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训课程的探究与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1
/ 2

高职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训课程的探究与改革

谈艳

身份证号码:310105197706262822

摘要:仪器分析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仪器分析实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实训的有效实施关系到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学科发展。仪器分析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往往比较单一;仪器设备少、更新不及时;实训设计不完整、实施受限制;教学模式单一、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评价不全面、反馈不及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并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为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职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训课程;探究与改革

引言

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传统实训模式存在问题,加大了培养高质量药学类专业人才的难度。本文对高职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训课程的改革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实训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为进一步优化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1高职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训课程的问题

1.1实训课程安排单一

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学生实训的单位较大一部分为药品流通企业。虽然学校制定的药学类专业课程标准、实训大纲中明确规定,在药品流通企业实训的学生需在医药门店、药品配送等部门进行轮岗实训,且对学生在各部门轮岗实训的时间均有明确规定,但部分企业未能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实训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学生实训的部门,岗位安排较为单一。

1.2团队建设较薄弱

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的核心任务,高水平、结构化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高水平专业群体建设的重点工作。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由来自不同专业和实践背景的优秀教师和行业导师组成的一群以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为目标的团队。但目前高职药学专业的教师团队大多属于松散组织,主要体现在:(1)人员结构方面,校内专任教师基本上为专业课教师,没有吸纳相关基础课教师加入。(2)医药企业的兼职教师稳定性有待加强,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3)由于多数学校暂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吸引行业大咖、优秀产业导师加入教学团队,未形成紧密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呈现团队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强、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目标不明确及团队协作凝聚力不强、培养培训科研服务成效性不强的局面[1]

2高职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训课程的改革策略

2.1优化教学目标和内容

  1. 增加设计性实训教学内容。仪器分析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训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训练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当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教授维生素B1的含量时,应该先让学生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实训内容,阐明实训设计思路,与教师探讨后,按照自行设计的方案开展实训,并总结实训的结果和结论。2.增加药学应用。作为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仪器分析实训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其在药学方面的应用,将仪器分析技术与药学知识紧密结合,注重实际应用。例如可以增加与药学相关的案例分析等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仪器分析技术的实际应用。3.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仪器分析技术在不断发展,为了让学生跟上时代潮流,应该引入新的仪器分析技术,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例如可以增加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内容。4.强化思政教育。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不要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注重科学研究伦理和药物安全等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5.优化实训教材。仪器分析实训教材应该具备针对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贴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提供详细的实训操作步骤和实训数据分析方法,使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实训技能。

2.2衔接前期、后期课程,完善实训设计

  1. 制订更加合理的实训计划。由于药学专业学生人数众多,在规划仪器分析实训课程时,需要制定详细的实训计划和时间安排,以保证实训操作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进行。2.衔接前期、后期课程,完善实训设计。我校仪器分析课程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基础课程,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训技能,因此,如实训前的溶液配制、样品处理等实训操作,学生可以在实训室开放时间段内自行完成,并上传至学习通平台。后期,在学院开设的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等专业课程中,仍会使用到仪器分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将部分实训内容分散到这些课程中进行,以此达到课程间的衔接,从而强化整个知识体系。3.增加实训课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增加实训课的总时间,增加学生与仪器设备接触的时间,提高实训操作的熟练度,从而更好地掌握仪器分析实训相关知识和技能。4.将仪器分析实训课程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融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2]

2.3“智能+”是中药学专业课程建设的趋势

中药学专业知识的传承和学习周期较长,要想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需要大量的实践和训练过程,使学生被动接受中药学知识,难度大,容易混淆,时间一长,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在远程虚拟实验室中,实验不再局限在物理空间的实验室中,实验者可以通过网络不受时空限制地利用实验设备进行实验,和其他实验者共享资源,可实现合作实验、指导实验、远程实验等,大大提高学习和研究效率,为实验教学环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集中展示平台实验空间,让学生在网上做实验、虚拟做真实验成现实,为增加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

2.4建设实训就业基地群,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加强市场调研,邀请医药行业相关专家到市场一线,全面了解医药行业相关岗位的具体要求,结合用工数据,与医药企业、医院合作,构建实训用工一体化运行保障机制。根据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学校考察、专题论证等方式,遴选出专业对口、企业规模大、行业知名度高、管理规范的医药企业共建实训就业一体化基地。按照一般、紧密、示范三个层次,与医药行业龙头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实训就业基地群。这些校外实训基地拥有先进的设备,具备规范的生产服务流程,拥有技艺精湛的指导师傅,能批量接收学生实训,并能承担一定课时的教学任务。校企共同制定考核标准,采用“学生+准员工”双身份育人模式,落实“双导师指导、双场景教学、双考核控制”育人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认同感,助力学生快速成长,形成了校企贯通招生、培养、就业各环节的人才培养新路径[3]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药学仪器分析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通过优化教学目标和内容、搭建开放式实训平台、衔接早、晚课程、完善实训设计、建设实训就业基地群,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等,初步建立了适合本学院仪器分析实训的教学方法和考查指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仪器分析实训教学水平有了较大进步,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婷.高职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广东蚕业,2017,51(05):44.

[2]邢志霞,崔燕兵,王丹.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训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06):27-28.

[3]黄百祺.高职药学类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08):209-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