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5
/ 2

猕猴桃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分析

李让平

丰顺县小胜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东 梅州 514000

摘要:猕猴桃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水果,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青睐。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水果,猕猴桃的种植也成为了许多农民和农业企业的选择。然而,要想成功种植猕猴桃并获得优质高产的果实,需要掌握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猕猴桃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和贮藏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猕猴桃的栽培管理技巧,为广大果农提供有益的种植经验和科学指导。

关键词:猕猴桃;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

引言:猕猴桃因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一直以来都是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之一。然而,要想在果园中收获丰硕的猕猴桃果实,并确保其质量和产量,科学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关键,可以提高果园产量、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栽培管理

(一)建园选址

在选择猕猴桃园址时,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源条件和交通条件等多个方面。首先,要选择向阳、背风、光照充足、无污染的地方,满足猕猴桃生长所需的光照和环境质量。其次,要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pH值适宜的地点,提供良好的通气性和排水性,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此外,还要选择离水源较近、易于灌溉的地方,确保猕猴桃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最后,要选择离公路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运输果实和肥料等物资,提高园区的整体效益。

(二)品种选择

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来选择适宜的品种。在中国的猕猴桃产区,徐香、海沃德和金桃等品种因为其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抗病能力优秀而受到广泛的种植和推广,这些品种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也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1]。其次,在选择品种时,种植人员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消费者口味的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例如,如果当地消费者喜欢口感酸甜的猕猴桃,可以选择酸甜适中的品种。通过合理的品种选择,能够提高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为消费者和市场提供更优质的水果。

(三)合理定植

在猕猴桃定植前,种植人员需要对园区进行详细的规划,包括定植密度、架式等。合理的定植密度和架式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提升。根据经验,每亩定植50-60株是比较适宜的密度,而株行距则以2m×3m或3m×3m为宜。在定植过程中,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苗木进行种植,同时进行弱苗和强苗的分级种植,避免出现生长不一致的情况。通过合理的定植规划和管理措施,能够为猕猴桃的生长和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四)施肥管理

施肥是猕猴桃生长的重要环节。根据猕猴桃的生长特性和营养需求,种植人员需要合理安排施肥时间和施肥量。在生长前期,以施氮肥为主,促进植株生长;在生长中期,以施磷、钾肥为主,促进果实发育;在生长后期,适当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果实品质。

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猕猴桃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如炭疽病、根腐病、立枯病等,不仅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对植株造成严重的损害[2]。因此,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和减少病害的发生,是猕猴桃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合理地施肥、浇水、修剪和除草等措施,能够增强植株的营养供应和抗逆性,提高对病害的抵抗力。同时,定期喷洒一些营养剂,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也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能。其次,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壮苗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措施。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对于病害的抵抗力存在差异,因此,种植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抗病品种,从健康、无病的母本树上采集接穗,并选择健康的种子和苗木进行种植,减少病害的传播。最后,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是控制和治愈病害的关键。种植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植株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杀菌剂、杀虫剂等,在使用时要注意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喷洒,避免对植株造成过大的损害。同时,要定期更换药剂,避免病害产生抗药性。

(二)虫害防治

猕猴桃常见的虫害有金龟子、介壳虫、叶蝉等,这些虫害会啃食植株的叶子、果实和根系,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和产量下降。为了有效地控制虫害的发生,可以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物理防治包括人工捕杀、灯光诱杀等措施。人工捕杀适用于数量较少的虫害,可以采取摇动树枝、捕捉成虫等方法进行防治。灯光诱杀则利用某些虫害的趋光性,在夜间设置灯光进行诱杀。这些物理防治方法不污染环境,但费时费力,适用于小面积种植的果园。化学防治包括喷洒药剂、土壤处理等方法。在虫害发生严重时,可以采取喷洒药剂的方法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包括杀虫剂、杀螨剂等,在使用时要注意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喷洒,并注意安全使用间隔期。土壤处理则通过在土壤中施用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药剂,来消灭土壤中的虫害和病菌,适用于大面积种植的果园,但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在防治虫害时,要注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确保果实品质安全。同时,要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避免虫害产生抗药性。此外,种植人员还需要加强果园的清洁工作,及时清理落叶、落果等废弃物,减少虫害的滋生场所。

采收与贮藏

(一)采收

猕猴桃的采收时间通常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这个时间段内,果实已经充分成熟,并且其营养成分和口感最佳。在采收过程中,应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避免果实过熟、品质下降或造成其他损害。同时,采收时间还应考虑到果实的成熟度和市场需求,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采收后的果实应立即进行品质检测和分级。品质检测主要包括果实的外观、重量、糖度、酸度等指标的检测,保证果实的品质和安全性。分级则是对果实按照大小、形状、重量等因素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包装和销售。

(二)贮藏

猕猴桃是一种易腐烂的水果,因此贮藏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非常重要,常见的猕猴桃贮藏方法包括冷库贮藏和气调贮藏[3]。冷库贮藏是将猕猴桃果实放入冷库中,利用低温环境来延长果实的保鲜期。在冷库中,温度应保持在0-5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之间。这种贮藏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果实的保鲜期,并且能够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和品质。气调贮藏则是通过调节冷库内的气体成分来延长果实的保鲜期。在气调贮藏中,冷库内的氧气浓度被降低,而二氧化碳浓度被提高,这种环境可以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在贮藏过程中,种植人员还应注意防止果实受到冻害或腐烂。如果果实受到冻害,其细胞组织会受到破坏,导致果实变质。为了防止冻害,应将果实放入温度稳定的冷库中,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如果果实发生腐烂,应及时拣选出来,以防止感染其他健康的果实。为了进一步延长猕猴桃的贮藏时间,可以采用化学保鲜剂进行处理。化学保鲜剂可以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果实的保鲜期。但是,使用化学保鲜剂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使用,保证果实的安全性和品质。

四、结束语

猕猴桃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其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在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和贮藏方面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质量安全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黄爱玲,乔峰,姜婷婷等. 猕猴桃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 [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34 (08): 67-70.

[2]马泽彤,史章,李建等. 翠香猕猴桃标准化栽培 (二)土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J]. 西北园艺(果树), 2022, (02): 18-20.

[3]王生源,刘兴斌,郭胜伟等. 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 (09): 8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