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如何判断病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儿童腹泻,如何判断病因?

陈菲 

广东省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  儿科 524000

腹泻为儿童的常见病,主要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的消化疾病,也是目前临床中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家长无需过于焦虑,明确腹泻病因后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因此,本文将向大家介绍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及其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1儿童腹泻的临床表现

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消化道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1日内大便次数增多、便量增多、大便性状稀薄或水样状等,伴或不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欠佳等,病情严重的还会出现发热、疲倦等,或者是口渴烦躁、尿少等脱水症状。一旦出现精神差、发热、脱水等症状需及时带患儿就诊。

2儿童腹泻病因

儿童腹泻可分为生理性腹泻与病理性腹泻,通常生理性腹泻主要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在出生后不久会出现腹泻,每日大便频率较大且大便性状较稀,但是婴儿精神状态良好,无哭闹、呕吐等症状,对其体重、身高等生长发育指标无不良影响,此种情况多在添加辅食后大便性状、频率会逐渐恢复正常,故无需临床干预,家长做好婴儿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尿布,用温水清洗干净婴儿臀部喝保持干燥,避免皮肤局部损伤即可。

病理性腹泻的病因主要分为感染性因素与非感染性因素,具体为:

2.1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性腹泻:以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多见,其次是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多表现为大便量多、稀薄或水样便,无腥臭味,部分伴呕吐、发热等症状。病毒感染是有自限性的,家长嘱孩子多喝温水,并注意观察孩子的口唇是否干燥、尿量,一旦出现脱水或精神状态欠佳、发热、呕吐及时到医院就诊。

(2)细菌感染性腹泻:此类型病情严重程度重于病毒性腹泻,部分患者大便常伴有粘液、血样,且伴发热、腹部绞痛、无食欲等,极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引起细菌性腹泻的病原物常见的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霍乱杆菌等,在临床上通过粪便检查及细菌培养可确诊。抗生素是细菌性腹泻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会有良好治疗效果,反而有可能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加重病情。因此,对于怀疑细菌性腹泻应及时就诊,遵医嘱用药。

2.2非感染性腹泻

(1)饮食因素:①喂养不合理:饮食不规律、饮食量不当、突然改变食品种类、摄入过多脂肪类、淀粉类食物,或饮用含高果糖、山梨醇果汁等,均有可能影响胃肠消化功能,致使食物不能充分被消化吸收,堆积在小肠内,使得肠腔内酸度下降,肠道内菌群紊乱,促使食物发酵腐败,分解产生短链有机酸引起肠腔渗透压升高,诱使肠蠕动增加诱发腹泻。此类型腹泻症状多为经过饮食调节、止泻、益生菌等对症处理后症状可缓解。②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鸡蛋等奶制品、蛋制品过敏。③原发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或活性过低,致使肠道对蔗糖、乳糖等糖类物质消化吸收不良导致腹泻。

(2)气候因素:气候骤变、腹部受凉致使肠道蠕动显著增加,或者天气炎热肠道内消化液分泌量较少或因口渴饮用过量牛奶,致使消化道功能紊乱造成腹泻。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主要指在儿童服用抗生素期间出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其发生与患儿年龄、原发疾病以及抗菌药物种类、用药疗程、用药途径、联合用药等有关。

3、儿童腹泻家庭治疗措施

(1)调整饮食:儿童出现腹泻症状,若伴严重呕吐可禁食4~6小时,其余腹泻患儿均不建议禁食水,但可适当调整饮食行为,如:母乳喂养患儿,继续母乳喂养,但可根据实际腹泻情况暂停或减少辅食;以配方奶喂养为主的患儿,可适当喂养米汤、萝卜泥、苹果泥等(苹果、胡萝卜为碱性食物,其含有的鞣酸、果胶有止泻作用)。对于怀疑原发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引起的腹泻,可暂停乳类喂养,改用去乳配方奶、豆制品代替喂养。其他腹泻患儿腹泻发生后可选择清淡、易消化食品。在腹泻症状停止后,可适当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或每日加餐1次,持续2周,以促使患儿赶上正常生长速度。

(2)注意补液:腹泻症状发生后可适当口服补液盐,或遵医嘱静脉补液以预防脱水。

(3)记录患儿的出入量:家长尽量详细记录腹泻、呕吐的次数、量、大便性状或呕吐物性状、尿量等情况,必要时可对大便、呕吐物拍照,就诊时提供医生,便于医生更清楚地了解病情,合理治疗。

(4)病情观察:腹泻患儿一旦出现以下症状需及时到院就诊:①大便次数显著增多;②伴尿少、眼眶凹陷、烦渴等脱水症状;③精神萎靡、嗜睡等;④患儿烦躁、哭闹不安,甚至出现抽搐等症状。

(5)皮肤护理:对于需要使用尿片的腹泻婴幼儿,应注意保护患儿臀部皮肤完整性。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洁干净患儿的肛周、臀部,用凡士林或其他润肤露保护皮肤,预防“红屁股”发生。若臀部皮肤已出现损伤,在做好皮肤清洁的同时,还需保持皮肤干燥,遵医嘱外用药。

4、儿童腹痛常用药使用注意事项

(1)口服补盐液Ⅲ用药注意事项:常用的口服补盐液Ⅲ为低渗性口服补液盐配方,其正确用法是1袋补盐液一次性用250ml温开水冲完,分多次服用,但切勿隔夜服用。若1袋补盐液未按照说明书用250ml冲服或1袋分多次冲服,均有可能影响药浓度,致使其治疗效果未达理想。

(2)肠粘膜保护剂:蒙脱石散是临床最常用的止泻药,其属于肠粘膜保护剂的一种,有改善肠道吸收分泌功能,抑制病原微生物侵袭的功能,对各类型腹泻均有良好的止泻的作用,而且该药副作用较少,备受家长所欢迎。但需注意,蒙脱石散可能会引起便秘,故一般在服用后大便逐渐粘稠即可停止服用蒙脱石散。此外,不合理使用蒙脱石散可能会影响其治疗效果,故家长应知悉蒙脱石散的正确服用方法,如:①尽量空腹服用,可在饭前30min服用;②1袋蒙脱石散用50ml温开水冲服快速服用(药与水的调配比例可根据蒙脱石散的剂量适当调整);③蒙脱石散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吸收利用率,故当其需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时,用药间隔时间至少1小时。

③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复方乳酸菌、双歧三联活菌等为临床较常见的益生菌制剂,其有助于促使肠道正常菌群平很,抑制病原微生物侵袭,进而有助于改善腹泻症状。但在使用益生菌过程中需要注意,当益生菌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注意益生菌与抗菌药物间隔2小时以上。此外,益生菌制剂宜用温水冲服,不能用热水冲服。

④抗生素:并不是所有腹泻均需要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抗生素应在医师确定腹泻病因后遵医嘱用药。

⑤中成药:目前市面上存在较大有止泻作用的中成药,家长不宜自行购药,应在指导下合理用药。

⑥其他对症药物:腹泻患儿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其他症状,必要时需进行对症处理,如伴呕吐症状,可应用维生素B6、胃复安等止吐;伴腹痛症状,可应用山莨胆碱止痛;伴恶心症状,可应用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抑酸。但需注意,在腹泻病情不明确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自行用药,应由医师腹部查体、病因确定后合理用药治疗。

总而言之,儿童腹泻病因较多,不可盲目止泻,若家长难以识别腹泻病因,或一般状况较差,伴随发热、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到正规医院就诊和进行相关检查,便于临床对症处理。

陈菲;1987.05;女;汉;广东湛江;本科;主治医师;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