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规划对水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生态水利规划对水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

周昊

塔城水利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塔城地区 834300

摘要:生态水利工程学是水利工程学的新分支结构,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得考虑到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往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只考虑到了人类社会的需求,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水资源也在不断地减少。本文就生态水利规划的重要性、原则及其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工作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生态水利规划;水文环境;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在享受物质生活带来的美好时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水资源的短缺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所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传统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环境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见,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于环境保护充分的结合起来,以此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水利规划的重要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和工作质量,但另一方面也对包括水资源在内的各种自然资源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水资源储量虽然相对丰富,但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在全球范围内却处于较低水平,这导致水资源的供应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当前,国内的很多河流上都已经建成或正在兴建各种规模的水利工程,其目的是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节,以便于更加科学地实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从这些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结果来看,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因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不合理而影响到工程效益正常发挥。鉴于此,不仅要重视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要对其规划设计工作进行充分重视。具体而言,需要在充分分析项目所在地水域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规划,要确保所作的规划方案必须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原始特性,在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工程对水文环境的破坏,以最终达到改善生态系统、保障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目的。

二、进行生态水利规划的原则探讨

(一)保护水域整体性

现实中,一个地方的水利工程项目可能会对当地水域的水文环境造成较多的影响,有的水利工程甚至可能会使河流的流向及水系结构发生改变,而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时,必须要特别注重维护水域的整体性,要为未来的工程建设打好基础。具体而言,要在确保水域环境及周边生态环境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工程要素的合理安排来形成比较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案。

(二)维护水域自我恢复能力

人们兴建水利工程项目的根本目的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节,以便于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但自然流域的水域本身就具有自动调节和恢复的能力,不能因为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而破坏这种原始调节和恢复功能,否则必将对水域内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生态水利规划必须充分考虑自然流域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在充分尊重水域自我恢复能力的基础上进行。

(三)保证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生态水利规划除了需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需求外,还必须确保其发展的持续性,既要满足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和建设的基本要求,还要兼顾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时,一方面要确保所作规划方案满足相关的工程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要结合生态学原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在确保水域环境稳定的基础上争取效益最大化。

三、生态水利规划的现状及原因

(一)生态水利规划的现状

我国水资源在全球水资源总量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即便如此,受我国人口较多的影响,我国水资源也出现了短缺的现象。在此大背景下,水资源出现了生态水利规划建设的新利用方式。目前,生态水利规划建设工程,已经在我国多数河流开展,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不过,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生态水利规划建设工中,仍需要解决诸如水利生态规划体系欠缺合理性、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不合理的问题。对此,生态水利规划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工作,重视对生态水利的合理规划。

(二)生态水利规划的原因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水利规划是其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根据生态水利规划的现状,分析对生态水利进行规划的原因,主要可概括为两点。一方面,水利工程自身因素。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会影响水文环境。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开展,均可能会使水域环境产生污染性影响。此种影响,会对水域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污染性影响,而且也会影响水文环境特征。所以,为有效避免水文环境被污染的程度,对生态水利展开规划是极为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对生态水利进行规划,是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也能够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水利的规划,是结合生态环境基本状况展开的,对生态环境,具有保护性作用。因而,要对生态水利展开规划。

四、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

(一)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具有保护作用

生态水利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实施科学有效规划的目的在于维护水域内水文环境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尽量降低水利工程项目对水文环境的负面影响。现实中,一个地区的水文环境及其特征是开展生态水利规划的重要依据,只有在规划时就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才能确保最终所作的规划设计方案对水文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从生态水利规划的意义来看,实施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可以对水文环境进行保护,这符合国家所提倡的生态保护以及协调发展的政策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生态水利规划可以降低水利工程对水文环境的破坏

因为水利工程项目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对工程所在地的水文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来尽量减少这种影响就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需要在工程建设之前就对该地区的水文环境及其特征进行充分分析,并在此基础进行规划设计,通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来抑制工程对水文环境的破坏影响。此外,进行生态水利规划还能够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预判,并提前就制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使程度的破坏被降到最低。

(三)对水文环境一致性的维护具有积极影响

开展生态水利规划的目的就是高度重视了水利工程所在水域的水文条件,充分了解了水文条件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并且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前期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工作,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一定的干涉。由此可以看出,开展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一致性具有一定积极的维护作用,确保建设水利工程的水域生态环境在施工前后不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进一步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从水文环境方面而言,生态水利规划对于水文环境一致性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直接关乎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参考相关的资料,遵循设计的原理,不能因为盲目的设计阻碍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

参考文献:

[1]张连刚,谢宇.生态水利规划对水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J].水利技术监督,2023(9):126-129.

[2]白立影.生态水利规划与水文环境的关系分析[J].黑龙江水利,2017,3(12):40-42.

[3]李新泉.生态水利规划对水文环境的积极影响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