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可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8
/ 2

个性化护理可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研究

张圣之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痴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促进患者日常生活快速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老年痴呆;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老年痴呆症,也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影响老年人群认知能力的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目前认为遗传、环境、神经系统老化等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患者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语言能力受损、判断能力下降等症状。患者通常会逐渐丧失处理信息的能力,无法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甚至无法识别亲朋好友。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会出现情绪不稳、行为异常等问题。早期的老年痴呆症症状可能不易察觉,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且该疾病目前无特效药,因此早期非药物干预显得尤为重要[1]。个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等多方面需求[2]。为了进一步探究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了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期间接收诊治的患者。纳入标准:明确诊断老年痴呆;病情稳定;自愿参加;患者家属知情。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病变;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中途因不可抗力因素退出研究者;意识障碍者;配合度极差患者。按数字表法将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为16、14例,年龄范围为60~83岁,平均(70.34±7.86)岁;病程为3个月~6年,平均(2.41±1.55)年。观察组男、女为19、11例,年龄范围为64~87岁,平均(72.66±8.04)岁;病程为2个月~5年,平均(2.33±1.47)年。两组基线资料有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日常照料患者饮食起居,遵嘱执行药物等对症处理;教会家属正确的护理督促工作,使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患者进行户外运动、治疗、检查时护理人员应时刻陪同在身旁,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1)个性化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与其及家属形成有效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病情及一般信息,包括心理、生活能力、环境需求等,对患者进行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2)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协助患者展开穿衣、进食、上下楼梯、洗漱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15~30min,2次/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增加减训练时间和频次,以患者微微出汗,自身舒适为宜。(3)行为管理:根据患者病情进展程度不一,以及出现不同症状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①对于存在明显躁动兴奋的患者,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其隔离,防止造成对其他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伤害;其次通过情感疗法和转移注意力等方式,逐渐分散患者注意力,采用温柔耐心,理解的语气,减缓患者的过激行为。②对于身体不适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每日对患者进行按摩、扣背等操作,减缓患者不适感,进而提高住院舒适度;对于非药物干预效果不显著者,可遵嘱执行相应的药物处理,缓解其不适感。③对于存在紊乱行为、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先与患者形成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当下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应先向患者表示自己能够理解其心理,后通过针对性心理疏导,有效消除其不良情绪。包括a.通过音乐疗法、冥想、静坐等方式,与患者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而帮助患者平缓心情。b.告知家属,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复与家人的陪伴支持密不可分,因为家人的参与往往事半功倍。嘱家属当患者出现疾病恢复迹象时,应及时予以表扬肯定,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注与爱护,进而积极配合治疗,减少过激行为。(4)认知能力训练:①可患者观看一串数字或画有物品的卡纸,教会患者正确认识数字及相应的物品,让患者复述以上数字或自己看到的物品有哪些,从而提高患者记忆力和认知能力。每日训练时间为20min,2次/d。b.告知患者自己的房间号及住院号,不断强化患者的记忆。上述护理过程,可督促家属积极参与,一方面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与记忆力,另一方面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支持与安慰,减少应激反应。c.告知家属多与患者分享其以往光辉事迹,以及家人、朋友对自己付出的肯定,不断增强患者的记忆与语言功能。

1.3观察指标

1.3.1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6个月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估。量表包括定向力(时间、地点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等7个维度,共30个小项目,总分为0~30分。评估标准:认知正常:27~30分;认知功能轻度障碍:21~26分,中度障碍10~20分,重度障碍0~9分。

1.3.2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量表包括10个项目,有0、5、10、15分四种不同积分标准,总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61分者为ADL轻度损害;41~60分之间为中度;≤40分为重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性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以(%)表示,组间采用检验;采用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护理前后认知功能对比

护理前,两组认知能力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3、6个月认知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护理前后认知功能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3个月

护理后6个月

对照组

30

19.64±3.12

21.31±4.01

25.01±3.77

观察组

30

17.97±5.09

24.16±4.97

28.13±1.64

t值

-

1.532

2.444

4.157

P值

-

0.131

0.018

<0.001

2.2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对照组

30

82.16±6.37

观察组

30

86.21±5.94

t值

-

2.547

P值

-

0.014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患者的记忆、认知和行为能力。故对于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次研究中,对3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30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结果显示,护理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①个性化护理要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问题和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中,因老年痴呆患者常常面临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问题,个性化护理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音乐疗法、冥想、转移注意力等相应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②通过心理疏导结合必要的认知功能训练,如复述数字、物品等方式,能够帮助患者重新构建认知功能,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刘翠[3]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能够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个性化护理通过穿衣、进食、上下楼梯、洗漱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自我照顾能力,进而减轻家属的负担。卢芝芝[4]的研究结果显示,个性化护理能够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促进患者日常生活快速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胡波,王亚莉.整体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3,47(9):1486-1487.

[2]胡婷.个性化护理在脑栓塞伴发老年痴呆患者中的价值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J]. 2021,3(19):265.

[3]刘翠,何鑫.针对性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4):656-657.

[4]卢芝芝.关于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4):0151-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