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浅析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张硕

身份证号码:130682198407030037

摘要:遥感技术是国土资源调查管理的重要手段,基于电磁波信号进行土地利用信息的综合分析,实现对土地资源变化情况的动态监测。本文简要概述了遥感技术及其关键参数,围绕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地质环境调查与灾害监测、矿产资源调查评估三个层面,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遥感技术;土地资源调查;地质灾害监测

引言:遥感技术以涵盖丰富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通过针对地表事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分布规律进行全面记录,为地物资源的空间定位、成分判断、趋势评估与动态监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中,有助于加快国土资源调查工作进程,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1遥感技术及其关键参数概述

1.1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一门横跨空间、地学、电子、光学与计算机通信等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与技术被共同列为技术。遥感技术主要利用搭载在外层空间的传感器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电磁波信号,经由扫描、摄影、传输、处理后生成空间数据,用于实现对地表地物及现象的远距离识别与监测。当前我国应用于陆地成像方面的遥感技术包含等,应用于气象观测领域包括等,应用于海洋观测方面有[1]

1.2关键参数

1.2.1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主要指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分辨的最小单元,即遥感图像上能够分辨地面目标细节的指标。当前全世界范围内空间分辨率最高的卫星为美国的,其空间分辨率为;我国空间分辨率最高的卫星为高景一号,空间分辨率可达

1.2.2时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是指对同一区域进行相邻两次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及时间频率,通常气象卫星的时间分辨率要显著优于海洋卫星与陆地卫星,其重访周期为,而陆地观察卫星的重复观测时间差则约为

1.2.3光谱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收到地面物体辐射的光谱时所能识别出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通常多光谱卫星的光谱分辨率精度要显著优于全色波普卫星,当光谱分辨率突破数量级时即可获得高光谱数据,例如日本的高光谱卫星便在地质找矿、农业病害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探讨

2.1土地资源调查监测

基于遥感技术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具有信息量丰富、获取周期短、多光谱等特质,将其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监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环节:

2.1.1影像数据获取

在信息识别提取前,需先获取到被调查地区的遥感正射影像并完成图像处理。我国在开展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时便采用正射影像,其分辨率可控制在以内,影像涵盖的时间跨度约为一年零两个月,将不同地区影像数据汇总后呈交至省厅,并统一汇交至国家。例如在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提出更高精度要求的情况下,宜采用分辨率优于的遥感正射影像数据,实现对城镇内部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倘若采用分辨率为的影像数据仍无法实现村镇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全覆盖时,可采用分辨率为的影像数据进行补充。

2.1.2信息提取与调查地图制作

将正射影像图与全国土地资源库调查数据进行整合,完成地类判读工作,标注出相应属性、勾绘图斑边界,以此完成调查图斑底图的绘制,其中便涵盖土地资源库地类与高分辨率影像地物特征不一致的图斑。在此基础上,依次完成各地行政界限接边、涂层制作与属性编辑,为内外业调查工作提供数据库。基于不一致图斑开展内外业调查,其中内业主要负责预判图斑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外业则用于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完成图斑编号、地类编码、权属单位等属性信息的编辑,实现对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2]

2.2地质环境调查与灾害监测

基于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环境调查与灾害预测,主要通过针对遥感信息进行解译操作,获取到区域范围内现已出现的地质灾害点与地质隐患点,掌握相应点位的分布状态、数量规模,并预测其具体成因与未来发展趋势,同时还可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定量化处理,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提供重要支持。例如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地震灾害监测中,通过提取活动性线性结构、环形构造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掌握地面断裂、位移等具体地貌情况,获取直观影像画面,判断构造规模、地质活动情况,还可实现对余震危害性、灾害造成损失情况的预测与评估,选取多个时间段的遥感资料进行比对后,可有效规划出有可能出现震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不稳定地段,为防灾救灾工作提供重要信息支持。以2016年我国南方某省的洪水灾害为例,该省内某一乡镇于7月发生溃堤事故,该省国土资源厅采用卫星遥感与雷达数据进行应急监测,选取该乡镇在洪水淹没前后的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对比,从中提取出淹没区域的具体范围数据,为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信息数据。

2.3矿产资源调查评估

将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矿产资源调查勘探领域,主要利用搭载在航空平台上的成像光谱仪采集不同类型地物的光谱特性信息,形成图谱合一数据,为矿物资源勘察与开采提供重要信息。我国于

世纪末开始广泛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监测,能够获取到监测范围内的矿种开采位置、废弃物分布状态,为执法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信息。同时,近年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普遍将应用于地质工作中,可实现对高光谱定量物质组成情况的有效鉴别,基于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进一步推进地表岩石、矿物识别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自年至今已陆续完成对个省会与自治区、个重点矿区的矿产信息调查工作,土地调查监测范围突破,可实现对开采区域分布状态的统一管理,明确定位不同矿物资源所处的具体区位,为矿物资源的系统调查与合理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4应用前景展望

2.4.1遥感技术的创新应用

现阶段遥感技术与互联网、等技术连接的紧密程度正逐渐加深,例如某省现已开发了“天地图互联网服务”业务,基于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卫星影像数据、航空影像数据与地面街景数据的系统化集成,在现有卫星遥感影像的基础上涵盖万余条地名地址信息、大类专题数据等,并引入地球、百度地图等成熟应用软件完善服务链条,借助公共地图应用的形式向大众提供服务。

2.4.2遥感技术的改进优化

首先在数据采集成功率方面,当前我国多数省市在卫星过境时,诸如云、雾、霾等天气将严重阻碍到光学数据的采集工作,对此还需注重引入雷达数据、航空摄影、地面采集等方式进行辅助支持,或采用众包方式进行数据补充;其次是在信息识别速度方面,应充分运用自动识别技术定位变化区域,配合人工勾绘方式进行空间信息的更新,逐步解决信息自动识别难题,提高信息识别效率;最后是在卫星基础设施方面,当前我国卫星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较少涉及到土地资源管理层面,对此还应以省级为单位推动卫星基础设施的着力建设,研发微小卫星观测等技术,并吸纳民营资本为卫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为航空、地面多层次监测工作提供支持,配合微波、红外等多遥感波段实现对地质变化情况的不间断观测,更好地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深化社会、经济等综合价值[3]

结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掌握我国土地利用状况、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还应围绕数据采集成功率、信息识别速度、卫星基础设施建设等层面予以优化,拓宽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应急监测、天地图互联网服务领域的应用范畴,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实效。

参考文献:

[1]李秋凤.遥感技术及在城市国土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53.

[2]刘科尧,李东,程越,等.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资源规划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