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围手术期护理对剖宫产手术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1
/ 2

产妇围手术期护理对剖宫产手术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储小姣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例产妇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100例剖宫产产妇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后,产妇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发生,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8%。结论通过对剖宫产的产妇实施围术期护理,减轻了产妇的心理压力,消除了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了产后身体的恢复速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目前,剖宫产手术已经成为临床上解决难产的分娩方式。随着医疗技术、设备的不断提高,临床手术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产妇愿意接受剖宫产进行分娩,因此剖宫产的概率也逐年增加[1]。在对应实施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对产妇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临床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产妇中,最大年龄为40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27.2±1.8)岁产妇孕周期为36周—41周,平均孕周为(38.6±1.8)周;属于第一次生产是有56例,有过生产经验的有44例,所有产妇均符合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

第一,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产妇在分娩前多半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绪,特别是对剖宫产麻醉的安全性和对胎儿健康或生命的影响等通过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产妇缓解不良心理情绪。在术前对产妇讲解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和相关注意事项,让产妇树立足够的信心面对手术。同时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使产妇对剖宫产基本知识、手术效果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降低产妇接受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紧张、焦虑等心理。第二,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所有产妇在进行手术之前均经常规检查如血、尿、血压、呼吸等,告知产妇手术前禁食禁水,做好备皮,术前分钟放置尿管[2]

1.2.2术中护理

第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手术前再次认真检查所要使用的手术器械,再次进行消毒胺照无菌操作严格执行肪止发生感染。将手术室的温度调到22度左右,使产妇处在温暖的手术环境下,并备好相关抢救设备。手术过程中陪在产妇身旁,用鼓励温和的语气与产妇进行简单交谈,并指导产妇运用深呼吸减轻疼痛。第二,新生儿护理。当新生儿顺利娩出后,应及时将婴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当婴儿发出啼哭后停止,并擦净婴儿身上血迹。及时向产妇告知婴儿的性别和健康状况,并在第一时间让产妇看到自己的婴儿,母婴进行颜面部皮肤接触使产妇放心[3]

1.2.3术后护理

第一,加强对产妇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加强对产妇进行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等进行常规检测。同时加强对术后用药情况及用药通路的通畅性进行密切观察。第二,加强疼痛护理。术后,子宫会产生收缩反应,手术的伤口会随着产妇的子宫收缩发生变化使得产妇产生较强的疼痛感,可通过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走动来缓释疼痛,对于疼痛难忍的产妇可口服止疼药物缓释疼痛。严密观察产妇手术切口红肿或渗血的情况,生后三天更换伤口敷料。第三,加强管道护理。严密观察产妇的输液管和尿管,确保各管道液体的畅通。每天按时记录好尿管中的颜色和尿量,如果产妇尿量少的,应及时告诉医生。做好产妇日常的尿道口护理加果产妇术后恢复良好的,可在术后24小时后拔尿管。第四,加强对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护理。产妇生产结束后需要在床上仰卧一段时间,护理人员应隔2h帮助产妇翻身并轮流左右交替侧卧这样能促进肠胃蠕动,减少压疮并发症的概率。通常手术后会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同时要正确指导纯母乳喂养,杜绝发生乳胀及乳头歇裂。关注产妇的恶露量、气味和颜色,保证会阴干净清洁,及时帮助产妇更换内裤预防感染[4]

1.3疗效评定标准

记录产妇术后的恢复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评价,100分制。其中非常满意为90分以上,基本满意,70分-90分,不满意,70分以下。

2结果

所有产妇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之后,产妇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8%,其中有95例产妇表示非常满意,有3例产妇表示基本满意,有2例产妇不满意。对所有产妇进行术后半年随访,并发症发生概率为0。

3讨论

3.1围术期护理方面

医疗技术和护理质量的逐渐提高,虽然剖宫产是解决高危妊娠或难产的有效方法,但剖宫产手术产生的创面比较大,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多,因此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意义重大。在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缓释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并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术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降低感染发生概率,并对新生儿做好护理。术后,加强对产妇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各项常规检测,加强疼痛护理、管道护理和加强对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护理,从全面系统的角度观察产妇的各项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5]。本研究中,所有产妇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之后,产妇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8%,术后回访,并发症发生概率为0。综上所述,通过对剖宫产的产妇实施围术期护理,减轻了产妇的心理压力,消除了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了产后身体的恢复速认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3.2围术期问题及相应护理干预

第一,恐惧和焦虑 由于担心手术会出现麻醉意外、麻药对胎儿智力影响、害怕手术疼痛,孕妇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虽为择期手术,仍然会伴有较为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感。术前进行健康宣教,消除孕妇顾虑。主要介绍手术室环境,交待术前注意事项,说明有关麻醉、手术的方法和安全性,讲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产妇对麻醉和手术有初步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

第二,寒战。在手术中由于热能丢失和冷刺激,孕产妇可出现寒战。手术室室温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40%~60%;同时,寒冷天气浸泡应用温盐水,冲洗液、静脉输入液可适当加温,缩短手术时间,严密观察四肢末梢的温度。术毕及时盖被保暖减轻寒冷的刺激。

第三,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台上医生和护士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要求术者熟练手术步骤,动作要轻柔、准确、敏捷,关腹前检查要认真细致,器械、材料清点准确无误,避免术中出血、腹腔脏器的损伤、胎头损伤及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中尽量减少手术室噪音,保持环境安静,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与产妇交流,关注产妇感受。

第四,疼痛:一般术后24h内麻醉作用消失后,产妇会出现疼痛,严重的疼痛对直接影响产妇的产后恢复。疼痛可分为子宫收缩痛、切口痛和其他疼痛。子宫收缩痛,可帮助产妇放松情绪,缓解疼痛。静脉输注缩宫素时告知产妇药物的作用,让产妇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且根据产妇对药物的敏感度调节输液的速度。如果宫缩好,阴道流血不多,可根据情况停用催产素。切口痛,可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帮助缓解疼痛;其他疼痛,可配合按摩或改变体位缓解疼痛

第五,低血压:术后发生低血压。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阴道流血的色、量、及性质,腹部放置沙袋,加快输液速度,迅速扩张血容量,恢复正常血压第六,乳房胀痛 与乳汁淤积有关。由于体位受限,切口疼痛,使产妇对母乳喂养产生畏惧情绪,不及时哺乳,乳汁淤积,乳腺管不畅引起乳房胀痛,甚至体温超过38.5℃。术后积极进行母乳喂养宣传、指导,术毕回房后半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并早吸吮,讲解母乳喂养相关技巧,并帮助产妇完成第一次哺乳。

参考文献

[1] 杨玉彬.浅谈循证护理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 2013, 11(012):25-26.

[2] 杨玉彬.浅谈循证护理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3(012):011.

[3] 陈建华,李华喜,武秀娟.循证护理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4] 辜良慧,张丽,胡璨.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前列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 2021年16期, 210页, 2021.

[5] 吕清.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心理医生, 2019, 25(002):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