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4
/ 2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研究

孟高扬、李波、王李莽、顾鑫焱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为了保障城市地铁系统的稳定化运行,我们应高度重视加强地铁性能维护及保养工作,有针对性开展一系列的地铁车辆检修与维护保养技术。这里结合自身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车辆管理的工作经验,重点探讨了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开展高质量的地铁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地铁运行费用,提出合理化的地铁车辆的检修方案,顺利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要求,这样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铁车辆;检修模式;检修技术

引言

地铁车辆现在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出行重要选择,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交通压力,但为了确保地铁车辆的平稳运行以及良好性能,必须要做好检修和维护保养工作,而且该项工作还是及时发现地铁车辆故障可以有效预防各种安全事故出现的有效手段。在科学合理检修和维护保养技术的帮助下,地铁车辆使用年限会变得更长,而且地铁运营成本会有所下降,维修费用也会有所缩减,最终的经济效益反而会有所提升。

1检修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地铁列车检修模式也暴漏出诸多弊端,因此,需对当前的检修模式进行改进,同时也要同现有的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结合,从而更好地对当前的车辆检修模式进行优化。通过传统模式与新技术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改变当前传统模式下对于各种数据测量及记录的烦琐步骤,也能克服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对于故障信息获取不及时、应急处理被动的局面,不仅合理地降低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提升了地铁车辆维修维护的效率,进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理念。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该三家地铁公司都在新开的线路中均采用了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传统模式相结合,并且基于车载检测、轨旁检测、弓网监测等手段获取大量车辆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数据,通过计算机等新技术完成对地铁车辆状态的感知与跟踪、故障诊断预警,提高了列车检修的精度,还减少了人工检查的时间。地铁公司对于地铁车辆的维修维护成本损耗是非常庞大的,并且车辆检修所消耗的费用占到了整个轨道交通维修成本的四成以上。为了解决传统检修模式下用工成本较高的问题,在地铁车辆维修维护中采用新技术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的模式,可以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检修精准度,进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地铁车辆的检修工艺

2.1双日检

双日检主要就是检查车下情况,同时还需查看车内部件外观,至于电气元件故障这些并不属于双日检内容,空调风机故障检查也不属于其中,其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检修工艺。因为车门门控器故障的发生没有规律,所以即使双日检中没有发现问题,之后还是可能出现故障。这种检修工艺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确保日检检车质量,还可以在确保检修质量的同时完善人车配比,起到缩减人力成本的作用,而且不会对行车造成太大影响,可以有效满足地铁车辆运行要求。

2.2月修

如果地铁车辆运营时间或运行里程数达到规定就需要进行月修处理)。进行月修时,检修部门需要对很多方面进行检查,如电气箱、受流器、联轴节和齿轮箱等,对于一些车载设备和各种信号控制设备也需认真查看。进行月修时需要在双日检的同时对各种检修项目进行深化检修,确保检修程度,同时还要使用相关系统对各种设备性能进行检测。此外,还要根据检修周期要求对踏面进行检修,对车轴超声波探伤进行检测,对电气回路绝缘检查等,从而可以有效满足地铁车辆维护运营需要。

2.3定修

地铁车辆应加强定修工作,并保障设备在环境整洁的状态下完成处理。特别是考虑到地铁车辆在运营三年或者三十万公里里程的情况下,开展涉及下、中、上等三个部分的定修处理工作,在此环节中,应落实检修部位和保养内容具有一致性,并能从实际出发来落实具体的细致化项目。如,在进行制动电阻定修的环节中,可以在打开项目的基础上,弄清楚清灰环节是否存在着瓷瓶的开裂情况,当判断存在着裂纹的情况,应及时从实际出发来予以开展拆卸替换的工作。同时,在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制动电阻的瓷瓶环节,考虑到往往存在着较为繁琐的工序情况,这样在实践中往往容易存在着忽视的情况,造成相应的细小化的裂纹容易忽视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应加强定修环节中的开裂瓷瓶的查找,并及时有效提出处理措施,避免车辆运行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利因素,保障地铁车辆的正常化运营发展。

3均衡修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车辆设备整体质量寿命和可靠性的提升,以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列车控制及监视系统智能化、网络化与信息化的水平日益提高,集列车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以及旅客服务控制系统统于一体,实现了对车载设备状态的集中监视、控制、诊断以及管理,为应用和普及均衡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为均衡修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3.1缩短检修时长,提高车辆使用率

均衡修是利用列车空窗期进行车辆检修作业,即早高峰结束后回库检修,确保早高峰列车投运率。每列车每月进行一次均衡修,根据业主的均衡修的实际情况,将高级修程集中的检修项点均衡分配到不同的低级修程中,在保证正常修程内容兑现后,车辆可最快上线运行,大大提升了车辆的使用效率,每次均衡修时长为1天。每列车每年检修12天,且早高峰可正常发车,对运营无任何影响。周期大大缩减。

3.2优化人员配置,减少用人成本

传统的计划性维修造成三月检、定修等修程检修作业量分配不均,修程存在工作量大,而检修人员不足的状况。列检、双周检的低级修程出现工作量较少,检修人员过剩的现象。人力资源得不到均衡分配。而均衡修则是将原来集中时段内的检修工作任务合理的分散到运营窗口或相对低级别的修程中,使得整个检修工作均衡,检修人员和维修工作量也是相对均衡,各个均衡修的修程作业量基本持平,对实现检修效率最大化和人员劳效最大化十分有利。

4架修

考虑到在地铁车辆的运营超过六年或者里程超过六十万公里的情况,应开展架修处理,这就主要是开展车辆的大范围解体的工作,并合理化开展各部件的修复、清洗、检测、组装、油漆、试验以及调试等方面的工作,并能从事厂家出发来落实维修手册的工作范围及标准。结合具体的检修工艺的情况,应落实维修手册,保障车辆的合理化应用,涉及车辆车体和转向架等方面的分解工作,并开展相应的一系列工作。借助于全方位的及时性的架修工作,能落实地铁车辆的运行状态,便于在发现问题的情况下,在最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处理,便于相关任务工作的顺利完成,实现预期的运营目标

5大架修

在开展地铁车辆的运营超过十二年或者总里程为一百二十万公里情况下,应开展大架修的工作,这就是应从整体上来开展较大范围内的全面化的地铁车辆的解体、清洗、检测、修复、试验、组装、调试和油漆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恪守相关的车辆生产所涉及的维修手册的内容,并能落实相关零部件需要开展维修以及维修的程度,明确相关的标准及规范要求。在具体的工艺设计方面,主要涉及车辆的车体和转向架等内容,涉及其中的关键部件及设备的修复、检测、清洗、试验以及调试等方面的工作,进而能有效全方位开展分解、检查及整修工作,落实具体的各个部件及系统的工作,加强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性改造活动,并能全方位更换系统中存在问题的内容,开展地铁车辆系统的全方位的检测、调试等相关工作。

6地铁车辆维护保养技术

对于地铁车辆而言,维护主要包括2方面内容。一是定期进行全面维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维护计划对车辆各种零件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零件出现破损就要及时更换,车辆定期维护其实就是由专业人士进行的车辆保养工作。二是日常维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车辆正常使用过程中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并采取维护措施,例如,检查发现需要添加润滑剂,就需要立刻处理,以便可以防范安全隐患的出现。对于地铁车辆而言,日常全面维护和日常维护是确保车辆可以平稳、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定期保养工作,更是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地铁车辆经过长期运行,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都会对车辆造成损害,所以维护保养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公共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对地铁车辆的运营维护和保养工作,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需通过科学的方法,明确各系统适合的维修方式,利用新技术加传统模式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有效的城轨车辆检修模式,既能保证列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能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21年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概况快报[R].北京: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22.

[2]付杰,李贺,朱慧.智能维保系统在地铁车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北京:,2021

[3]郑亚东.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工艺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第10期).

[4]温清.关于地铁车辆检修制度[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