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8
/ 2

浅谈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策略

闵超娴

博州博物馆,新疆 博乐 833400

摘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精神财富和历史文物,做好文物的保护教育与宣传工作至关重要,对于这些文物的传承与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文物保护、文物宣传的相关内容以及现状问题出发,总结了加强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文物保护;教育;宣传

我国历史流传下来的珍贵文物,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宝贵内容,更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和财富。但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量历史文物都面临着被破坏和衰败的情况,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显。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更能够推动和促进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1.文物保护与宣传教育概述

1.1文物保护的内容综述

我国已经设有专门的文物保护法,并已经与国家文物保护部门、社会各团体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群众协调好对应的关系,通过政治、法律、教育以及科技等众多种手段来对那些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的历史遗迹或者文物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以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外界因素对文物造成的破坏和损害,达到更好的文物保护的效果。自我国《文物保护法》出台以来,更加详细的规定了关于不同种类文物的保护政策,例如不可移动文物、民间收藏文物、以及考古发掘的文物等。文物保护是一项长期的、连续性的且极具政策性的工作内容,不仅是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责任,也是全体社会公民的共同责任。

1.2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的形式与内容

当前阶段,我国开展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的主要活动以展览和展示活动为主,更多的是侧重于向公众展示珍贵文物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在展示与讲解的过程中增加公众对于文物的关注、尊重、理解和保护。另外,我国开展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的主要内容就是普及文物保护知识,通过开设讲座、论坛、研讨会等,同时也可以充分借助网络时代的优势,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和渠道发布一些关于文物保护的宣传资料或者视频、纪录片等内容,将文物保护的内容更多的曝光在社会公众面前,提高公众对于文物保护的关注度和积极参与度。除此之外,也可以由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单位组织开办一些参观活动,让公众真正走进文物,进而产生兴趣去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从近距离的接触中让他们真正认同文物本身的珍贵价值,从而自发的产生文物保护的意识[1]

1.3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的现存问题

虽然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工作已经日渐被社会和公众所接触和认知,但是其教育和宣传的内容往往更侧重于对于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和传授,呈现的方式也还比较局限和单一,许多行业方面的专家也往往只是通过讲座或者展览的形式来进行专业程度较深的内容展示,这就让普通的公众很难理解更不用说参与其中,也很难引起公众更加广泛的兴趣。虽然网络时代和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便捷,但是在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方面还存在与现代融媒体的有效衔接,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传播渠道的影响力已经弱化,难以覆盖更加广泛的公众人群。

2.有效开展文物保护教育和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加深当地政府单位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在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愈加重视,各地政府部门也逐步加大了对于文物保护教育和宣传工作的力度,不断加深本土居民对于当地历史文化了解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给居民们传达和灌输文物保护的意识。同时,当地政府部门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和文物特色来深入挖掘本区域的旅游文化价值,不仅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文物这项特色内容来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在无形之中扩大了当地政府单位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例如,随着对隋唐遗址、龙门石窟等一系列古代遗址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旅游特色,打造了独树一帜的旅游标签,同时也为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奠定了坚持的基础。因此,加强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工作,不仅能够推动国内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还能够在打造特色城市、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2.2有利于扩大和吸引公众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度

加强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工作的力度,借助多种形式和渠道来让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和了解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类文物保护的工作中来。同时,加大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的力度,更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保证各项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当前阶段,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单位也多次组织开放了当地的一些历史遗迹或者旅游景点,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在游览的过程中去深入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但是,这种形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游客会违规攀爬、随意践踏、乱写乱画等对文物造成破坏,针对这类情况究其原因也是他们缺少基本的文物保护意识,相关部门就要设置警示标语或者警示牌来进行提示,并针对此类不文明的行为给与一定的处罚,以此来有效改善这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吸引社会受众对于文物保护更多的关注

[2]

3.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的有效策略分析

3.1结合不同的目标受众与需求进行宣传

结合当前的文物保护形势来看,我国当前文物保护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广大的学生群体,他们不仅对历史与文化以及艺术的接受能力和兴趣比较高,而且他们对互动性参与活动以及生动有趣的展览类活动也比较关注,开展丰富生动的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活动不仅能够促进他们对历史文化知识的获取,同时也能够对未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面向学生群体进行教育和宣传时,可以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包括故事讲解、动画、游戏、舞台剧等各种形式,同时也可以组织校园社团活动,让学生去走进文化遗址,切身感受和体验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面对普通公众时,则需要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互动体验活动,或者进行一些浅显易懂的讲解,鼓励受众积极参与文物保护的志愿者活动,增加他们对文物保护与宣传的参与度。

3.2科学整合与选择文物教育与宣传渠道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文物保护与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通过各类新兴的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短视频等建立专门的文物保护官方账号,积极的更新和上传文物保护的相关内容,积极与广大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可以让文物保护与宣传教育工作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让受众了解和接受。

此外,也要进行各类渠道的整合和利用,通过科学有效的渠道整合来覆盖更加广泛的受众群体,例如可以将博物馆、艺术馆与文化中心等线下场所与高新技术以及线上平台结合起来,通过展览和展示来让受众体验和了解文物以及文化,借助先进的VR技术、AR技术等来让公众真正切身体验历史文物与文化的恢弘磅礴。此外,在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实况转播或者现场直播,让更多不能亲身到场的受众也能通过直播平台观看和参与其中,让他们系统的了解更多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激发起他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和行动[3]

3.3组织和加强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活动的实施

为了加强和保证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的效果,相关部门和单位不仅可以通过召开讲座和研讨会的形式邀请专业的学者和从业人员进行讲座和研讨,同时也可以组织各类文物保护的实践活动,让参与者亲身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工作中来。例如,可以与当地相关的机构、组织或者学校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与他们共同开展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工作。同时,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依据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个性化的活动设计和定位,邀请学生和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进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活动设计,确保各类宣传教育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落地执行,并能够随时调整活动策略,提高活动的实际宣传教育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文物保护的教育与宣传工作势在必行且至关重要,本文中提出的一些策略也仅仅是从一些浅显层面进行了分析,想要真正提高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的效果,还需要相关部门、单位以及专业人员付出更多的努力,积极推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志辉.加强文物保护宣教,提高文物保护意识[J].中国民族博览,2022(24):205-208

[2]冯宇. 加强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的策略分析[J]. 中国民族博览,2023(10):245-247.

[3]靳忠梅.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策略研究[J].黑河学刊,2023(4):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