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技术在张坪水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灌浆技术在张坪水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祝莹

张坪水库监理部       陕西商洛      726000

摘要:张坪水库工程施工中,通过坝基固结灌浆、坝基上游防渗帷幕灌浆、、地下溶洞(溶槽)特殊灌浆处理、坝体充填灌浆四大灌浆技术,解决了坝基地质缺陷和坝体施工缺陷,值得借鉴。

一、工程概况

张坪水库枢纽工程是一座修建在伊洛河干流上游的水源工程,位于商洛市洛南县保安镇二道河村东,坝址西距洛源镇13km,东距保安镇4km,距洛南县城27km,工程区有县乡公路通过,交通较为方便。

工程枢纽主要由溢流坝段、非溢流坝段、引水孔、泄洪排沙孔等部分组成。水库校核洪水位1121.64m,设计洪水位1120.00m,正常蓄水位1120.00m,死水位1105.00m,最大坝高52m,总库容1000万两m³,有效库容200万两m³,死库容200万两m³。主要建筑物溢流坝、非溢流坝段、引水孔、泄洪排沙孔等按4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

挡水建筑物为细石混凝土砌块石重力坝,坝顶高程1123.00m,坝底高程1071m,坝顶长200m,坝顶宽6m。迎水面为80cm浆砌块石,非溢流坝段背水面为1:0.7混凝土砌块石,溢流坝段为C25混凝土面板,内包C10细石混凝土砌块石。

该工程由陕西省水工程勘测设计院设计,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施工,陕西盛源鑫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

二、灌浆技术应用

1、坝基固结灌浆

坝基固结灌浆目的是:加固基础,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张坪水库坝基开挖至原设计建基面后,岩石风化严重;溶槽、溶洞较多;裂隙较发育;基础承载力不够。为此,除继续挖掉岩石风化层、清理出溶槽、溶洞内杂物外,对坝基全部进行固结灌浆,固结灌浆孔距、排距均由原设计的3m变为2m,梅花型布置;灌浆范围确定为向大坝轮廓线上、下游各延伸2~3排。灌浆压力确定为0.5Mpa。设计固结灌浆25排,灌浆深度:大坝上游侧7排和下游侧9排孔深10m,中间部位8m。

固结灌浆压力尽可能大些,但为防止大坝混凝土在灌浆压力下产生抬裂破坏,必须布置安装抬动观测装置并加强观测,设计要求大坝混凝土以不引起抬动为限。所有固结灌浆孔均应在有混凝土盖重层厚度超过3.5m的条件下施工。

灌浆压力和灌浆深度在实际施工中应以压水试验调整确定。

固结灌浆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自上而下分段阻塞、孔内循环式灌浆,初拟按照三序施工,Ⅱ序孔在周围的Ⅰ序孔施工完毕且封孔后,实施钻灌,Ⅲ序孔在周围的Ⅱ序孔施工完毕且封孔后,实施钻灌。布孔图见下图。

○——第Ⅰ次序孔;

——第Ⅱ次序孔;

●——第Ⅲ次序孔。

固结灌浆孔应采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直至回水清净时止。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该值若大于1MPa时,采用1MPa。

固结灌浆采用纯水泥浆,灌浆浆液浓度应由稀变浓、逐级变浆,水泥浆液的水灰比比级可采用3:1、2:1、1:1、0.5:1四个比级。在灌浆过程中,若有冒浆、漏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等方法进行处理。

封孔采用压力封孔法,待灌浆结束后采用0.5:1的水泥浆进行封孔,当注入率小于0.4L/min持续20min后结束封孔,并将孔口抹平。

2、坝基帷幕灌浆

为了改善小溶孔、溶隙和节理裂隙发育处的防渗性能,提高坝基防渗处理效果,加强坝基帷幕灌浆,将基础部分帷幕由一排增加为两排。

1)将原设计帷幕灌浆孔进行加密,孔距由3m变为2m;帷幕由一排增设为两排,排距1.5m。靠下游一排帷幕孔孔底高程维持原设计不变,以3~5Lu控制;靠上游侧加设帷幕孔深为现状帷幕的2/3,孔斜偏向上游10°。

2)帷幕灌浆按照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毎排分为两序施工,帷幕灌浆先灌下游排,后灌上游排。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灌浆。同一地段的基岩灌浆须先固结灌浆后进行帷幕灌浆。

3)灌浆压力:

P=p0+mD

P—灌浆压力(Mpa);

p0—表面地段允许的压力(Mpa),取0.5;

m—灌浆段顶板在岩石中每加深1m,所允许增加的压力值(Mpa),取0.05;

D——灌浆段顶板以上岩石厚度(m)。

帷幕灌浆压力为下表。

灌浆段

单位

接触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

段长

m

2

3

5

5

5

5

5

5

灌浆压力

MPa

0.5

0.65

0.9

1.15

1.35

1.5

1.5

……

实际施工中以压水试验来确定,帷幕灌浆压力尽可能大些以提高防渗效果,但为防止大坝混凝土在灌浆压力下产生抬裂破坏,必须布置安装抬动观测装置并加强观测,设计要求大坝混凝土以不引起抬动为限。

河床部位帷幕灌浆在坝内廊道中进行,两岸坡需在施工中形成灌浆平台分段实施。

钻孔遇有洞穴、塌孔或掉块难以钻进时,可先进行灌浆处理,而后继续钻进。如发现集中漏水,应查明漏水部位、漏水量和漏水原因,经处理后,再行钻进。

4)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

裂隙冲洗:在灌浆前对所有灌浆孔进行裂隙冲洗。裂隙冲洗使用压力水进行。冲洗压力:采用80%的灌浆压力,且最大冲洗压力不超过1Mpa。

冲洗结束标准:冲至回水澄清后10min结束,孔内沉积物厚度不超过20cm。

压水试验:帷幕灌浆灌前均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采用简易压水的方法。

简易压水试验在裂隙冲洗后进行。压力采用80%的灌浆压力,且最大压力不超过1Mpa。。

结束标准:,每5min测读一次压水流量,持续20min后结束,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压水成果以透水率表示。

帷幕检查孔压水采用单点或五点法,结束标准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附录A执行。分段和压水压力按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

5)灌浆

灌浆方法:孔段钻孔结束后,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法进行灌浆。灌浆自上而下分段施工,灌浆过程中采用灌浆自动记录仪监控灌浆流量和灌浆压力。

灌浆用的水泥应采用425早强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灰比可选5:1、3:1、2:1、1:1、0.8:1、0.6:1等六个比级,一般情况下,开灌水灰比选用5:1。

浆液比级的变换: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小时,或当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当某一比级的浆液的注入量已达300L在上或灌注时间已达1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改浓一级。

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灌浆压力:使用灌浆压力按照设计要求或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控制。在灌浆泵和孔口均设压力表,灌浆压力主要以孔口压力表进行控制。灌浆过程中,灌浆尽快达到设计压力。

6)抬动观测

抬动变形观测包括相应的钻孔、观测仪器的埋设安装及观测、封孔等工序的作业。

设有抬动变形观测的部位,其观测孔邻近的灌浆孔段在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及灌浆过程中均应进行观测,将观测成果报监理人审查。

抬动变形观测委派专人进行观测记录,在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及灌浆等作业过程中,全程监控抬动情况。

7)封孔

灌浆结束后,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法进行封孔,先用0.5:1的浓浆置换出孔内稀浆,然后在孔后稳压不小于1小时。

3、溶洞处理方案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坝基溶洞总体上分为三类,其中①②类以溶孔溶隙为主,规模较小,基础开挖时尽可能人工开挖干净后,在基础加强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时大部分可自行充填,物理力学性能得以提高,不再单独处理。

对于第③类溶洞,因规模较大,联通性好,加之其分布在坝基上游侧应力较大部位,结合加深齿槽开挖局部挖除后,采用长臂挖机基本掏出溶洞内泥质充填物,再进行钻孔循环冲洗干净,然后填入混凝土振捣,最后灌注水泥使之饱满。

4、坝体充填灌浆

     张坪水库坝体为C10细石混凝土砌块石重力坝,无论怎样施工,坝体空洞、缝隙在所难免。为此,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多次研究,最终决定对坝体进行灌浆处理,确保坝体压水试验透水率不超过5吕荣。具体做法:灌浆孔距3m,梅花状布设,每孔向下游倾斜,确保全部灌到,不留死角。每砌筑10m高为一灌浆层。每层灌浆结束7天后做压水试验,透水率不超过5吕荣为合格,若大于5吕荣需重新灌浆,直至压水试验合格为止。

5、其它

     本技术要求未尽事宜应按照《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要求进行。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