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及其工作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及其工作方法研究

李嘉琳

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资源、能源开发力度日渐增大,因为各种资源和能源分布环境的复杂性,在开采工作进行时常常会遇到各种的开采难题。良好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可以给资源、能源开采工作提供切实的保障,使得作业人员能够在地质数据基础上进行,全面提升开采效率和水平。现阶段,随着人们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日渐重视,相关人员加大了在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方面的创新,再加上信息时代的到来,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也具有了信息化的特征,且未来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工作方法

引言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工环地质勘察单位高度重视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地质勘察工作中,使得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和速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开展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使用先进的定位系统后,显著的提升了对复杂地质环境的勘察质量和勘察水平。在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后,优化升级了地质勘察的拓展效益,带动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得先进生产技术的效益和应用变得更加广泛。

1水工环地质勘察内容

一般来说,在进行水环境地质调查时,调查内容比较广泛,所有程序都要按照不同的中心进行。要制定科学的调查方案,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在地下水初步探测过程中准确地记录数据,所有数据都要以相同的形式记录,才能直观地反映调查结果。在实际测量过程以及重点调查和设计地下水位深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战法技术观察地下水的流速和流动,并记录好这些数据,为今后的调查提供依据,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调查质量。

2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及其工作方法

2.1 IRTK技术

在具体勘探过程中,该技术的基本原则是通过相位差、伪距差以及GPS位置差三个相位差,由此可见,IRTK技术和GPS技术存在一定关系。在实际应用环节,将接收站生成的观察信息以及基准站发送的测量数据当做计算基础,将最终方向定位当做最终结果予以整改。IRTK技术主要是应用在我国地质地震资源的处理中。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时在基准站放置一台接收器,然后在流动站放置单台或者若干台接收器,当这两个站一同受到同时、同样的GPS卫星发射信号时,将基准站得到的观察参数和已知位置进行对比,可获得GPS差分改正值,之后对该其予以合理整改。再利用无线电数据将GPS差分改正值传递到流动站,借此就能够获得准确无误的实时位置。当流动站在工作时,或者是运动状态,或者是静止状态。在过去,GPS都是单点采集,然后GPS改进成持续采集。大部分地质勘测时,也都选择三维软件包予以包路线的偏移、背景清除、噪声滤波、频率颤动等,大大提升了水工环地质勘察的质量。

2.2 RTK技术

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相应信息的动态化检测,具体的技术应用过程中,需在基准台上进行信号接收装置的布设,但在信息采集和获取的过程中,并非只在基准台上完成,也可以通过流动台来进行信号的接收,这些信号接收可以保障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当接收到了相应的信息以后,专业人员需对基准台和流动台所接收到的数据加以全面对比,掌握二者之间的差值,最后利用无线来完成相应的数据传输,当这些差值信息传输到流动站以后,也就可以得到更为完整、准确的勘察数据和信息。水工环地质勘察中,RTK是一种关键的勘察技术,在利用该技术开展勘察任务时,操作相对简单,且应用效果良好,这些优势使得其在地质勘察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未来将有着更大的应用范围和发展潜力。

2.3 TEM技术

TEM技术以电磁波的具体变化情况为基础,借助涡流出现时间的长短和电磁波传递时引起涡流现象的平率来全面分析地质勘测情况的一种技术。如今,我国对该技术的使用时间已经十年有余,但是对于该技术的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金属矿勘探工作中。由于TEM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发射电磁波,而地下存在电磁场,电磁场在和电磁波进行碰撞的过程中产生烟圈效应,工作人员详细分析烟圈效应以后,发现了磁场变化的潜在规律,为今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夯实了基础。工作人员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中,应用TEM技术时一般采用垂直磁偶源的方法。TEM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一个无可比拟的优点,即无论地质状况多么恶劣、陡峻,仍然可以通过TEM技术快速完成勘查工作,并且勘查结果具备较高的精准性。通过此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的数据,同时由于其较强的敏感性使得其能够在各种水工环地质条件下进行工作。此外,具备噪声较小的优点,再加上其能够进行悬空勘查,因此该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工环地质条件和地形结构勘查工作中。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应用TE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许多难题,值得我国水工地质勘查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发掘TEM技术的潜力。

2.4遥感技术

(1)在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我国局部地区依然存在水资源缺乏的问题,而地下水勘察能够减轻该问题,还可以为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很大帮助。过去的勘察技术,因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不准确、不完整,且效率也偏低。而通过对多光谱遥感以及热红外遥感技术,可对地下存在的水资源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对当地含水断层、地表温度等数据予以充分掌握。借助遥感图像处理系统ENVI对所当地图像予以有效处理,再通过Direction工具开展图像定向卷积滤波,强化图像特点,放大空间细节,提高局部对比度,从而将线性结构更加直观生动的予以展示,进而对断裂走向趋势予以准确判断。并且,在ENVI下对热红外遥感进行应用,对地表温度、提取地下水温度异常等予以计算。通过对断裂走向线与地下水温度异常区域重叠区域进行全面分析,可圈定地下水靶区。这两个技术有机结合能够明显提升地下水预测的稳定性,可将其当做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发的主要参考。

(2)在水土流失监测中应用。因人为方面的原因,我国很多城市都发生了水土流失的问题。过去的措施策略却极易受地势、机械等影响,无法准确快速对水土流失状况予以监测。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的出现,极大弥补了这一不足。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无人驾驶飞行技术、GPS定位技术等对水土现状予以实时动态监测。但是,在对该技术进行应用时,应当编制科学合理的飞行规划方案,通过专业光学相机、GPS等收集信息的设备得到遥感影像数据。然后借助LPS数据模型处理系统形成DOM成功,掌握监测对象的尺寸、规格、定位等信息。再遵守水土流失监测流程和要求,对该区域监测面积、时段予以整合分析,制作监测报告,为水土流失监测提供有力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重要举措,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必须要将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只有平衡好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两者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宁.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39(01):29-30+55.

[2]张天然.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1,(02):190-191.

[3]周明伟.水工环地质勘察及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0,(22):194-195.

[4]姚宇阳.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中的技术应用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18):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