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1
/ 2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

李庆德,秦悦通讯作者,阳桂芬,罗兴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  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分析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成效。方法  筛选92例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医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以随机法划分别46例的两组,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与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评测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以及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与胃肠功能恢复时长较对照组更短,而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H、FSH与E2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通过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术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促进手术效果的提升,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临床疗效

子宫肌瘤是子宫的肌细胞和肌纤维等形成,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仍需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为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病情的复发,选择科学的手术方案非常的重要。本次通过将9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案例,评估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术在治疗方面的优势,统计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92例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子宫肌瘤患者为案例,以随机法划分别46例的两组,观察组的年龄为25~47岁,平均(34.67±4.95)岁,肿瘤直径为4~11cm,平均(6.12±1.75)cm。对照组的年龄为26~48岁,平均(34.72±4.87)岁,肿瘤直径为4~12cm,平均(6.16±1.69)cm,资料经SPSS中证实(P>0.05)。

1.2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子宫肌瘤的相关指征;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排除遭受严重躯体外伤的;排除合并妇科癌症的;排除手术治疗禁忌的;排除半途转院的。

1.3方法

对照组予以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让患者维持头低足高的膀胱截石位,消毒后实施全麻,做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后将通过手术器械剔除肿瘤,后续做好止血处理,关闭气腹后予以缝合。

观察组予以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术治疗治疗。在置入腹腔镜后,配合举宫器将子宫偏向单侧,沿子宫峡部双侧剪开阔韧带前叶剪开,分离腹膜与子宫动脉,运用钛夹夹闭子宫动脉主干部位,子宫肌瘤剔除术操作如同上述对照组。

1.4观察指标

以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与胃肠功能恢复时长进行临床指标的比对。

以LH、FSH与E2水平进行激素水平的比对。

1.5统计学计算

借助SPSS25.0工具计算统计,数据形式分别为(±s)与(%),检验方式分别为tx2,以EXCEL2016整合结果,最后P<0.05证明差异较大。

2 结果

2.1临床指标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与胃肠功能恢复时长较对照组更短,而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差异(P<0.05),具体见表1。

1临床指标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长(min)

术中出血量(mL)

胃肠功能恢复时长(h)

观察组

46

60.24±8.56

55.40±10.31

18.17±3.15

对照组

46

74.48±9.34

87.26±12.15

32.99±5.74

x2

7.623

13.561

15.352

P

0.000

0.000

0.000

2.2激素水平

观察组治疗后的LH、FSH与E2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具体见表2。

2激素水平

组别

例数

LH(U/L)

FSH(U/L)

E2(pmol/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6

6.47±1.19

7.21±1.32

5.42±1.23

6.37±1.53

80.37±6.16

76.53±5.27

对照组

46

6.58±1.24

7.34±1.40

5.29±1.30

6.42±1.58

80.29±6.22

77.17±5.41

t

0.434

0.458

0.493

0.154

0.062

0.575

P

0.665

0.648

0.624

0.878

0.951

0.567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属于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器肿瘤之一,由子宫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1]。子宫肌瘤的病因通常有遗传因素、生理因素、激素水平改变等原因,同时还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2]。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需要根据子宫肌瘤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而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3]。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者要求保留子宫,在保留子宫的基础上,将子宫肌瘤从子宫剔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4]。而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术,相比于单独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显著提升子宫肌瘤的肌瘤效果,从而有效避免病情的复发,对于提高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5]

在对数据参数分析后发现,观察组的手术时长与胃肠功能恢复时长进一步缩短,而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

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LH、FSH与E2水平无差异(P>0.05)。分析证实,研究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中,经过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术治疗获得了更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通过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剔除术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促进手术效果的提升,且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沈燕, 沈冰燕.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 18(19):2830-2833.

[2]周欣, 郑佳玉, 姚瑞雪,等.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21):117-120.

[3]杨淑萍.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生育状况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 47(3):346-348.

[4]王芳. 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8):117.

[5]陈光, 陈钢, 王佩红,等.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术后并发症及生育的影响[J]. 临床误诊误治, 2020, 33(8):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