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胡斌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430300

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截取的研究时间是2021年11月~2022年11月,研究对象为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安全有效,可以促使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

关键词阿斯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脑梗塞有效性

引言:脑梗塞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征,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当前,尚未明确脑梗塞发病机制,多与脑供血障碍所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有关,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合并慢性病的老年群体,患病后,多有认知、语言、行为障碍表现,预后较差,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当前,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如阿斯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1]。基于此,本文于本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分组,观察组(n=40),男性/女性:22例/18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82(65.49±3.26)岁。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21例男性和19例女性,年龄区间为52~80(66.33±3.24)岁。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脑梗塞者;②临床资料信息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对上述药物过敏者;②有凝血功能障碍者。上述研究人员的有关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课题取得了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用阿司匹林(邯郸滏荣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363)治疗,每次口服0.1g,3次/d。

观察组患者在阿司匹林用药同时,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lndustrie,国药准字J20180029),每次口服75mg的硫酸氢氯吡格雷,3次/d。上述两组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1)评价治疗效果;(2)观察用药不良反应;(3)用NIHSS评分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数越高,说明缺损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25(62.50)

13(32.50)

2(5.00)

38(95.00)

对照组

40

20(50.00)

12(30.00)

8(20.00)

32(80.00)

χ2

5.022

P

<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后,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更少,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n

恶心

呕吐

腹痛

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1(2.50)

0(0.00)

2(5.00)

对照组

40

1(2.50)

1(2.50)

2(5.00)

4(10.00)

χ2

4.543

P

<0.05

2.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比对照组更好(P<0.05);见表3:

3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0

15.67±0.21

9.21±0.11

对照组

40

15.68±0.22

12.91±0.38

t

4.345

3.098

P

<0.05

<0.05

3 讨论

    脑梗塞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攀升,发病部位多在大脑前、大脑中大脑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等,发病时,有呕吐、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症状表现,损害了患者身体健康,给日常生活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现阶段,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硫酸氢氯吡格雷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以治疗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阿司匹林有镇痛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来发挥镇痛功能;同时,阿司匹林抗炎效果好,能过抑制溶酶体酶释放;此外,阿司匹林有解热作用,能够扩张血管,抑制学校本的聚集[2]。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能够增强疗效,对病情控制和预后改善有促进作用。

脑梗塞患者主观症状表现有头痛、头晕、眩晕、恶心、呕吐等,治疗原则以改善脑缺血区血液循环、促使神经功能恢复为主,阿司匹林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很有效,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的作用。药代动力学显示,口服阿司匹林后,很快在胃内吸收,能够在1~2小时内达到血药浓度额峰值,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同时服用,吸收较快。同时,阿司匹林的半衰期长,在15~20小时,最红可经由肝脏代谢。硫酸氢氯吡格雷是腺苷二磷酸受体拮抗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能够阻止血小板受体与二磷酸腺苷的结合,可以抑制继发性糖蛋白复合物活性,进而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阿司匹林同服,不会改变氯吡格雷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够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进而发挥药物功效。进一步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无腹痛患者,分别有1例恶心、1例呕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再次说明联合用药是安全的,能够减少用药副反应,有利于提升疗效。

脑梗塞发病快,往往是突然起病,预后较差,多在脑梗塞后,有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表现等,生活质量很受影响。治疗脑梗塞期间,常用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镇痛、抗炎效果显著,有抑制血小板凝结的作用,也可以用于对抗关节炎、风湿疾病。硫酸氢氯吡格雷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以改善心脑动脉循环障碍表现,将硫酸氢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结合应用,能够充分发挥药物协同作用,从而增强功效。本文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9.21±0.11),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数据结果表明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能够改善和恢复神经功能,患者预后更理想。本文研究成果,证实了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安全有效,可以促使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

参考文献:

[1]刘运麟.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4):442.

[2]杜红旗.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9):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