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排涝泵站建设期的工程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水利排涝泵站建设期的工程质量管理

刁丽娟  

武汉众江源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水利工程中,排涝泵站建设越来越多。排涝泵站在城市排水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泵站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管道堵塞、基础渗漏、水泵故障、水位计故障等问题。本文就水利排涝泵站建设期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排涝泵站;质量管理

引言

泵站前池水质对河道水质有直接影响。同时,在合流制地区或存在雨污混接的分流制地区,由于雨水和污水不能完全分开,造成污染程度较高的雨污混合污水进入泵站前池、排入受纳水体,导致城市水体“下雨就黑”、“下雨就超标”,尤其是氨氮、溶解氧等指标,为城市水体中水质考核断面稳定达标及汛期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掌握排涝泵站前池水质与降雨特征的响应规律,对制定兼顾水安全与水环境平衡的泵站排水管理方案有重要意义。

1基础渗漏

泵站基础渗漏可能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例如加剧土层沉降、结构损坏和影响设备寿命等。在处理泵站基础渗漏问题时,先要分析造成渗漏的原因,再制订相应的处理方案。具体做法如下:(1)探寻渗漏原因。泵站基础渗漏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地下水位变化、土层具有渗透性、设计与施工不合理、基础沉降和结构老化五大类。当地下水位上升或泵站处于高水位区域时,水压力较大,可能导致地下水渗入地基中,从而引起渗漏问题。如果地基土层本身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如沙质土或多孔介质,在地基处理不当的情况下,也会使泵站基础出现渗漏。不合理的基础设计或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基础受到不均匀载荷而出现不均匀沉降,也可能导致泵站基础渗漏。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泵站基础结构可能由于老化、磨损或物理破损而出现裂缝、孔洞等问题,从而使水能够渗透进入泵站基础。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是可能导致泵站基础渗漏的常见原因,具体原因可能因地理条件、现场环境和工程设计等因素而不同。因此,在进行基础渗漏原因分析时,需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水文地质分析和工程评估,并结合合适的检测手段和设备进行综合探查。(2)处理方法的选择。在确定基础渗漏原因之后,再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方法。常用的基础渗漏处理方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加固基础,使泵站基础变得稳定牢固;另一种是使用防渗材料对基础进行处理。(3)设计优化。在进行基础加固或使用防渗材料对基础进行防渗处理时,可能需要对基础局部重新做协调处理。此时,考虑的不仅是解决渗漏问题,还必须关注新设备的布局是否有空间冲突,确保其便于安装、操作和维护。(4)风险评估。技术可行的处理方法可能还会伴随投入成本高、施工难度大、操作风险高、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在实施处理方案前,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处理方案的可行性。

2标准化管理流程

管理流程的标准化能够有效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和疏漏。排涝泵站的操作人员需熟悉以下操作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规定进行运行管理。(1)建立定期维护计划,并明确维护的频率和内容。(2)根据水泵的类型、规格和工作环境,制订具体的维护计划(包括常规维护、预防性维护和紧急维修等内容)。(3)按照维护计划,对水泵、电机、控制系统等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外观、电气连接、密封性、润滑油、滤清器等。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包括发现的问题、处理措施和维修情况。(4)按照规定的润滑方式和周期,对水泵轴承、齿轮传动等部位进行定期润滑。(5)建立故障管理流程,包括故障报告、记录和处理。另外,还需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技术人员的维护水平和管理能力。

3加强组织管理

1)加强组织管理工作,不断深化泵站管理机制体制改革。根据泵站职能及实际运行情况,对照批复的泵站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合理设置岗位和配置人员;足额落实“两费”,并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经费,积极争取各级水利发展、涉农、融湾振兴等项目资金支持;推行管养分离和竞聘上岗制度等,建立健全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泵站管理体制。2)梳理制度,查漏补缺。根据工程管理需要,修订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泵站管理制度体系,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管人管事,对关键岗位制度上墙明示。在日常管理中开展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促进制度的贯彻落实,确保体制机制完善,责任落实到位,制度执行有力。3)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泵站人员结构。制定完善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严格落实培训上岗制,特殊岗位持证上岗。同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鼓励泵站管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并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通过竞聘上岗,逐步实行将管理绩效与工资挂钩,充分调动泵站职工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泵站管理水平与能力。4)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地制宜推行水文化建设。努力挖掘泵站的时代背景、人文历史以及地方民风民俗等,应积极创建水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打造泵站科普基地,加强宣传和引导,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引领示范作用。5)重视水环境保护,提升泵站内外形象。加强泵站管理范围内水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站内绿化程度;保持管理区域整洁,环境优美;保持管理用房及配套设施完善,外观形象好。

4混凝土裂缝、渗漏的预防与控制

施工区气温高、蒸发量较大。在秋、冬季施工,对混凝土养护和裂缝预防不利。工程的穿堤箱涵基础、前池挡墙基础底板、泵房底板等部位混凝土属大板块体积混凝土,而箱涵墩墙的外露面积大。对这些部位的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参考我公司以往工程及一系列水电站工程在裂缝控制方面所取得经验和成果,为预防、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工程中,采取以下温控和保护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时,除常规项目外,加做水泥水化热、混凝土干缩、混凝土温升等项目的试验,从中选定最优配合比。采用高堆料、砂石系统采取遮阳棚,减少日照对骨料温度的影响。采取掺用粉煤灰、高效减水剂技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在箱涵墙壁混凝土、箱涵顶板混凝土和泵房水下墙混凝土中掺用8%~12%UEA混凝土膨胀剂,补偿混凝土收缩,防止、减少混凝土开裂。掺粉煤灰、高效减水剂技术是较常用的施工方法。掺UEA混凝土膨胀剂是有效的防裂防渗对策。UEA混凝土膨胀剂能有效地补偿混凝土干缩,起到抗裂防渗作用,对抗裂防渗起了决定性作用。

5强化经济管理

1)建立健全泵站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制度,确保泵站人员经费、项目建设和维修养护等经费足额落实,经费使用符合相关规定,从制度上杜绝违法违纪行为。2)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落实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各种社会保险,确保人员薪资待遇符合本地工资标准。

结语

对排涝泵站故障处理重难点进行系统分析是保障排水安全、节约成本、优化系统效率和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需求,对于保障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总而言之,在城市排涝泵站建设和运行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郑海峰,刘凡明.简析临潼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的施工与管理[J].陕西水利,2013(04):50-51.

[3]吕莉,李国朵,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中施工管理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4(03):275-277.

[4]赵克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管理策略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5):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