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生化指标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准确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9
/ 2

咽部生化指标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准确性分析

王康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443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咽部生化指标对咽喉反流性疾病(LPR)的诊断准确性。方法: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集了100例临床怀疑为LPR的患者。采用对比法,比较咽部生化指标(如胃酸、金属蛋白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同时,对这些指标与标准检查方法(如24小时pH监测和喉镜检查)之间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在100例LPR患者中,咽部生化指标显示了明显的异常表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酸、金属蛋白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水平在LPR患者中均明显升高。与标准检查方法的结果相比,咽部生化指标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0%,准确性为75%。结论:结果表明,咽部生化指标在LPR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然而,尽管咽部生化指标可以提供有关LPR的重要信息,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仍然有待改进。

关键词:咽部生化指标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准确性分析

引言

咽喉反流性疾病(LPR)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呈现为胃酸和胆汁逆流至咽喉部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喉咙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和异物感。LPR的诊断对于合理治疗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检查方法如24小时pH监测和喉镜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并不能在临床上便捷地进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咽部生化指标在LPR的诊断中的应用。咽部生化指标可以通过测量咽部组织液中的特定物质水平来反映LPR的程度和活动性,从而辅助诊断判断。常见的咽部生化指标包括胃酸、金属蛋白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早期的研究显示,咽部生化指标在LPR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潜力。这些指标可以提供关于咽部组织内胃酸和其他消化液的生化反应程度的信息,从而评估LPR的病情和活动性。相比传统的检查方法,咽部生化指标具有操作简单、非侵入性等优点,使其在临床上具备极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咽部生化指标在LPR诊断中的准确性提供新的见解,并为临床上合理选择诊断手段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集了100例临床怀疑为LPR的患者。采用对比法,比较了咽部生化指标(如胃酸、金属蛋白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在LPR患者和对照组中的差异。同时,还对这些指标与标准检查方法(如24小时pH监测和喉镜检查)之间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观察组采取咽部生化指标在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咽部生化指标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用于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LPR)。其主要方法和过程如下:通常采集咽部组织液或咽拭子样本,并确保采集的样本充分代表咽部的生化情况。常见的咽部生化指标包括胃酸、金属蛋白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特定的实验方法进行测量,如酶活性检测、免疫测定等。正常范围内的指标水平一般表示咽部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而异常的指标水平可能提示存在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可能性。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例如,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传统的诊断方法如24小时pH监测和喉镜检查的结果都是诊断的重要参考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咽部生化指标的水平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医生可以做出准确的LPR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胃酸、金属蛋白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研究中,评估了咽部生化指标在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LPR)中的准确性。通过对比法,发现咽部生化指标的水平在LPR患者中明显异常,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胃酸、金属蛋白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水平在LPR患者中均显著升高。

与标准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咽部生化指标在诊断LPR方面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根据的数据分析,咽部生化指标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0%。准确性评价的结果显示,咽部生化指标在诊断LPR方面的准确性为75%。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胃酸、金属蛋白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水平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胃酸(单位:mg/L)

12.5±2.1

7.4±1.5

金属蛋白酶(单位:U/L)

38.2±6.3

20.4±4.8

脱氧核糖核酸酶(单位:U/mL)

45.7±7.9

24.6±5.2

3讨论

咽喉反流性疾病(LPR)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特征是胃酸和其他消化液逆流至咽喉部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病理变化。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不同,LPR主要涉及到咽喉的损害和炎症,而不是食管。LPR的常见症状包括喉咙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异物感、咽部痒感和咽部干燥等。这些症状是由胃酸和其他消化液对咽喉黏膜的刺激和损害所导致的。此外,LPR还可能引起咽后滴流、咳嗽和气管-支气管炎等相关并发症。LPR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异常、胃食管返流增加、咽鼓管功能障碍以及咽部黏膜屏障受损等因素有关。饮食习惯、体位、体重、吸烟、咳嗽、酗酒等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LPR的发病和病情。治疗LPR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和饮食的改变、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手术干预。生活方式方面,减少饮食中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戒烟和避免过度饮酒有助于减轻症状。药物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酸剂、黏液促进剂等,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和提高咽部黏膜屏障的保护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如合并咽齿悬雍垂下垂和括约肌功能障碍时,手术干预可能需要考虑。

通过本研究,发现咽部生化指标在LPR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对比分析显示,胃酸、金属蛋白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水平在LPR患者中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这些指标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于LPR的初步筛查和诊断。然而,尽管咽部生化指标在LPR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仍然有待改进。根据的数据分析,咽部生化指标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0%。这意味着在LPR患者中,约有30%的病例可能被误判为阴性,同时大约20%的健康个体可能被误判为阳性。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仍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是必要的,以完善咽部生化指标在LPR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长期随访等方法来验证和优化这些生化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还可以探索其他相关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等新的诊断手段,以提高LPR的早期诊断率和准确性。所以,咽喉反流性疾病是一种通过胃酸和其他消化液逆流至咽喉部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病理变化的疾病。准确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并预防可能的并发症。深入研究LPR的发病机制和优化诊治策略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结束语

总之,咽部生化指标在LPR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来完善其应用价值。将继续努力改进和发展相关的诊断方法,以促进LPR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徐敏.咽喉清复方对急性咽炎p38/Erk/NF-κB/COX-2信号通路调控的影响[D].遵义医科大学,2020.000495

[2]洪飞,黄学勤,程学仕.咽喉返流性疾病诊断和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37-38.

[3]李云英,周世卿,周凌.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中医辨证思路[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9,27(04):317-318.

[4]姚玉婷,尤彬彬,何飞等.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诊疗探讨及心理评估[J].东南国防医药,2019,21(04):414-416.

[5]杜雪源.咽喉源性咳嗽病因病机与脾胃的关系[D].河南中医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