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广东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3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广东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蔡硕聪1,2,周海波3,,吴智峰4,林润霞5

(1.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农业水利服务中心,广东汕头 515827;

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3.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公共服务中心,广东汕头 515825;4.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福州 350003;5.中共福州市鼓楼区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广东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势态展开阐述,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广东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高质量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广东;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1 广东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意义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差异,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实现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关键路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2021820日,广东正式印发了《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粤府〔202156号),2021121日,又颁布了《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粤府〔202174号)。广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实验区、先行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头羊。所以,对广东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探索广东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进而实现二者的高质量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国内其他省市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促进两化协调发展,打造高质量的发展格局。

2 广东新型城镇化现状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

2.1广东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是广东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已步入晚期,到2020年年底,城镇化率已达74.1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26个百分点,成为继上海、北京、天津之后,在城镇化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的新型城镇化力量。广东城镇化发展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正保持稳步推进和继续提质增效。二是城镇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以镇为核心的组团式城镇格局初步形成,广东常住人口 2022 年底已达1.26568亿,广州,深圳,东莞,3个超大城市全部建成,6 个特大城市(汕头、惠州、佛山、湛江、茂名、揭阳)呈现出明显城镇化趋势。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效果明显,公共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到2022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43375.47亿元,一核一带一区及周边城市的交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主要港口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通航。宜居新城建设也成果颇丰,珠三角九个城市都已成为国家级森林城市,广东省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8.66%2022年底全省森林面积1.58亿亩,森林面积所占比重为58.66%

2.2广东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

一是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使我国的农业、乡村经济得到了持续、稳步的发展。2018-2022年间,广东省农林牧渔业生产总量和增加值的平均增速分别达到3.6%3.85%,而城市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速也超过了9.7%。二是加快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农联动发展模式。广东省于2022年末,建成16个国家级、23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大县、主导产业、特色农产品品种已基本覆盖,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三是农业生产状况不断好转,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广东对发展现代农业非常关注,特别是最近几年,广东省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广东省农机总动力于2022年达2554.00万千瓦,较上年同期增加1.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45.45万亩,同比增长0.8%。全年粮食产量1291.54万吨,同比增长0.9%。蔬菜种植面积达2142.56万亩,同比增长2.6%。蔬菜产量同比增长3.7%,达 3999.11 万吨;水果产量1896.27万吨,比增3.8%;中草药种植面积同比增长21.5%,达到 102.74 万亩;茶叶产量同比增长15.3%,达16.08万吨。

3 广东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存在问题

3.1农业现代化发展融资难,资金有效投入不足

全省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在2017年至2019年间连续 3 年呈下降趋势,2017 年同比下降 8.7%2018年下降了10.4%2019年下降了9.2%。尽管2020年广东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加了,但是只有557.12亿元,只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13%,相对于建设现代化农业所需要的庞大资金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从20112014年,广东的实际使用外资已经达到了1.5亿美元,总体上趋于平稳,但是到了2015年,广东的实际使用外资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只有

7880万美元;这表明广东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额呈下浮状态,引进外资的机制和方式也需要继续完善和发展

3.2城乡人力资源流动不平衡,农业现代化建设人才短缺

城市提供的高质量的医疗、教育、休闲和娱乐等公共资源,是吸引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也造成了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人才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也导致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健全。2015-2020年间,广东省新增就业人数1473万人,城市新增1473万人,城镇只增长123,500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比例不断降低,由原来的53.26%降至43.65%,平均每年降低1.9个百分点。

3.3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争地问题严重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2020年,广东耕地总面积减少数达到6618.91公顷,其中,因修建用途而占用的土地为6519.58公顷,其中,5063.83公顷用于城镇农村及工矿用地,1390.82公顷用于交通运输,二者合计为建设用途占用耕地总面积的99%。农村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发现,城镇化进程并未降低对耕地的占用,相反,在城镇化进程中,农地占用比例一直维持在99%以上,导致农村地区不断出现失地现象。

3.4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粤东西北大多数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沿用了以工业为主的发展方式,但是当前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城镇化速率明显低于城市建设用地,因而,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地一体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此外,缺乏产城融合的开发体制。这就造成了城市功能单一,布局不合理,发展停滞,区域综合服务功能不强,城镇化发展的品质有待提升。

3.5区域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珠三角遥遥领先,粤东西北落后

广东的珠三角地区是一个城镇化程度比较高的区域,已经进入了城镇化的成熟期,但是粤东西北的城镇化速度与珠三角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还不如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各市的城镇化程度差别很大。21座大城市中,达到80%以上人口城镇化率的城市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就有7个,粤东西北只有1个,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普遍,且各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3.6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从广东城市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的比重来看,农村和城市之间有很大的差别,这使得优质人力资源、资金流和核心技术等生产要素都聚集在了城镇,这就导致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源。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深刻次矛盾成为制约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从2007年起,广东的收入比就一直在下降,到2021年已经降到了2.46,比2006年下降了0.6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江苏作为沿海另一个经济大省,其城乡居民收入比却降到了2.19,这反映了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并不乐观。

4 广东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4.1完善促进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投入和监管制度

要想破解广东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资金瓶颈,必须要通过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协作和共同参与,才有可能实现。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增加对三农领域的财政扶持力度,并逐渐增加其覆盖面。二是广东省各级政府要把政银保工程搞好,提供特定额度的无抵押贷款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农业园区等配套设施建设,培育高质量市场主体;三是要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办法,鼓励政府、社会团体、爱心企业、公益人士等积极参与到农业现代化中来,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费支持和发展保障。

4.2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必须强化对人才的培养,为推动广东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强智力支持能力。要发展乡村经济,关键在于人才。一方面,成立农业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当地农业现代化,另外,还可以抽调一些来自于国家有关部门的业务骨干,通过选派干部到基层任职,引导基层组织和农民一起探索新型农业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农业现代化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各级政府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对优秀人才的保障和选拔任用,在财政政策、土地流通、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扶持,我们要引导更多的乡贤、乡情企业家和城市能人回乡来发展自己的产业。对有创业精神的专业人才,要引得来、留得住,做得久,让他们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有生力量和内生动力。

4.3新发展理念引领,实施建设特色农业专业镇等工程

一是为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施三农计划,增加土地征用补偿,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农民能够享受到发展的好处。二是要大力发展新的农业经营主体,例如高素质职业农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中小农户与大市场相结合。三是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就业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让乡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4.4建立和优化两化高质量协调发展体制机制,逐步提高两化协调发展质量

首先,要建立健全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发改委、农业农村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商务局等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化协调发展委员会,制订两化高质量协调发展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估指标,并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干部等工作相挂钩。二是要以两化良性互动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把新城市建设与其相适应的发展战略相衔接,在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农业田园城市。

4.5多措并举,推动广东区域间城镇化协调发展

一是要通过构建珠三角城镇间的联动发展机制,实现广东城市群的整体建设,带促进整个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加速珠三角城镇群与粤东西北部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加快阳江、清远、云浮、韶关、河源、汕尾等为代表的非珠三角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进行深入的整合,加强了城镇之间的分工与联系,促进粤东西北的发展。二是出台一系列政策条例和激励措施,促进粤东西北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制定粤东西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举措,同时,对珠三角内各省市和非珠三角的区域进行联动发展并指导和扶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通过引入各类生产企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容量,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4.6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城镇化发展提质升级

要努力在一定时期内挖掘镇域在容量承载方面的潜力一是要根据存量优先的原则,盘活城镇低效用地。在不影响城市景观、安全及生态条件的前提下,改善现行城市用地布局不合理状况,达到提高城市容积率的目的。同时,推进两化的协同发展,建立健全的自然资源综合评估指标,以此为基础制定政策,合理分配资源,切实实行总量-强度双重控制。根据广东地区的具体省情,尽快制订人地挂钩的具体措施,并将两化协同发展成果列入到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评中,推动城镇发展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化,分步推进,使人的城镇化和土地的城镇化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国泰.河北省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20): 215-219+225.

[2] 闫玉科,徐伟祁,林志豪.广东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协调发展研究[J].南方农村. 2022,38(03):4-9+27.

[3] 朱硕.金华市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23.

[4] 于雪丽,鹿永华,满学豪等.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机制[J].农业工程,2022,12(07):153-156.

[5] 张慧敏.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4):87-92.

[6] 蒋妍,舒晓惠,张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山西农经,2023,(05): 1-4+12.

[7] 吴丽敏.漳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度分析[J].山西农经,2023,(04):6-9+14.

[8] 李想,汪烨,尹路等.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探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6(06):36-45.

[9] 蔡硕聪.广东省低碳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9,(03):85-86.

作者简介:蔡硕聪(1981-),男,广东汕头人,致公党党员,高级经济师,硕士生导师,本科学历,农业推广硕士,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研究方向:农村改革与区域发展;周海波(1987-),男,广东汕头人,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吴智峰(1982-),女,福建莆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财经;林润霞(1982-),女,福建福州人,讲师,研究方向:党建,经济。

基金项目: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2023年参政议政立项课题“关于加快推进广东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建议”(编号: 2023-273)的调研成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研项目创新管理2022年重点课题“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效应评价及对策研究”(编号: JKSC14270)的调研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