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路径探析

何玉茹

中共如皋市委党校 江苏省  如皋市 226500

摘要:农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直接宣传、团结、组织和动员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关系到农村的繁荣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关键词:村干部  能力素质

农村干部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力量。他们建立起了国家与群众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将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向群众传达,并且落实到位。针对当前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村干部能力素质至关重要。

一、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村干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综合能力水平、开展具体工作时的问题短板目前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中存在一些问题。

1.学历水平不高。基层村干部尤其是村书记存在年龄偏大,学历水平偏低的问题,即使这几年招录了一些大学生村干部,但是因为体制机制待遇等问题,很难留住他们。因此,学历水平成为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学历水平不高,意味着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管理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有所欠缺,导致在解决群众问题、发展村级经济、提升农民收入等问题上体现出了村干部能力素质的缺陷。学历水平的高低还决定着村干部的责任使命感、理想信念的强弱。

2.专业素养不高。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具备几项基本素质:一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二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三要有很强的群众观念,四要有依法办事的能力;五要有做好工作的真本领。现在有的村干部专业素养低,思想观念陈旧,缺少发展经济的办法,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新趋势,存在“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问题,归根到底实际上都是作为一个村干部的专业能力素养不高导致的。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新时代只有懂政策、市场、科技、法律、创新,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奔小康。

3.福利待遇不高。村干部工作内容繁琐,考核任务重,但是对应的福利待遇不高。村级干部需要履行诸多的职责和任务,责任重大,工作复杂,不仅需要有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因此,适当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可以激励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村庄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但是由于制度的问题,村干部收入普遍较低,因此很难吸引更加优秀适合的人才,也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的路径

通过培训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1.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从严从实强管理。要着力于现代培训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健全的制度促进培训管理的科学化。一是健全责任机制,将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干部培训考核,成立专题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部署培训工作,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乡镇,以“问效式” 推进压实责任强化担当。二是完善村干部教育培训长期规划,把村干部培训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出台地方性法规,把村干部培训上升到制度层面三是加强经费保障,把村干部培训经费列入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形成村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四是强化培训管理,推行“项目组”培训方式,健全完善与多种培训形式相适应的培训管理机制。

2.以内容对标为核心,精准培训促提升。根据村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设定培训内容。一是增强针对性。培训前进行深入的培训需求调研,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列出“菜单”,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使培训紧贴实际,切实提高村干部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二是强化实用性。在抓好理论培训的同时,着重加强对惠农政策、土地政策、农村科技知识、新形势下农村工作方法等的培训,增强村干部的素质能力。三是突出科学性。将基础理论、村干部能力素养、村级管理必备知识等各方面培训内容按适当比例进行科学设置,在内容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抓住重点进行深入剖析,力求学深学透。

3.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形成合力强实效。一是培训师资由“理论型”向“复合型”转变。根据培训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精心安排师资,综合采取聘请理论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优秀村干部代表和科技致富能手等方式,实现培训师资由“单一性”向“复合型”的转变。二是培训渠道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充分发挥网络在线平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增强村干部掌握理论政策的前沿性。同时加快教学资源信息库建设拓展新的培训手段,逐步形成开放式培训网络,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

多措并举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农村干部在村里,脸朝黄土背朝天,工作很辛苦,对他们要加倍关心。”为有效激发村干部工作激情,让他们“干有动力,做有收获”,真正能实现村干部的工作价值。

一是通过加强保障待遇强信心。严格执行增加基本保障、增加政府购买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益奖励的村干部报酬“三增”机制,多渠道提高村干部报酬率,确保村干部队伍留得住人、干得成事。通过对村干部购买服务实行按季度发放,进一步提高村干部薪资报酬,切实提升村干部岗位吸引力,激励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爱村干部岗位,持续巩固脱贫成效,积极投身乡村振兴。

二是通过合理的考核促进动力。建立村干部工作实绩与考核挂钩的制度,由市、镇、村三级拿出一定的资金对村干部工作实行绩效考核,以此增加村干部的福利,促进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三是组成结构合理的村干部队伍。摸排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村干部,对于年龄偏大的村干部,补充一些年轻人作为后备力量,以老带新,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对于学历偏低的村干部,提供学历教育提升途径,要为村干部制定适合的学历提升方式,不能仅仅为了提升学历,要立足村干部工作特点、具体需求等角度提升,真正做到学有所用。结构合理的村干部队伍也是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基础保障。

(三)壮大集体经济真正扎根农村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集体经济好不好是能不能留得住村干部的关键因素。首先壮大集体经济可以增加村干部的收入;其次,集体经济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减轻村干部工作量;第三,壮大集体经济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高村干部工作荣誉感

1.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就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具体来说,就是实行集体收益按股份或按份额分红让农民参与集体经济。这一改革将有助于解决农村集体资产被浪费和闲置的问题,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的来源依靠于土地租金,形式单一且不稳定,因此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整合村级涉农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避免雷同,探索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子,真正做到“一村一品”。

3.利用好电商平台。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及“互联网 +”快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运用好电商平台能够提升农村市场活力、扩大农村市场规模、改变农村的产业产品结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最终起到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治强.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1):62-63.

[2]杨华.当前农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研究[J].人民论坛,2023,(07):73-75.

[3]薛仁喜.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策略刍议[J].才智,2017,(27):251.

作者简介何玉茹(1984--)女,江苏常州人,中共如皋市委党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