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4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探讨

刘华

身份证号:513622197911050021  四川广安  638500

摘要: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就其理论基础、重要意义和方法途径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阐述。通过国内外案例分析、经验借鉴与启示、存在问题和局限性的分析以及某地的典型做法与成效分析,提出了统筹规划、技术创新和政策机制完善等方法途径,并探讨了在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之间寻找有机结合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国土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方法途径;问题分析;有机结合

引言

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重统筹规划,使生态与经济发展实现和谐统一;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生态保护修复的成效;完善政策机制,确保生态保护修复的持续推进。这三者相互交织,在实现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过程中应该共同发挥作用。只有通过这样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兼得,让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理论基础与重要意义

1.1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理论

国土综合整治是指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治理等进行综合优化,保证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修复是指对受损生态进行修复和重建,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使其功能得以恢复和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具体来说,国土综合整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布局,提供生态保护修复的物质基础和支撑;生态保护修复则通过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资源利用和生产效益,促进了国土整治的深入发展。两者的核心理论是区域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论等。

1.2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意义

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是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土综合整治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高效治理,提高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整合城乡、产业等发展资源,提高土地和生产要素的整体利用效益和效益贡献率,实现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利用。而生态保护修复则可以修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保证生态系统提供的各项服务不断提高和完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步。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为推进可持续、高质量、多元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统筹协调。

二、不同地域的经验做法对比

2.1 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

国内外在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方面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和学习。在国内,云南省玉溪市的“三源”治理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以保护三源(长江、珠江和怒江)的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整治污染源、恢复生态系统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山区资源综合整治项目则是通过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了山区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甘肃省定西市的精准贫困区域综合整治项目通过整治生态环境、发展产业和改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国外,英国的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项目通过修复河流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和生物多样性,恢复了河流的自然功能,并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美国的荒漠修复和林草生态系统重建项目通过采用技术创新和多方合作,成功恢复了荒漠地区的生态功能,提高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澳大利亚的水资源管理和土地整治与调查项目通过科学管理和规划,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2.2 经验借鉴与启示

从国内外成功案例中可以得到一些经验借鉴和启示。首先,技术创新是推动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驱动力。各地应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生态治理技术和方法,提高生态保护修复的效果和成效。其次,法规制度和政策导向是保障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强政策制定和法规建设,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形成合力推动国土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开展。此外,不同地域的经验做法应得到科学评估和总结,为其他地域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各地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分享成功经验和教训,形成共同推动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良好氛围。在实践中,要注重整体规划和调度,追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提升。要探索“双赢、多赢”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增长。同时,要加强土地和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要素的综合效益,推动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总之,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可以为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启示。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法规制度和政策导向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推动工作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为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三、目前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之间存在的问题

3.1 协调不够导致生态受损

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协调不够会导致生态受损。例如,国土综合整治中土地利用改变和工程建设等活动,如果不考虑生态保护修复的要求,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而生态保护修复的成功,也需要依托国土综合整治提供的保障和支持。因此,协调不够、缺乏整体规划和调度,就会导致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3.2 整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次生态问题

在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三公一化”(公路、公交、公园、市政化)等短期内看似成功的建设工作,但如果没有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因素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就很容易形成二次生态问题。例如,在治理工业污染时,可能采取了将污染源转移到偏远地区、河流污染转移至下游等措施,虽然达到了治理和减轻当地环境压力的效果,但产生了下游污染和边际化现象。因此,在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必须考虑长远目标和中长期规划,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避免简单治理措施带来的二次生态问题。

3.3 生态保护修复的局限性

虽然生态保护修复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需要时间几十年,可能难以及时满足人类的需求,尤其是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很难做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变异性,以及人类采取的修复措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生态保护修复也存在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必须坚持科学论证和实践验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生态保护、修复、再造等多种手段,实现生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发挥最大作用,延长生态修复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战略。

四、案例分析

4.1 某地在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中存在的问题

在某地,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各项工作之间缺乏总体性,造成各方向工作互相独立,缺少协调和整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无法协调发展。加之该地的工业化进程存在问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忽略环境保护和修复,造成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此外,该地的国土整治中存在着土地开垦和违法建设等行为,土地退化、水土流失问题比较普遍,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很大影响。综合来看,在该地区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治理思路和方式、资源利用等方面都需要改进和升级,实现协同发展。

4.2 典型做法与成效分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地区采取了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相结合的方法,采取精准规划、分类治理、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措施。首先,该地区开始采取以生态修复为主的治理方式,减少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其次,地方政府加强了整体规划和调度,在治理过程中采取了分类处理的方式,分别针对不同问题区域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充分利用科技和资金资源,提高治理效率。同时,还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和再造的过程,推动生态修复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采取,该地区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土地开垦和利用方面,大量荒山荒地得到了开垦和利用,打破了原有的土地利用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和合理规划,实现了高效利用。在处理工业污染区方面,治理效果很好。在水土保持方面,小流域治理效果明显,减少了泥沙冲刷,恢复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此外,生态系统重建和修复已经成为该地治理和保护的重要环节,通过生态保护和修复手段,使当地生态环境恢复和改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支撑。

以上成绩表明,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相结合,是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采取细致精准的规划,分区分级的分类治理,提高治理效率和治理效果;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保护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才能够实现国土空间的和谐发展。

五、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之间的方法途径

5.1 统筹规划,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是实现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统筹规划,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从规划层面,应建立全国和地方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积极探索新型的生态经济模式。在国土整治过程中,应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加强环境监督和管理,合理分配土地资源,控制任意开发和利用土地的情况。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中,应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提高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素质和效益,使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在实施统筹规划的过程中,强调必要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规划过程中注重发挥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作用,注重参与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并制定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的具体措施。同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应该在整个规划过程中积极参与,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为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而努力。

5.2 技术创新,提高生态保护修复的成效

技术创新是实现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态保护修复的功效取决于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的适用性和高效性,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在生态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新材料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应用。例如,开发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和材料,增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能力;实现农业、林业和牧业等生态经济模式的转型,使其成为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支柱;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和改进企业的环保技术,以达到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同时,还要加强培训和人才的开发,提高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科技人员的研发能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实施,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应用。

5.3 完善政策机制,确保生态保护修复的持续推进

政策机制的完善是实现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有效推进的关键之一。只有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管理、监测、考核机制,才能够保障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必须制定完整的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严格约束全社会的生态行为,形成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不断前行的重要法律保障。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管和检查机制,普及生态文明的知识和理念,推行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工作,确保全国去污工程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实际推进,在长效的制度保障下,促使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有效地向前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社会公众对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参与和共识,提高社会对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认知和重视水平。只有形成有关各方的社会共识,才能够让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真正地为中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做贡献。

六、如何在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之间寻找有机结合的实现途径

6.1 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导向

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导向是实现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之间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生态保护修复需要切实实现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以生态修复为出发点,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能力。同时也要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导向,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修复标准和指标,确保国土空间的整体布局和生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污染、减缓气候变化、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目标得到有效的实施。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强政策的经济性、科学性、可达性等方面的考虑,完善促进生态修复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和个人投入生态保护修复。应该加强对生态保护修复成果进行标准化度量和监测,对于暂时遇到的困难、不明确的环境问题,需要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与保障基金来解决。强化目标导向,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改善工作,需要各方力量共同投入,为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6.2 建立多元化参与机制,实现共同治理

建立多元化参与机制,实现共同治理,是实现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之间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多元化参与机制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多方参与,是加强治理和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共同发展的关键。例如,地方政府作为主体,应建立健全的参与机制,发挥好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作用,重视各方参与,形成彼此协作的良性关系。当地企业应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尽可能地采用绿色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同时也应加强市场监管,保证经济质量和环境质量同时得到提升。此外,要鼓励社会团体和公民参与,促进公众参与整治工作,切实做好组织建设工作,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加大公益事业宣传和推广力度,扩大公众环保积极性,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建立多元化参与机制,是实现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有机结合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6.3 加强监测评估,确保整治效果达到预期

加强监测评估,确保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效果达到预期,是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整治过程中,要加强监管、监测、评估和反馈,实时掌握整治效果、对比前后环境质量、分析有用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整治方案,推进工作完成。必须加强技术支持,在相关领域内配置技术专业人才,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多方向的监测系统,以达到高效监测效果的目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从政策、法律、程序和效果四个方面入手,制定合理的监测方式与方法,并针对不同问题区域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和技术,进行及时预警和决策,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际效果,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发展,达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结束语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而系统性的工程,在推进中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措施。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者提供思路和启示,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理军.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治理的策略分析[J].河北农业,2022,(05):42-43.

[2]梅坤.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探讨[J].南方农业,2022,16(02):226-228.

[3]缪丽,周艳平.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0,(16):264+266.

[4]马若梅.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探析[J].门窗,2019,(24):244-245.

[5]张磊.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探析[J].决策探索(中),2019,(12):81-82.

[6]李倩,胡志喜,杨帆.打造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荆楚样本以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湖北启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J].资源导刊,2019,(12):54-55.

[7]王威,贾文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J].中国土地,2019,(05):29-31.