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科——小儿肌张力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1
/ 1

儿童保健科——小儿肌张力高

金玉琴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达州 635000 

许多家长在带宝宝体检时,都会被儿保科医生告知为肌张力高,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家长会变得十分疑惑与紧张,到处求医,更有甚者会听信偏方,从而影响宝宝健康。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儿肌张力高常见知识进行一一科普,以期家长能够正确认识该疾病,面对疾病时做到合理应对。

一、什么是肌张力高?

肌张力是指肌肉在清醒和放松状态下时的紧张程度,肌张力高则是指一个人的身体肌肉收缩过强,导致身体难以弯曲和正常活动,上肢具体表现如下:指内收,手握拳, 前臂内旋后,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收或后伸等;下肢具体表现如下:内收内旋,尖足,足内翻、外翻,膝关节伸展、外展受限,下肢伸直叉脚,剪刀步态等;躯干具体表现如下:打挺、角弓反张、拉坐易站起、 竖抱、 拉坐时头后仰等。

二、小儿肌张力高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①生理因素。如果小孩处于恐惧、紧张、哭闹的状态,哭闹会导致肌张力高,这是暂时的,家长需要及时安慰小孩,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情绪稳定后会恢复正常。

②病理性因素。脑炎:病毒或细菌侵入神经系统,可能会引发脑炎,使神经系统受感染,导致小孩肌张力高;颅内压增高:外伤、脑部感染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后可能会压迫脑干,导致小孩肌张力高;先天性发育异常:由于分娩时产程过长,可能会出现脑部缺血和缺氧症状,引起肌张力增高。

三、如何判断小儿肌张力高?

①症状。肌张力高会导致肌肉僵硬,甚至导致肢体运动障碍,如剪刀步态、手足徐动等。在婴幼儿中,肌张力高会导致肌肉僵硬,表现为手会握得很牢,紧紧握拳、拇指内扣,但需排除新生儿及情绪紧张的儿童,如果儿童到一定年龄后经常拇指内扣,牵拉他的手时感觉非常紧张、抵抗,甚至为其穿衣时袖管很难塞进去,为肌张力高的表现。

②触摸。在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肌张力是柔软的,如果孩子的肌张力高,则肌肉会较硬,若触摸孩子的肌肉时,可以明显感觉到硬度增加,且肌肉僵硬,手脚的活动明显受限,则可初步判断为肌张力高。

③运动。家长在进行检查时,还可以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肌张力是正常的,如果孩子的肌张力高,则肌肉会较软,并伴有双手处于握拳状态,或者处于头部后仰状态,无法完成正常的头部前伸动作等异常表现。

④关节活动状态。让孩子尽量放松肌肉,保持松弛的状态,然后医生双手握住孩子的肢体,通过活动孩子的关节,进行不同速度、不同幅度和方向的伸、屈、旋转等动作,判断是否有孩子肌张力高。如果关节活动受到了明显的阻力时,一般可以判断孩子肌张力高。

⑤相关检查。肌张力高可以通过相关检查来确定,如肌电图检查,该项检查可以评估小儿肌肉肌力的变化,也可以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可以评估神经系统的状况。此外,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也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检查孩子身体内部肌肉以及神经的发育状况,判断孩子肌肉张力是否过高。

四、如何治疗小儿肌张力高?

①运动。运动疗法是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采用主动、被动运动,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旨在改善运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能力,减轻异常运动模式。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肌肉的能力相对较差,可能会导致小儿肌张力高,这种情况建议运动改善,适当提高运动量,可以跑步或游泳,来加强四肢训练,以便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②药物。小儿肌张力高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如脑炎。由于小儿抵抗力较差,受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引发脑炎,导致肌张力高。因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维生素B2注射液、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治疗小儿肌张力高。

③按摩。适当按摩肌肉,不仅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还能改善小儿肌张力高的情况。

④感觉统合治疗。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是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方法包括爬行、旋转和游戏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