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强化国有企业政治监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新时代如何强化国有企业政治监督

孔志福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烟草专卖局  665199

摘要:在新时代,强化国有企业政治监督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健全政治监督制度,提高监督的实效性,定期开展监督活动,可以实现政治监督的常态化和有效性。同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引导外部社会监督,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政治监督的关键措施。本文主要分析新时代如何强化国有企业政治监督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治监督;创新;探索

引言

在新时代,如何强化国有企业政治监督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本的重要载体,其政治监督工作对于确保企业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强化政治监督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国有企业政治监督的概念

国有企业政治监督是指对国有企业在政治活动和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以确保其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保证国有企业正确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好国有资本的作用。国有企业政治监督包括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监督,同时也包括对国有企业经营行为、管理决策、财务运作等方面的监督。其中,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政治监督的重点,通过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和纪律约束,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措施,确保国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既符合法律法规,又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国有企业政治监督的目的在于防止和纠正权力滥用、腐败行为和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运作,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政治监督通过加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督,提升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同时,政治监督也承担了对国有企业在实现中共中央确定的经济、环保、社会等各项目标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和监督的任务。

2、当前基层国有企业政治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基层国有企业政治监督面临一些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国有企业中,党组织在政治监督工作中的权威性和领导力不够突出。部分党组织未能发挥应有的核心作用,导致政治监督失去有效引导,难以形成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基层国有企业在制定和执行监督制度方面存在不足。监督手段单一,监管措施不严格,缺乏有效的内部自查、自纠和外部监督机制,导致政治监督效果不佳,容易出现腐败、违规等问题。员工监督力度不够。基层国有企业员工对于企业政治监督的参与度和意识不高,对于违规行为或腐败现象的发现和举报率较低,甚至存在对不良行为的宽容和纵容态度。这可能是由于员工对于政治监督的理解不够深入,也可能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关。对于中层干部和高管层的监督不够充分。在一些基层国有企业中,对于中层干部和高管层的政治监督力度不够,监管机制和评估机制相对松散,导致存在权力集中、腐败问题易发等风险。外部社会监督渠道不畅。在一些基层国有企业中,外部社会监督机制和渠道建设还不够完善,包括对于媒体、公众、非政府组织等的监督和舆论引导力度不够,限制了政治监督的深入开展。

3、加强党建工作是强化国有企业政治监督的重要途径

3.1建立健全政治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政治监督制度是促进国有企业政治监督具体化和常态化的重要举措。政治监督的目标是保证国有企业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发挥好国有资本的作用。在制定政治监督制度时,要明确这一目标,并将其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同时,还需要明确政治监督的原则,如党的领导、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等,以确保监督工作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建立健全政治监督制度,需要明确监督责任人和机构。党组织是国有企业政治监督的核心,负责制定和执行政治监督制度,协调各方力量进行监督工作。此外,可以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或职能部门,负责具体的日常监督事务,并与党组织协同工作。政治监督必须按照一定的流程和程序进行。制定并完善政治监督工作手册、操作规范等文件,明确监督事项的申报、审批、查处等流程,规定监督工作的时限和责任。同时,要建立健全政治监督档案和信息系统,便于监督结果的记录和查询。政治监督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建立健全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对政治监督提供重要支撑。具体来说,要加强党组织的领导,推动党员教育和培训,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约束和监督,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的考核评估机制等,以确保政治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政治监督不仅限于内部,还需要接受来自外部社会的监督。

3.2提高政治监督的实效性

提高政治监督的实效性是确保国有企业政治监督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政治监督的目标是保证国有企业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发挥好国有资本的作用。要明确定位和明确监督目标,确保政治监督的工作不失去方向和重心。同时,政治监督的目标应与企业发展目标相衔接,确保监督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建立健全的政治监督评估和考核制度。制定监督工作的指标和标准,建立监督工作的结果评估体系。通过对政治监督工作的评估,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评估结果可以作为促进政治监督实效性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政治监督不仅限于事后处理,还应涵盖事前预防和事中引导。要加强对政治监督全过程的管理,请相关部门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并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和程序进行监督工作的规划、实施和跟踪。督促党组织和监察机构等相关人员及时发现、纠正和处理问题,确保政治监督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政治监督信息系统,实现对关键信息和数据的全面记录和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方便对监督对象的日常行为和关键决策进行追溯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线索。

3.3定期开展政治监督活动

定期开展政治监督活动是促进国有企业政治监督常态化的重要举措。定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是政治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可以包括组织党员集体学习党的纪律和法规、组织廉政警示教育和案例分析、组织干部培训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廉洁自律意识,增强他们在政治监督中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定期开展干部民主评议活动,有利于发现政治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通过对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收集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干部进行考评和约谈,有利于促进干部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干部的政治监督。要鼓励党员积极参与政治监督活动,成为政治监督的主体力量。可以通过建立党员投诉举报制度、设立党员监督小组等方式,引导党员如实反映问题和意见,促使政治监督更加广泛和深入。

结束语

只有不断加强国有企业政治监督,加强党的领导、净化政治生态,国有企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我们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国有企业政治监督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吕大鹏.珍视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和作用[N].学习时报,2017-01-18(04).

[2]王立胜,张弛,陈健.习近平关于国有企业论述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20(03):23-30+113.

[3]张楠.珠海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D].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8(03):66-72.

[4]陈晓华.从党建视角探索新时代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J].理论探索,2019(03):21-27.

[5]习近平:坚持党对国企的领导不动摇[J].企业文明,2016(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