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初中生学习拖延行为解决途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后疫情时期初中生学习拖延行为解决途径探究

杨锋 固原市第三中学

(固原市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GYKT-JC-03-030”)

摘要:学习拖延是疫情结束后中学生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它对学生的学业、情绪和自信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后疫情时期初中生学习拖延行为的解决方法,试图探索一条操作性比较强的途径,在老师和家长应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支持措施的情况下,帮助初中生克服学习拖延行为,切实转变学习观念和态度,从而建立积极的学习习惯以应对学习中的各种新的挑战。

关键词:学习拖延行为;初中生;自我控制;不确定性。

在疫情时期,尤其是长时间的连续线上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和学习行为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当结束线上教学,回归正常的线下教学之后,这些影响以十分显著的行为表现在学生学习的许多方面,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出现了轻重不一的拖延现象——写作业拖拖拉拉,交作业磨磨蹭蹭,课前预习蜻蜓点水,课堂参与有气无力,课后复习敷衍应付,老师布置任务讨价还价......这些无意义的拖延在很大程度上较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消解了老师的教学计划,阻碍了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体来看,拖延症是许多中学生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学生面对作业、考试、社交和其他方面的责任时,他们总是无法立即行动,而是经常拖延。疫情期间长期居家学习的情况加深了这个问题,学生原有的生活和学习节奏被打乱,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变迁,对于初中生来讲,这样的变故所造成的心理冲击远远大于行为习惯的改变,对生活的不确定性和缺乏有效的社交活动让他们变得焦虑不安,长时间的封闭又在不断强化这种焦虑不安,与老师同学遥远的距离感也让学习这个行为本身变得模糊和难以界定,如果自身本就自律性较差又缺乏有效监督,对学习本身意义的迷茫也会淡化对学习目标的追求,从而强化学习上的拖延行为。

对于学生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善学习上的拖延行为。

1.制定清晰的计划制定清晰的计划可以帮助初中生避免拖延。清晰的计划可以提供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减少学生在决策和实践方面的不确定性。家长和老师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去构建学习的意义,让学生在理解学习的意义的基础上,为自己的学习行为制定清晰的计划,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2.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帮助初中生克服拖延症。通过克服冲动和增强自我效能感,初中生可以更有效地规划和完成任务。初中生本就处在青春叛逆期,性格上比较张扬跳脱,缺乏对自己行为后果的预判和认知,因而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老师和家长要刻意去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不断设置小目标和简单任务的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3.改变思维方式改变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初中生应对拖延症。学生可以改变他们的思考方式和态度,从而减少焦虑和负面情感,更积极地应对任务。疫情导致的线上教学虽然是阶段性的,但造成的影响却是长期的,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疫情期间形成的思考方式和态度也将会是一个十分长期而又艰难的任务,需要老师和家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学生自己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

4.增加社会支持增加社会支持可以帮助初中生应对拖延症。学生可以寻求来自家庭、同学和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以获得更大的信心和动力。疫情所导致的一些学习观念的变化不是个别的,而是在学生中具有较为普遍的影响。因此在后疫情时期,家庭的氛围、学校的环境、老师的态度、同学间的关系往往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观念和态度的重要因素,构建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能够有效改善整体的教育教学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充分发挥先进带后进的优势,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对于老师来讲,也需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困境。

1.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调适好自己的情绪状态,不要以消极情绪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用乐观的态度、真诚温情的语言给学生更多积极的心理暗示,多用表扬性的语言,尤其在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时要掌握好说话和做事的分寸,不要增加学生无谓 的焦虑。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断提醒自己“我可以完成这项任务”而不是“我可能无法完成”。

2.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拖延很大的原因在于学生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常常会因为各种无关因素而降低了学习的参与度。许多学生在面对复杂的任务时感到无从下手,往往任务一直拖延着。因此老师在安排学习任务时,可以尝试把复杂的任务分解成为比较小的、可管理的任务单元,一方面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另一方面越小的目标也越容易让学生集中注意,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任务中去。

3.改革作业设计。减少重复性作业,增加趣味性作业,丰富实践性作业。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在减少作业总量的情况提升作业的质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既不觉得单调乏味,敷衍应付,也不会让学生平白煎熬时间,又缺乏显著的实际效果。当作业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时,也就意味着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比较容易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4.关注学生心理动态。拖延行为不仅仅是学习中的问题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理问题。老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疫情期间的特殊生活和学习方式必然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冲击,这种冲击的影响也会因人而异,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也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作为学生的家长,也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与联系,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与干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努力克服学生出现的学习拖延症状。父母是学生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家长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有效的沟通交流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一些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爆发之前,首先在生活上就表现出了某些反常的状况,家长如果能够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就很容易发现端倪,通过适当的引导,往往能够防患于未然,一方面帮助孩子解决了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增进了亲子关系的融洽和谐。

2.多包容和理解孩子。虽然国家在大力推进双减政策,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初中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还是很大的。家长平时应该多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理解孩子的不容易,包容孩子的部分问题。一些家长平时缺乏对孩子的关注,老师通报孩子的某些问题时就变得暴跳如雷,对孩子大发脾气,甚至辱骂责打,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可能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导致学生的学习问题更加严重。只有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对孩子多些理解和包容,才能发挥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对学生学习的正面导向作用。

3.家校合作促进孩子成长。家长在平时应当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尤其应该定期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沟通交流。畅通的家校合作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发挥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最大合力,将一些可能影响孩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让老师能掌握学生在家的情况,更好地因材施教;也让家长能清楚孩子的在校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孩子。

总之,长期线上教学对初中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是复杂和多面的,学生所表现出的拖延行为也不是单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实践中,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情况,结合线上和线下教育特点,制定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消解学习上的拖延行为,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和态度,以更积极向上的姿态去迎接学习中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