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道路与桥梁路基路面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9
/ 2

谈谈道路与桥梁路基路面设计

李建

513022198810120934

四川中申华达公司

摘要:目前,道路与桥梁建设也在稳步发展。道路桥梁是公路交通中不可缺少的一类设施,其服务性能和整体质量对公路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讨论了道路与桥梁的路基路面设计问题。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路面;设计

引言

当前,我国道路与桥梁建设已取得较大进展。要想让我们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道路和桥梁的建设。然而,目前国内道路和桥梁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这些工程中,道路和桥梁的沉降量最大。因此,在道路进行路基和路面的施工前,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保证沉降路面的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道路与桥梁路基路面设计为后续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因此,在道路和桥梁建设中,如何有效地处理好道路和桥梁的沉降问题,对提高道路和桥梁建设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道路与桥梁路基工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一)路基的回弹系数和路基处理

首先,道路与桥梁施工时,根据土料类型、干湿性、密实度等因素,确定路桥路基回弹值;如果条件许可,则由计量单位公布路堤土层厚度系数。在没有相关数据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更高级的、公认的模型。在实际设计时,可先确定基础的标准回弹值,然后按干、湿回弹值增加或减少其值。在进行路基土回弹计算时,必须充分考虑路基土层的实际压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路基土回弹计算的准确性。

(二)道路与桥梁路基的设计

在进行路基设计时,综合路基的标高应设置为距路面中心线1米,即道路中央分隔带的距离,对于分离的路基,应设置为非机动车道的距离。公路和桥面两侧的路基,其弯度一般为2%-4%。填方路段边坡设计时,建议将护坡平台的倾角控制在3%以内,以提高其稳定性。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根据岩土性质,确定了斜坡的斜率。强风化岩的斜率一般为1:1~1.5,弱风化岩的斜率一般为1:0.3~0.5。当遇到陡峭的斜坡、陡峭的岩石以及超过30 m的深度时,必须采用专门的方法来设置斜坡。

(三)道路与桥梁路基的边坡治理和环境保护的设计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路堤的边坡形态不仅是公路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公路与周围环境和谐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路堤边坡型式的选择,不仅对路堤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环境保护和景观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坡面设计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遵循自然规律,经过多年的生态恢复,尽量使坡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不留一丝人类活动的痕迹。根据不同的坡体,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坡体形态和坡度分析。在开挖边坡的坡脚和坡顶上,排除过多的人类活动痕迹,采用与线路通过的自然地区地形地貌相协调的近似自然的弧形过渡。对于部分低填筑区及隧道进口填筑区,可采用缓坡或直接回填,并在此基础上植草、植树。这不但使堤坝与原来的地貌融为一体,并隐藏了填土的痕迹;同时,还应该在路边增加一片净地,在行车时形成一定的缓冲地带,使有过错的车辆在离开公路后,有一片可以安全返回的空间。

(四)道路与桥梁路基的排水处理

在道路和桥梁路基的排水设计中,一般采用 U形、浅碟形预制混凝土、梯形、矩形毛石排水沟等,在开挖侧沟时,一般采用无盖板矩形侧沟或盖板暗沟。本项目针对多雨区公路、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基于公路、排水管网等的山地边坡受淹面积的科学测算,以及降雨径流的预报研究。此外,还可以采用增设路涵、加大排水沟渠的宽度、增加排水沟渠的深度等方法,来及时地解决公路与桥梁路基的雨水冲刷问题,确保路基的安全与稳定。

二、道路与桥梁路面铺装

(一)铺装形式

在道路桥梁建设中,道路桥梁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两种类型是最常用的沥青路面,是指通过在道路与桥梁下层的矿物原料中添加沥青胶合材料,从而形成不同形式的路面,煤焦油、石油沥青路面是一种重要的沥青胶凝材料,柏油路的优点是非常平坦,而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

不同类型的道路标志,在不同的道路上使用不同的颜色,可以降低因标志不清晰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沥青路面以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高速公路、桥梁和城市道路中。20世纪20年代,我国公路和桥梁路面以水泥混凝土为主,只有几条城市高速公路和机场跑道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又称“硬化路面”,是由黄凝土作为其表面材料而形成的一种道路。水泥路面强度高、夜间行车方便、抗滑性好、维护成本低。

(二)道路与桥梁路面技术要求

在道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文、地质等。在对城市建筑进行设计时,应从城市的建设状况、材料的来源、维护状况、安全使用等方面加以考虑,以满足其功能性、经济性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应结合现场条件,选用适当的材料,便于施工,并在保证交通通畅及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进行。

三、道路桥梁路面设计

(一)沥青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首先,在选择材料时,应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结合,选择凝固力高,且性质较为稳定的材料;其次,在选择混合石时,要注意粗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同时要保证它们有一定的研磨效果,以免在施工时对路面造成损害。第三,在进行沥青混合料摊铺与压实施工的设计时,应根据施工需求,选用适当的摊铺设备,确定摊铺路线与摊铺次数,通常采用平衡梁方法,由于施工线路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摊铺的连续性,所以,摊铺线路不能中途改变。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周围的车辆能够正常通行,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半边”的方法,对接头部位进行了处理。

(二)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在具体的设计中,要计算出面层的设计厚度和宽度,并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交通量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公路混凝土铺设厚度的选择上,混凝土的厚度通常不小于18 cm,由于对承载力的要求,较宽的公路的设计厚度通常不小于20 cm,水泥混凝土的凝固周期通常为30 d,面层通常为硅酸盐水泥与小型砂石的混合,从而提高了公路的强度,水泥混凝土通常采用分块施工,防止裂缝,横向接缝有一定的间距,水泥混凝土施工面层单块长3m-4 m,中间间距为1-2 cm。

(三)确定路面结构的厚度及型式

在设计时,通过对所遇到问题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提升设计的检测指标。在进行交通量计算时,要根据城区公路沿线的交通状况,并对城区公路的车流状况进行分析,确定相应的累计等车轴。在对初步设计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铺装材料的类型和厚度进行了选择;通过对路基竖向压应力随加载次数变化规律的研究,实现了对车辙的控制;横向拉应力可以很好地反应沥青路面中是否有裂缝。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公路设计路段的温度、湿度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立道路与桥梁工程可持续路面结构的指标体系。

结语

道路与桥梁路基设计是公路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关系到城市的交通安全,也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道路和桥梁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为此,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道路与桥梁路基设计,才能有效地改善公路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公路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庆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设计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6):145-147.

[2]吴玲松.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设计要点分析[J].低碳世界,2021,11(08):184-185.

[3]叶松.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设计要点分析[J].现代盐化工,2021,48(04):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