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鼻息肉手术患者采取个体护理干预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9
/ 2

分析鼻息肉手术患者采取个体护理干预的效果

李秋荣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护理应用在鼻息肉手术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本院进行鼻息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总共30例,通过手术前后时间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个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息肉手术患者应用个体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提高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应用。

【关键词】:鼻息肉手术;个体护理;应用效果

鼻息肉是耳鼻喉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于鼻窦、中鼻甲以及上颌窦等位置,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分泌物增多、打鼾,甚至会出现呼吸障碍以及嗅觉障碍等[1]。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对鼻内其他组织造成影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身心都造成严重的影响。现阶段对应鼻息肉临床上主要采取的是鼻内镜手术治疗,该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可以促使患者的鼻腔功能得到恢复,然而部分患者由于在手术前会出现担忧、恐惧等负面情绪,甚至不愿意接受治疗,故而依从性较低,对患者术后恢复以及效果造成不良影响[2]。为此,对进行鼻息肉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安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将针对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30例鼻息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个体护理应用在鼻息肉手术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本院进行鼻息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总共30例,通过手术前后时间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个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36.2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37.86岁。资料比较后无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手术标准;患者并无精神障碍,可以和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

排除标准:患者伴有其他器质性病变;患者无法和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不予以配合。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行常规护理,手术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及过程,术后要严格遵照医嘱,并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必要时进行健康教育。

观察组:该组行个体化护理,如下:

1)患者入院前分析基本资料,了解患者个人喜好、家庭住址等内容,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以及个人喜好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2)形成良好护患关系:首先,要委派专门的护理人员接待患者,并在门口迎接,明确患者个人身份后要对患者进行接待。一名护理人员负责与患者进行交流,另一名护理人员则与患者进行沟通。从不同角度去对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情绪进行了解。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语气,尽量语言柔和。若患者由于年龄较大或疾病因素导致听力障碍,则需要放慢语气,适当提高说话音量,保证所有的沟通内容都可以准确的传达。登记个人信息时尽量要在10min内完成,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完成信息登记后为患者发放生活用品,引导患者熟悉病房以及医院环境,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3)心理护理:明确手术日期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而后询问患者对疾病是否了解,以及患者既往史等。交流时需要时刻关注患者情绪变化以及自我调节能力。最后结合评估内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通过心理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此外,开展心理护理时要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如对于存在担忧心理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担忧治疗费用以及预后效果,对该类患者需要为其介绍鼻息肉内镜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效果,而对于担心治疗费用的患者则可以将明细费用直接说明,告知患者检查的作用以及价值。对于出现焦虑、恐惧情绪的患者,主要由于对手术具有盲目未知性,故而可以进一步的讲解手术过程,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4)健康教育护理:为患者详细的讲解关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以及护理方式等,讲解过程中可以采取多元化方式进行,如年龄较大的患者采取播放视频的形式,帮助患者认识鼻息肉;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则可以直接进行口头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强化患者认知,同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性: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完全遵照医嘱进行用药治疗。部分依从:虽可以听从医护人员安排,但不能完全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不依从:不能遵照医嘱、不配合护理人员。②比较患者SDS、SAS评分。③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四个部分,每个部分100分,分数高说明生活质量高。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数据用t与卡方分别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比较患者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比较患者依从性{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基本依从

不依从

治疗依从性

对照组

15

6(40)

4(26.66)

5(33.33)

76.66

观察组

15

8(53.33)

6(40)

1(6.66)

93.33

X2

6.521

P

0.037

2.2比较患者SDS、SAS评分

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比较患者SDS、SAS评分(,分)

组别

例数

SDS

SAS

对照组

15

50.433.16

51.543.87

观察组

15

31.042.96

30.542.18

t

6.502

9.361

p

0.0000

0.0000

2.3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

社会功能

对照组

15

86.544.03

81.954.76

81.015.49

86.344.26

观察组

15

95.765.14

92.275.09

93.544.23

92.065.96

t

7.851

11.634

15.105

4.02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 讨论

鼻息肉手术作为微创手术治疗方式之一,在治疗鼻息肉方面具有较高的效果以及临床有效率,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嗅觉功能,还可减少患者术后鼻腔中的分泌物量,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由于患者受到传统手术的认知影响,认为手术具有明显的创伤性,加之病灶在头部区域,故而患者在手术前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状态,这种情绪会对术后效果造成一定影响,且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3-4]。故而在手术前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但常规护理模式无法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展开护理,总体而言护理效果差强人意。个体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通过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健康护理等,让患者认识鼻息肉的同时,可以促使患者对手术流程以及术后护理有初步的了解,缓解患者未知状态下的恐惧感,再加以对应的心理护理,疏解患者心理负面情绪,促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并接受手术治疗[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个体护理后,该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也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鼻息肉手术患者应用个体护理后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同时,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形成良好心态,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翠婷,薛娜.研究认知护理运用在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患者中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3,38(03):198-201.

[2]田丽媛.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3,38(03):167-169+178.

[3]曾惠霞,郑晓薇.心理护理为主的系统护理模式对鼻息肉内镜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3):33-36.

[4]罗芳,李少红.临床护理路径在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围术期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6):129-131.

[5]戴春艳.分析心理护理对鼻内镜鼻息肉手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2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