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美术学科融合教学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小学音乐美术学科融合教学创新研究

李星段丽丽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清水河分校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清水河分校

摘要在信息技术时代所形成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既是学生学习需求发生改变的现实体现,同时也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更新和思考。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四川童谣的空间被进一步开发和扩展,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对本土童谣的需求,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资源方面,以数字环境为依托,开发微课资源和数字资源;以学生为核心,开发学生作品校本资源;以课堂为主阵地,探索创新跨学科教学读、唱、编、画童谣模式、四四教学模式、1+2+1模式;运用微课进行跨学科教学实践;探讨基于问题的循环式教研模式。

关键词学科融合;融合教学;创新研究

2022新课标背景下,学科教学发展强调学科融合与核心素养协调统一、与内容结构化综合渗透、与学业质量标准整体融通的内涵意蕴。学科融合的促进,不仅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同时也有助于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形成,利于学生对知识内涵深度的把握。在美育教学实践中,将分属于不同表现形态的美术和音乐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后,视听结合得以实现,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而“情景-问题-体验”的音乐、美术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建立相比传统的直接进入教学的模式,则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目的。音乐和美术作为艺术领域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两者融合之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艺术素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入合适的背景音乐,不仅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艺术作品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视觉感知和审美培养。此外,在美术元素与音乐课堂的有机融合后,联觉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抽象的音乐感受与体会转化为可视的具体形象,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音乐的内容与情感,从而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情操。

一、音乐美术融合学科教学研究方法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内容制定访谈提纲,对学校美育教学领域专家、中小学资深教师进行结构化访谈。在访谈中获取专家、教师对于学校美育课程开发与跨学科教学融合的态度与观点,形成逻辑性思路框架,为课题的开题与研究提供思路与理论指导。

焦点小组法

录制相关领域专家讲座,课题小组线下共同学习并展开讨论,形成新的观点新的认识,从多维度精准梳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特点、要素和理念,这种新的认识最后梳理成认识性成果,和其他成果形成逻辑关系,在认识性成果的支持下,再提炼出课题研究的策略、模式、方法、评价、资源和平台等。

(三)资源案例分析法

以现有数字资源、微课资源、学生作品为课题研究的资源库,不断总结本校美育课程开展的现存问题与优化之处。并通过教学实践与教案探讨不断优化学校美育课程的开展路线和主要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教师自身优势特点不断开发新课程,实现跨学科教学模式的迭代升级,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教学区域影响。

二、形成音乐美术融合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教学实践意义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作业题单模式

音乐、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发题单—读童谣—唱童谣—(数字资源)编童谣—画童谣。这一模式下,通过沃希白板互动交流、平板数字资源共享以及定格动画的结合,美术、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得以构建并实施。通过读、唱、编、画四种方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

小学音乐、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三五模式

在数字化环境下所构建的音乐、美术学科融合教学推进的三五模式主要涵盖三大板块和五段流程两大方面,其中,三大板块主要特指课堂美育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开发,以文化融合、方法融合、艺术融合为主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五段流程主要阐释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五种学习方式,其中包括课前预习,审美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创造表现,通过结构化与流程化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质在富有审美趣味的课堂得以开发和提高。

小学音乐、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1+2+1模式

形成数字化环境下音乐、美术学科融合教学推进的模式之三:1+2+1模式。即1位老师确定童谣课题,2位老师共同撰写教案制作PPT,1位老师进行跨学科教学。

模式3

三、形成形成音乐美术学科融合的研究价值

强优化,促提升

数字化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开放的四川童谣学习空间,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传承和创新本土童谣的需求,且对于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理念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搭平台,促成长

课题组老师形成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提升校本研修区级研讨和示范课的品质。搭建的各级平台成为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渠道。四川童谣教学创新模式的形成,全面深化了课程改革,落实了立德树人的育人观念,促进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创品牌,拓渠道

在数字化环境下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研究,体现四川童谣本土性和创新性,力图在四川的独特文化传统和数字化环境下,进行一些原创性的研究形成校本课程,这对拓展学校的办学特色,对信息化时代学校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本课题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研究对于学校智慧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以及网上教与学提供了新资源、新思路,从课程融合的新视角进一步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

总之,小学音乐美术融合创新教学研究,为学校带来了跨越时空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新的发展特色。在课题实践中,学校的理念得以传播、文化得以传承,教师的品格得以彰显、专业得以提升。学校管理更加科学,文化更加生动,教师更加优秀,学生更加大气。

参考文献

[1].陆启威.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6(32):22-23.

[2].岳伟.论教育科学研究的跨学科交叉融合[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2,5(01):32-41.

[3].杨俊杰.跨学科融合式教学:思维广场课程的深化发展[J].教育学术月刊,2022(04):87-9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