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致病菌感染有哪些?如何进行检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临床常见致病菌感染有哪些?如何进行检验?

杨文君

周口骨科医院医学检验科  河南周口  466000

在临床实践中,各种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是常见的问题。及时准确地进行感染后微生物的鉴别诊断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致病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效进行感染的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加重。本文将科普临床常见致病菌感染的检验方法,帮助读者了解临床常见致病菌以及感染后检验的基本流程。

一、常见致病菌种类与分布

临床常见的致病菌感染涉及多种不同的菌种,它们在不同的感染部位和类型中具有不同的分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菌种及其可能引起的感染部位和类型:

  1. 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出血性链球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细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细菌,可引起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伤口感染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病等。

2. 真菌感染:念珠菌感染常见于口腔、阴道、皮肤等部位,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曲霉菌感染多见于呼吸道、皮肤和指甲等部位,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隐球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引起肺部感染、脑膜炎等。

3. 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等。

4. 寄生虫感染:蛔虫、钩虫、蛲虫:引起肠道寄生虫感染。

二、常见致病菌感染检验的作用价值

1. 确诊疾病:通过感染检验可以确定病患体内是否存在致病菌,并确诊相应的感染性疾病,对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指导治疗:不同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感染检验可以明确菌株的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药物选择和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3. 预防传播:感染检验可以及早发现感染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和预防措施,以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4. 评估病情和预后:感染检验结果可以反映感染程度、病情变化及对治疗的反应,为医生评估病情变化和预测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5. 流行病学研究:通过感染检验结果,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感染病原体和传播途径的情况,为公共卫生部门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常见致病菌感染检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确诊疾病、指导治疗、预防传播、评估病情和预后,并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临床常见致病菌感染的检验方法

一)标本采集方法

1. 血液标本:通过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一般取2-5ml,用无菌技术采集,并送至实验室进行血培养,以检测血液中的致病菌。

2. 尿液标本:早晨第一次排尿时采集,使用无菌容器,约取10-20ml的尿液,送至实验室进行尿液培养,以检测尿液中的致病菌。

3. 痰液标本:使用无菌容器采集深咳嗽产生的新鲜痰液,约取1-2ml,送至实验室进行痰液培养,以检测呼吸道感染相关的致病菌。

二)常见感染性疾病检验方法:

1. 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最常用的致病菌感染检验方法之一。通过将患者样本(如血液、尿液、骨髓)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利用培养条件(如温度、气氛)促使细菌生长,从而观察和鉴定致病菌。

2. 快速检测方法:目前临床上也广泛采用了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如荧光PCR、实时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致病菌的DNA、RNA或蛋白质,对于快速诊断及治疗决策有很大帮助。

3. 血清学检验:血清学检验常用于某些病原体感染的诊断,如病毒、立克次体等。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病原体特异性抗体的存在与水平变化,可以判断是否感染、感染的时间以及免疫应答情况。

4.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一些局部感染或组织损伤明显的患者,可以通过组织活检或切片检查来确定致病菌感染和病变情况。这种方法对于病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结果分析与报告:

1. 培养结果分析:实验室会根据培养的结果,进行致病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确定感染的菌种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检验报告:实验室会将检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给医生,报告中包括检验数据,微生物检验中的菌种鉴定结果、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检验建议。

四)新技术与研究进展

近年来,致病菌感染检验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研究进展,这些进展为感染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新技术和研究进展:

1. 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鉴定致病菌的基因组,了解其特征和耐药性等信息。这有助于判定感染的菌株类型、传播途径以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指导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

2. 质谱技术:质谱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微生物代谢产物、蛋白质或DNA/RNA片段的质量和电荷比,快速鉴别致病菌,甚至提供其亚种水平的分类信息,这种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技术可以加速致病菌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

3. 快速诊断试剂:快速诊断试剂包括快速免疫学试剂、核酸检测试剂等,可以快速地检测致病菌感染,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结果。例如,免疫学试剂可以检测致病菌的抗原或抗体,核酸检测试剂可以检测致病菌的核酸片段,这些试剂通常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对于快速筛查和早期诊断非常有价值。

4. 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可以并行检测多个致病菌或多个检测指标,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的特点。通过在芯片上固定捕获相应的探针,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加快检测速度和提高诊断准确性。

5. 微生物组学:微生物组学研究致病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通过深入了解致病菌的生态学特征和宿主微生物组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致病机制、预测感染风险以及指导个体化治疗。

这些新技术和研究进展为致病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选择以及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有助于提高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水平。

(五)临床指导和疾病控制

针对不同的致病菌感染,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策略,可以降低感染的传播风险。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过度或不恰当使用抗生素是防止致病菌耐药性发展的关键。临床指导应该鼓励医生进行合理的用药决策,并监测药物敏感性和抗药性的变化,以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通过早期诊断、感染控制策略、合理用药、培训和监测与报告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致病菌感染的传播,并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四、患者如何配合完成实验室检验?

患者应积极配合实验室检验,临床常见致病菌感染的检验需要患者的配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资料提供:患者需要主动提供自身的病史、症状以及就诊情况等相关信息,这些资料对于确定检验项目和分析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2. 样本采集:根据具体的感染类型和部位,医护人员会指导患者配合进行相应的样本采集。比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皮肤、粪便等样本的收集,通常需要患者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时间进行配合。

3. 协助检验操作:在实施检验过程中,患者需要根据医护人员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动作或姿势调整,以确保检验的顺利进行。比如,咽拭子检验时需要患者张口并将拭子顶住咽喉等。

4. 遵循特殊要求:针对某些特定的检验项目,患者需要配合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空腹采样、停药指导等。患者的积极配合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小结

不同的致病菌感染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方法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设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通过对临床常见致病菌感染的检验方法的科普,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到感染后如何进行检验并明白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对于指导治疗和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在实际临床中,如果出现感染的症状,及时向医生咨询并进行相应的检验,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感染,并提高患者的康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