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简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策略

高军

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市滨海新区   300467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建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已然成为国有企业的一个关键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的意义,随后分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融合

引言

在新时代的中国,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不仅担负着经济发展的使命,同时也肩负着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党建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国有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亟需将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效融合,形成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将分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有效策略,以期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的意义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落实,加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对于保持企业活力具有重要价值,国有企业作为各企业的领头兵,须在党建工作上做好先锋带头作用。具体来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党建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的灵魂和旗帜,其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能够更加深入地贯彻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增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认同。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有企业更加需要坚定的政治方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这正是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所能带来的。其次,通过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可以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加强党建工作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从而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创新能力,最终推动企业在市场中取得更好的竞争位置。此外,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还有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众信任。在当前社会,公众对企业不仅仅关注其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可见,强化国有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更好地展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感,增强公众对国有企业的支持[1]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策略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

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通过持续、系统的理论学习活动,增强国有企业员工对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理解与认识。这种深化理论学习不能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员工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企业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如专题讲座、研讨会、在线学习平台等,提升员工的政治素养,增强他们对党的忠诚度。此外,这种理论学习还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思想交流,促使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和长远规划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深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不仅是提升个体素质的需要,也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

(二)强化思想教育,构建和谐文化

“强化思想教育,构建和谐文化”这一策略旨在通过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员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国有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文化和教育活动,如主题教育活动、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等,深化员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这种教育不仅限于理论传授,更强调实践体验和情感共鸣,使员工在参与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和内化这些价值观念。此外,通过这些活动,还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团队集体荣誉感,从而促使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这种和谐文化不仅有利于提升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也是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强化思想教育,构建和谐文化是实现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3]

(三)推动党建创新,增强组织活力

“推动党建创新,增强组织活力”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策略的核心是通过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使党建活动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员工的期望。在实际操作中,国有企业需要摒弃传统、形式化的党建活动模式,转而采用更加灵活、互动和富有创意的方式。例如,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普及和交流党建知识,组织线上线下结合的党建活动,以及开展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紧密结合的党建项目。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覆盖面,还能激发党员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同时,创新党建活动也有助于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这种方式,党建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目标,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推动党建创新,增强组织活力,不仅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需要,也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4]

(四)融合发展目标,实现共赢发展

“融合发展目标,实现共赢发展”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至关重要。这一策略强调的是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党建活动与企业发展目标之间相互支撑和促进。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党建工作的导向和作用,确保党建活动能够与企业的长远规划和即时目标相协调。这种融合能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同时,通过这种融合,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这种共赢的发展模式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融合发展目标,实现共赢发展,是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策略。

(五)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员工参与度

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参与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热情。在具体实施上,国有企业可设计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如对于在党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荣誉称号等。这些激励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对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定期评估和调整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激励机制的有效性,确保其与员工的实际需求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符合。此外,这种激励机制还能促进员工之间的正向竞争和相互学习,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因此,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员工参与度不仅对于提高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至关重要,也是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和员工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策略,通过实施创新策略,国有企业不仅能够提升党建工作的效果,还能有效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新时代的背景下,国企需要将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创新和完善各项措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推动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淑珍.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路径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2(1):4.

[2]孙帅.探究如何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J].2021.

[3]刘丽姮.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工作探究[J].中国电业,2021(8):0128-0129.

[4]金照鑫,王安来.新时代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实践与研究[J].企业文明,2021(6):4.DOI:10.3969/j.issn.1006-5989.2021.06.005.

作者简介:高军 (1987.8- ),男,汉族,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硕士研究生,政工师 ,从事工程建设国企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