常情况下对起重设备安装在电梯井中,为对其进行固定处理部分构件节点会进行焊接处理,长期运行或发生腐蚀问题,容易造成缝隙内部结构出现松动,此时借助射线方式完成无损伤检测工作,这是工作过程的重点内容,本段文字分为三类进行总结。第一成像,所谓照相顾名思义,是利用射线的高穿透力进行内部勘测,检测设备内部有动态成像装置,变检测边成像,工作人员无需进行后期工作,检测过程可同步观察成像图片,即可完成工作。第二层析,对接缝进行检测工作时,因构件壁厚不同缝隙深度有所不同,此时利用层析法分析故障,可查明时候存在缝隙损伤。对于金属分析长期处于运行状态,容易出现的细小裂缝,可使用层析法进行检测,方法步骤与上述部分相同,先对零件进行射线成像工作,对裂缝部分进行层析数据分析,再次通过成像提供数据,此时根据数据可清晰掌握缝隙宽度等数据。

结束语

通过对起重机检验技术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起重机的故障和风险,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并应用智能化技术来提升其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这对于保障起重机的正常运行、减少事故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起重机检验技术的创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工程施工和物流运输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胜.电梯起重机械检验相关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04(02):102-103.

[2]奚云峰.对电梯起重机械检验工艺技术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19,08(06):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