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建造与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精益建造与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金巍 董文进

中建六局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00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同时,精益理念逐渐渗透到建筑业的各个方面,尤其对建筑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精益管理模式的应用,严格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协调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本文详细介绍精益建造策划及实施要点,通过设计优化等措施提高工程一次成优率,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精益建造;建筑企业;管理措施

引言

目前,国内建筑业快速发展,大量住宅建筑拔地而起,传统施工方式按顺序依次施工,施工周期较长,且地上文明施工管控难度大,整体形象管控难,较多工序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未能提前开展,施工过程物料消耗较大,难以实现节能降耗点。通过设计深化及优化,减少质量缺陷,提高一次成优率。本文通过选用新工艺、新材料及新设备,同时选用周转性高的物资材料及设备,策划部分工序穿插施工,提前开展,实现照明、消防、排水、道路、临边防护等深度永临结合,降低消耗,实现绿色节能。通过措施优化,提高施工安全及施工效率。

1 精益建造

精益建造(Lean Construction)由丹麦学者Lauris Koskela提出,并于1993年成立了精益建造国际联盟组织(International GroupofLean Construction,IGLC)。精益建造是一种基于精益思想的建筑生产管理理论。该理论面向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以顾客需求为中心,构建了工程建造价值链,并持续减少价值链上的浪费。其目的在于实现价值最大化、浪费最小化,同时满足顾客的需求。在不断的发展中,精益建造形成了TFV(任务-流程-价值)理论体系。此外,还发展出了相应的支撑技术体系:末位计划者系统(Last Planner System,LPS)、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CE)、准时制(Justin Time,JIT)、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看板管理(Dashboardmanagement)、5S管理、均衡施工、供应商伙伴关系管理(Partnering)等。目前,信息技术能力不足和信息冗余已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可以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提高信息沟通和共享,推动精益建造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应用。

2 精益建造理念的重要性

2.1 控制建设总体成本

首先,严格监控施工质量可以避免高成本和成本过高的问题。第二,项目技术总监应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成本规划,更新技术措施,找到经济安全的施工方案,提高机械利用率,控制施工质量,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同时,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水平和内容相对复杂,影响任务执行的因素多种多样。这要求负责人员考虑某些细节,以便详细实施要求。此外,如果住房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受到严格监控,施工质量受到控制,质量管理在整个施工项目中进行,这有助于项目的独特鉴定和设计,减少返工、人员损失,避免二次返工造成的物质财政资源,避免增加对建设项目和工程管理的投资。

2.2 合理控制项目周期

现代建筑工程往往具有周期性要求,要求施工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对复杂的工程任务。然而,这一过程有许多局限性。为了获得最佳结果,施工团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进度。科学控制将根据项目进度、团队的整体实力和资金的运作、适当技术形式和专用设备的选择、科学建设的实现以及组织工作的灵活调整进行。每个人都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同时按照设计质量要求执行施工任务,避免影响施工时间,并控制技术进度。

3 建筑企业精益建造理念的应用

3.1 完善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开展过程中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实现企业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管理目标。在实际过程中要注重将企业自身的管理与企业的发展规划管理同步进行,找准市场定位,在发展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监管体系,使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升企业经营决策力和市场影响力。在企业自身内部经营发展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管理模块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在管理计划制定初期要针对不同管理模块的独特性,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制度的影响下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以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效益。

3.2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措施、安全监测、安全评估等,旨在确保工程安全,预防事故发生。安全管理涉及到工人个人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多个方面,要求管理者和工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各项安全规定和标准,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有序。在安全管理中,除了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还需要实施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估和监督。只有安全管理得当,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且保证工人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3.3 施工设备和材料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的控制,并进行规范性维护。日常管理必须以某种方式进行。在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和检查时,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以防止机器和设备因使用不当而闲置,并确保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住房建设的各个阶段和细节中传播有关标准。此外,建筑材料也需要严格控制。在采购材料时,必须严格遵守标准,以防止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可以派遣专家管理设计材料,分析材料性能,推广新的低消耗工艺,选择最佳材料,同时确保质量,以确保这些设计材料的安全和正确使用。在技术材料储存期间,负责管理人员还应定期对这些材料进行抽查,以防止因储存不当造成的材料问题,并有效确保整个材料管理的安全。

3.4 成本管理

在建筑工程成本精益建造工作中,应该提前进行成本价的测定工作,做好所有工程量内容的分析,对其加以评估,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定投标报价。明确整个工程施工难度和规模,并且对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包括工期、质量、标价等方面进行检查。在成本控制中,需要对材料的采购环节加以控制,可以对采购方式进行合理化设计,进而能够保证施工材料的采购满足施工要求。还应该对供货商进行合理选择,一般会选择信誉比较好的供应商来提供相应的施工材料,能够确保质量要求。同时对其进行合格证的检查,抽查产品质量,进而能够避免出现质量差的材料,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所有施工材料的名称、质量要求、规格、数量等进行计算和总结,为材料采购工作奠定基础。还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材料的管理,确保材料分类存放,保持通风,避免潮湿,有效确保材料在保存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的下降。

4 结束语

社会不断进步,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引入到建筑企业经营过程中,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了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要采用精益建造模式,严格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采用系统成本法节省运营费用,制定详细完善的奖惩机制,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协调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多个方面拓宽企业成长空间,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梅凯.精益建造在精装房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20.

[2] 付涛.建筑企业精益建造能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9.

[3] 苗震.精益建造在保障房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9.

[4] 秦云南.精益建造体系的建筑管理模式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07):165-166.

[5] 方颖.精益建造体系的建筑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